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提醒:这4个迹象,说明你正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10-29 发布于北京
GIF

孩子自卑感的根源藏在生活中的一桩桩一件件小事中,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帮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派妈

自卑感,或许每个人都有,只是多少的问题。

但我想,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自己是一个乐观自信的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童年时期的自卑感,通常会伴随人的一生。

你可能会说,童年时期那么长,我怎么可能让孩子十几年都感受不到自卑呢?

在这里,我们就需要分清楚自卑感和自卑情结。

做同一件事情,当别人表现得更好时,你可能会感觉自卑,这属于自卑感,只是当下的一种情绪。

你可以通过自我消化,或者更努力来释放这种情绪。

自卑感是正常的,一定的自卑感甚至是有益的,它可以激励一个人做得更好。

但如果,这种自卑感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让孩子为了避免遭遇不成功的经历,从而产生下意识的退缩或逃避行为,这便是自卑情结。

当一个孩子有自卑情结的时候,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受打击,慢慢形成自卑的性格。

图片来源:电视剧《以家人之名》

《儿童情绪心理学》指出,自卑性格的孩子,往往会有以下这 4 个迹象。

01

自尊心过强

自尊心强,并不是坏事,它会激烈孩子发愤图强,但如果孩子自尊心过强,那就是自卑的表现了。

有位十几岁的邻家女孩跟我聊天,她说她性格特别好强,做什么都不肯比别人差。

不管是考试还是参加活动,只要被别人比下去,她就会耿耿于怀好久。

她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如果听到不好的评价,她一定会跟对方理论,让别人了解到她其实并不是那样。

她说自己自尊心特别强,但她不知道的是,在那过强的自尊心下,其实是一颗敏感脆弱而自卑的心。

正因为不自信,所以才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正因为自卑,所以只要被人比下去,她就会焦虑不安。

比起能力的提升,她更在意的,是外界的眼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即便以后很优秀,她还是会有深深的自卑感。

图片来源:电影《狗十三》

养育这样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他——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不一定要处处比别人强,别人也会有长处,也会有优点,我们无需焦虑甚至产生嫉妒之心。

年幼的孩子在玩游戏时,如果输了,不要取笑他,也不要刻意让他赢。

这样的方法能让孩子明白,输赢是正常的,不是每次尝试,都会赢过别人。

02

经常说「我不」

有位宝妈朋友跟我吐槽,说自家孩子太畏缩了,要他做什么他总是说“我不”。

小孩子们一起玩,别人当众唱歌跳舞,可大方了。

宝妈让自家孩子也尝试表演一下,娃立马躲到她身后,说:不要。

参加活动,主持人叫孩子上台互动,孩子赶紧往后躲,拉着妈妈就要回家。

孩子羞涩胆怯的背后,其实是害怕失败的自卑。

孩子很有可能是曾经有过受挫的经历,留下了自卑、害怕的心理阴影。

因此,他害怕再次受到打击,习惯用“不”来拒绝别人。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0-6 岁的孩子,会以他人(主要是父母)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如果父母总是贬低或者打击孩子,比如说孩子不如谁谁谁,或者总是挑剔孩子做不好,那么孩子就会将这些话内化,真的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好。

那么,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做什么都胆怯,不敢尝试。

作为父母,不管孩子是天生胆小,还是因为害怕失败受打击而胆怯,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小事开始,一点一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做一件事时,我们不要急着挑刺,而应拿放大镜,找到他做得好的地方。

就算他端水把水撒了一地,至少他小心翼翼没有烫到自己不是?

鼓励,就是找到孩子确实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让他在失望里找到希望。

而贬低,只会让孩子在失望里强化自己的缺点,从而变得自卑,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图片来源:电视剧《隐秘的角落》

03

过分在意输赢

在《儿童情绪心理学》中,作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妈妈让儿子参加讲故事比赛,结果儿子说,他不想参加。

妈妈特别惊讶,要知道,她可是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送孩子去培训口才的。这好不容易有机会表现自己,他怎么还打退堂了?

妈妈用不容商量的语气告诉孩子,这次比赛,必须参加!

儿子哭着说:我不去,我怕拿不到一等奖。

妈妈更加来气了:怎么还没去就泄气了,真是没出息!

妈妈不知道的是,孩子之所以这么在乎输赢,是因为上一次比赛他只拿了二等奖,没拿到一等奖。

妈妈并没有因为孩子获奖而高兴,反而责备他没有得第一名。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孩子觉得,只有第一名才是好的,如果拿不到第一名,那自己就是失败的、不被爱的。

父母过分在意分数和输赢,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的爱,是附加在成绩和分数上的,只有他达到了附加条件,父母才会爱自己。

在这样的理解下,孩子会变得只看重分数,而忘了努力的真实意义,同时,只要输了,他就会变得特别自卑。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心态时,就要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太心急了?

推动孩子进步没有错,但如果我们太急切,反而会让孩子有压力而产生退缩感。

我们可以在乎孩子的成绩,但要知道,没有哪一个人,会是常胜将军。

所以我们要从分数中跳脱出来,分析孩子的不足,针对性地改进,看到孩子的进步,及时肯定。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竞赛或者考试,才不会因患得患失而自卑敏感。

图片来源:电影《崭新的生活》

04

社交焦虑

3 岁以后的孩子,会发展出社交需求,这时候,他渴望和同龄人玩耍或游戏。

当一群小朋友都在玩的时候,孩子却只在远远的地方看着,不愿意加入。

那很有可能是孩子担心自己不合群,而表现出来的社交焦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跟我们的过度保护有关。

因为太爱孩子,我们会替他做好所有的事情。

因为太担心孩子,我们绝不允许他触碰任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东西。

时间久了,孩子就无法培养出自己的能力。

和小朋友们玩耍时,看到别的同龄人那么能干出色,而自己却什么都不会,只会拖后腿,孩子会变得敏感自卑。

很多孩子在外面怂,在家窝里横,其实就是这样的自卑心理。

父母应该试着放手,相信孩子的能力,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培养自信心。

不要因为担心摔坏一两个碗,或者浪费一点小物品,就阻止孩子尝试。

孩子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那得多亏呢?

有些人说,自卑是天生的。

但我觉得,不管是否天生,只要我们一点一点地鼓励,一步一步地肯定,孩子也能变得开朗自信、积极乐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