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创新”案例⑮】深化集采改革 打出药品落地“组合拳”

 上帝也有烦恼 2022-10-28 发布于湖北
深化集采改革 打出药品落地“组合拳”
淄博市医疗保障局

淄博市将推动国家集采药品落地作为深化医改、解决群众“买药难、买药贵”问题的重要抓手,在夯实公立医院药品落地主渠道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打出“进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进线上平台”组合拳,建立健全线上平台、医保支付、供应配送一体化链条,打造“城乡全覆盖、销售零加成、保障全方位”的药品集采改革新模式。目前,集采药品覆盖全市147家医疗机构、658家药店、1472家村卫生室,惠及群众352万人,每年为患者节约费用3.5亿元。相关做法得到国家医保局、省医保局肯定。山东省药品和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在淄博设立。

一、夯实药品供给基础,公立医疗机构集采“常态化”。着眼减轻群众看病用药负担,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阵地,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打通集采药品落地堵点难点。一是药品集采成果全面落实,群众减负“有实效”。国家6批234种、省2批87种集采药品在淄博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落地,价格平均降幅50%以上。充分发挥山东省药品和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作用,牵头组织山东省七地市联盟集采,在全国首次实行骨科创伤类、血液透析类多种类多规格市级联盟带量采购,单个产品价格最高降幅达94%,覆盖全省600余家医疗机构,为七市年节约资金约7.03亿元。二是用好用活“结余留用”,医疗机构改革“有动力”。在全面分析全市133家医疗机构药品临床使用情况基础上,按比例给予医疗机构奖励,持续提升集采执行率和中选药品使用率。目前,中选药品市场占有率达到80%,前两批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医保结余留用奖励资金462万元。三是货款结算稳步推进,药企供应“有活力”。制定《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实施方案》,先行开展国家和省组织集采药品耗材货款直接结算工作,有效减轻医药企业垫资负担,目前已结算货款4675万元,涉及148家医疗机构,165家医药企业。

二、拓展药品集采场景,零差价购药城乡“全覆盖”。聚焦城乡居民就近就便购药需求,在全国率先推动集采药品进药店、进村卫生室、进民营医院“三进”行动,统一实行“零差价、零利润”销售,打破集采药品落地公立医院“单行道”限制。一是进药店,市民购药“零距离”。制定《关于国家集采药品进药店活动实施方案》,统一设置“销售专柜蓝色标识,突出公开进货价、公开销售价、公开标识品种,公布医保部门咨询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建立严格入围标准,对投诉、检查发现的违规违约行为,给予通报批评或取消定点资格,推动集采药品进药店顺畅运行。二是进村卫生室,村民购药“不出村”。推进集采药品供应链向村居延伸,实行统一价格、统一专柜、统一双标签、统一药品、统一监管“五统一”模式,配备涵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常见疾病药品,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买到集采药品。发挥结余留用资金激励作用,预留奖励资金2000万元,激发村医销售集采药品积极性。三是进民营医院,药品保障“多元化”。确定15家有影响力的民营医院作为试点,设置集采药品专柜,实行门诊药品“零加成”销售,着力解决公立、非公立医疗机构同药不同价问题。目前,集采药品种类均超过80种,年采购规模达到80余万元。

三、提质药品集采服务,线上下单购药“不出门”。发挥“互联网+医保”平台优势,开通集采药品线上支付渠道,扩大“网订店送”覆盖范围,打造“线上购药+医保支付+送药到家”服务链条。一是搭建线上平台。建立“淄博互联网+大健康”“宏仁堂健侠到家”等线上购药平台,嵌入医保支付功能,突破传统线下医保购药单一模式,实现参保群众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直接购买集采药品。推行“线上下单+线下药店”配送模式,就近选择可线上购药定点药店,即可享受即时配送到家的便捷服务,实现了在家刷医保、药品送到家。二是延伸基层触点。发挥医保系统功能,对接定点药店互联网售药平台,在线实时结算药品费用。推进医保结算系统延伸到村,把慢性病集采药品使用、报销向村卫生室拓展,保障群众在线医保结算、即时联网报销。三是拓展药品落地通道。创新推出国家集采药品药店分布导航图,将区域内销售国家集采药品的药店绘制“掌上地图”,精准展现药店地理位置,智能导航办事路线,实现集采药品购买与定位导航的深度融合。目前,导航图涵盖全市658家药店,覆盖全市各区县,有效推动了国家集采药品落地惠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