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传说的真相(一)

 金苹果6 2022-10-2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距今约6万年前,一批早期人类走出非洲,沿着非洲海岸-南亚海岸-东南亚海岸,终点站抵达澳大利亚。这批智人没有像此前走出非洲的人类那样遭受灭绝厄运。约4万年前,由共同祖先繁衍出的第二波走出非洲的早期人类进入欧亚干草原带,向世界各地迁移。这次扩散持续了3万年。

在这个过程中,第二波早期人类在一些地方与第一波早期人类的后裔相遇,厮杀并融合。在东亚地区,第一波早期人类主要从东南亚进入长江流域,第二波早期人类主要从中亚进入黄河流域,后来成为东亚地区主导族群。这是人类DNA遗传基因分子结构的采样检测中得到的结论。

距今约12900年前,地球出现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的超强寒潮,全球气候快速变冷,持续约1200年。期间大型哺乳动物减少或消失,可供采集的植物类食物数量骤减,原始人类开始大规模流动以获取更多的食物,游群与部落在接触与争夺中,拉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

“新仙女木事件”期间,原始人类被迫拓宽食谱,食用大量植物种子与坚果。其后的2000多年的时间里,地球气温回暖,有利植物生长,人类在长期与植物打交道的过程中发展出农业,出现定居。在农业发明之前,在渔猎为主的人类游群移动频繁,漫长的年代里有大量的不同文化接触。

农业最初多产生在农牧交界地区,无论在西亚还是在北非,无论在东亚还是在欧洲,农业最早都在山地或高地边缘,而不是在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带。人类在掌握一定的防洪和排涝技能以前,大河流域或三角洲反而并不适合形成农业聚落。

图片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是距今约110008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居民已经会种水稻,会用石磨棒和石磨盘磨稻谷脱壳。湖南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仙人洞遗址均发现距今超过万年的有人工育化迹象的水稻遗存。这一时期的西亚两河流域的“新月沃土带”也出现原始农业和半稳定性聚落。

距今8200年前的“8.2千年冷事件之后,各地原始人类因环境变化,纷纷聚集到更适合生存的河谷与三角洲地带,大规模人群的出现,使人类演化进入文明爆发阶段,出现城市与国家。古西亚与古埃及文明均在此时诞生,距今7400年前后,两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出现了目前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城市。两地约在距今6500年前进入青铜时代。

图片

人类文明最先在古西亚与古埃及这两个距离相近的地区产生,主要是气候与地形的结果。“8.2千年冷事件之后地球上现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开始迅速形成。大面积草原消失,出现沙漠化,原本生活在这两片广大地区的人类被迫迁移,距离两大沙漠最近的两河流域及尼罗河流域成为地球上最先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地区,具备了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条件。

图片

由于该阶段中华大地未出现大面积沙漠化等促使人口大规模聚集的气候环境演变,因此这一时期东亚文明进程不如古西亚与古埃及快速而激烈。但此时东亚文明也在气候骤变的刺激下开始快速孕育和萌生。中华大地出现满天星斗的文化聚落,且各有所长,其各自的突出贡献以传说形式流传下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