分享

孔孟曾颜四姓“天下通谱”

 ykzdc 2022-10-28 发布于河南

许多人这样认为:“是曾国藩统一天下曾姓人辈次”,其实统一班辈不仅仅只有曾姓,还有孔姓、孟姓和颜姓,统一辈次的历史还得追溯到乾隆时期,自古就有:“四大圣贤后裔,一谱通天下”的说法,胄裔,指后代,那么四大圣贤为何如此受追棒,其后代为何统一辈次了呢?

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曾颜二位得意门生,一部《论语》传世,其学说继承人就是孟子

孔子(公元前551.9—公元前479.4),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系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

曾子,即曾参(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嘉祥县)人,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孔子的弟子,世称“曾子”。

“曾子杀猪”曾子妻哄小孩时,便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 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则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同时,他亦为《二十四孝》中“啮指痛心”的主角。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山东曲阜)人,世尊“复圣”。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

“颜回煮饭敬师”:有一天,颜回随孔子周游列国,路途中,他见老师弟子们饿得走不动了,就去讨些米来,生火煮饭,苍蝇掉到煮好的饭里,他舍不得便吃掉,让孔子发现,吃饭时老师提出先用这些饭敬先人,颜回说不可以,并做了一番解释。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世尊为“亚圣”。

孟子的出生时间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

《孟子.梁惠王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一代明君,乾隆九年,登泰山,拜孔庙,赐封四姓三十辈

顺(治)康(熙)雍(正)三代是打天下,建立大清基业时期,历史上曾出现过 “康雍盛世”,乾隆登基,自然是“守成”,坐江山,作为最高统治者,更希望他的子民能够循规蹈矩,安分守纪,国泰方能民安,所以必须要用儒家思想来教化子民,自然想到以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作为准则,自秦以来历代皇帝兴起“登泰山,拜孔庙”。

乾隆九年(1744)2月中旬,乾隆帝弘历登泰山,拜孔庙,对“四圣”在原来基础上进行封谥,不久礼部搜集整理,孔孟曾颜四姓三十辈为:希言公彦称,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乾隆准奏后,颁旨规定:统一按照辈次取名,否则不能上家谱,入通谱。

据四川巴人曾繁星提供,曾氏在未统一之前有“六大派系”辈次:

武城派:【宏(六十三世)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此外,清朝皇帝又加封十字:世代朝廷用,安邦治国贤。】

龙山派:【奎(八十八世)璧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贻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獭江派:【洪(六十六世)伯子敦,肇元国志,经际克绍,贻谋燕翼,昭其世守,联以友敬,和厚致祥,永为家庆。】

晋江内坑派:【克(五十八世)钦洪孚光玉锐淑懋耀惟种泽森昭德愈鸿。】

裕振公派:【仁(五十七世)玉天章海,山水盛景长,富贵由天赐,承先启后长,英才宜正义,俊杰绍贤良,道德传家宝,文明增国光,平和昭吉庆。】

珍和县派:【芳(十九世)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进化祥,勋宏道大福盈堂,家传忠絮宜珍重,宝树芝兰永炽昌。】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其中就有曾巩,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

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元丰五年(1082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

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旧属湘乡县)。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是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因为镇压太平天国,处理“天津教案”和“江宁刺马案”。

太平天国起义正值义和团起事和八国联军侵略时期,国家处在内困外患,腹背受敌,而且太平天国后期领导层权力斗争,政治腐败到了极点,史学界一致认为:太平天国起义不利于当时的社会稳定,甚至是“帮外敌毁灭中国”。

“天津教案” 1870年6月20日,一名被居民扭送官府的匪徒武兰珍口供中又牵连到教民王三及望海楼天主堂。于是民情激愤,士绅集会,书院停课,反洋教情绪高涨。

第二天清晨,天津知县刘杰带人犯武兰珍去教堂对质,发现该堂并无王三其人,也没有武兰珍所供的席棚栅栏,'遍传堂中之人,该犯并不认识,无从指证'。故证明,以为对教堂和仁慈堂的误解误会,但此时群众已经无从分辨真假。

谢福音神父与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协商育婴堂善后处理办法。但当时已经有数千群众包围了教堂,教堂人员与围观的人群口角起来,引起抛砖互殴。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要求崇厚派兵镇压,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在前往教堂的路上,与知县刘杰相理论,怒而开枪,打伤了知县的远房侄子刘七,民众激愤之下先杀死了丰大业及其秘书西门,之后又杀死了10名修女、2名神父、另外2名法国领事馆人员、2名法国侨民、3名俄国侨民和30多名中国信徒,焚毁了望海楼天主堂、仁慈堂、位于教堂旁边的法国领事馆,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其他4座基督教堂。破坏行动持续了3小时。1870年6月24日,外国军舰来到天津,法国为首等七国公使向总理衙门抗议。

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初十日曾国藩到天津,立即发布《谕天津士民》,对天津人民多方指责。处死“天津教案”马宏亮等18人为首者,充军流放25人,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

太平天国被剿灭,后有人向朝廷密报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等18位为首分子全部是大牢里的死刑犯,张汶祥江宁刺杀马新贻案,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曾剃头”、“好名失德”、“伪君子”名号由此而来。

曾国藩忠于朝廷,忠于国家,通过湖南唐浩明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我们可以了解到曾国藩的生平事迹。

毛泽东的外婆家离曾国藩的家乡不远,从小听过有关曾国藩的故事,他在跟自己的老师黎锦熙的书信中对曾国藩有比较公正的评价。

上世纪九十年代《解放军》报曾报道过:将最初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跟曾国藩亲自制定的《爱民歌》进行比较,发现有不少相似之处,曾国藩的治军方略提倡“军队以不扰民为本”。

卜、闵、冉致力并入四大姓通谱,谁后续二十辈次有三种说法

孔子的七十六世嫡孙孔令贻(山东曲阜人)担任国民政府秘书长,他曾经是晚清政府官员,一位饱学之士,为中华民国政府初建立下汗马功劳,谁后续四大姓的二十辈次,至今有三种说法:一说是孙中山担任国民政府临时大总统所赐,一说是袁世凯恢当上总统后复辟帝制,在效仿历代皇帝做法“登泰山,拜孔庙,赐辈次”,另一种说法就是孔令贻自己后续辈次。到底是谁后续无法考证,后续的二十辈次: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卜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另有魏人、卫人二说),他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学论,晚年丧子哭之失明,离群索居。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

冉有的志向;有一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着孔子时,孔子就引导他们各自谈谈将来的志向,当时冉有就回答说:'假定有个六、七十里宽的地方或是小一点,五、六十里的,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即可以使人民富足,冉有的志趣是从政。

闵损(公元前536-前487年):尊称闵子,春秋末期鲁国(今属山东省)人。字子骞,以字行,故又称'闵子骞',孔子弟子,比孔子小十五岁。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芦衣顺母”、“ 鞭打芦花”的故事传唱至今,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而尤其以孝行超群闻名于世,“二十四孝”故事人物之一。

孔孟曾颜最初是以这四大姓通谱,后有卜、冉、闵三姓,孔门七十二贤人,即孔子其他六十六个弟子之后也想通谱,凡事有利必有弊,通谱也是如此,益处在于促进姓氏文化发展和民族大团结,利于国家稳定,唯一不利之处如果真要按辈次取名,它势必造成管理上混乱,同姓同名比比皆是。

作者:曾仁元,宪字辈,书名曾宪志,笔名曾野,曾子七十四世嫡孙,中国民主同盟党派,怀化市人,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