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说一下,小儿积食并发症用药(附辩证) (1) (1)积食与咳嗽 积食会导致咳嗽,中医称之为“食咳”。这在中医古书中有记载,如《内经》:“食于胃,关于肺”;《医学入门》:“食咳因积食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脾胃论》:“脾虚肺最受病”。 很多家长会不理解,脾肺为不相关的两个独立器官,跟积食与咳嗽有关系吗?其实中医是这样阐述的:五脏是互相关联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就会生痰就导致咳嗽不止。 这类孩子的症状多为:不思饮食、口臭、手脚心热、便秘、舌质红、舌苔白或黄厚腻,这时以止咳消积为主,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主张用药: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 (2)积食与脾虚 如果积在胃里,可能吃点山楂之类的就消掉了。但是当积在脾以后,脾的功能被伤了,这是经过一个长期过程形成的,是积食发展到后来的更严重后果。这时孩子总爱腹泻,或者经常大便干燥一大便前边是硬的,后边是软的,不成型,这是因为脾功能受伤了,运化不了食物导致的。 脾积是长期形成的,因为胃积一两次,是不会导致身体状况改变的。如果积在胃,会出现一些比较突出的症状,比如口中味道大、突然食欲不振,甚至呕吐酸水未消化食物等。 积在脾,却往往是慢性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开始变得虚弱,正气不足、瘦小不长肉、免疫力差等。治法主张消积导滞加补脾健脾双管齐下。 主张用药:五立壮儿颗粒 。 (3)积食与发热: 积食引起的发热叫“积热”,食物停滞在中焦,积滞过久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就会体温升高。 这类孩子的症状多为:肚子胀痛,积食不化,大便秘结,味道酸臭。《脉经》中说:“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也。” 用药:王氏保赤丸 . (4)积食与便秘 孩子脾虚,过饱积食会出现脾胃的蠕动功能差,脾胃运化失调及孩子的肾经之水不及肠道,就会出现大便秘结。但通常家长看到孩子便秘就会让他们服用泻药,这个用法实际是错误的,会让孩子泻得更缺水。 正确的治疗方案是清热泻火,加强孩子的脾胃蠕动功能,轻轻松松解决便秘! 主张用药:小儿化食丸 #宝宝积食 #积食 #宝宝咳嗽 #脾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