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席延飞:如何把文章写得有深度?

 牵着蜗牛狂奔 2022-10-29 发布于河南

累计更文第972篇,本文第1265字。

读书会有老师问,如何把文章写得深刻一些?这也是我纠结的问题。

日复一日的日更写作,我很少写生活日记,其实我也会记录:10月28日 ,看韩寒导演的电影《四海》;参加市历史学科网络教研;看书《冯唐成事心法》。但我没有把这些记录当文章写下来,因为这些是日常生活记录,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01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

文章写得平淡无奇,这是通病。我的文章也是如此,缺乏高深的理论,就像一位善作糊涂面的农夫,难登大雅之堂。我想,那就从寻常小事入手,从些许小细节反思开始。

为什么有的人打麻将可以通宵达旦?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每天都喝酒?人生各有各的活法,“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而我,缺乏及时行乐的资本,只能“晨起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忙碌。

坚持记录,时间久了,我们才能发现一些事情的深刻含义。

有时候可能是我们的格局不够,站位较低,想不到那一层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多学习。

02赋予一件事情特殊的意义

于洁老师给一位经常迟到的学生买早餐,坚持了两年。为的不仅仅是让这个孩子不饿着肚子上课,而是给这个孩子一点温暖和爱,让她感受到老师并没有因为学习而歧视她。

有位校长听老师说班里有个孩子在学校从不开口说话,于是亲自给孩子每天中午上一节课,上到第280节课时,孩子临下课时说了一句话“谢谢老师”,让校长和老师一齐禁不住泪流满面。

2018年我去姚凹教学点工作,我提出“打造最美的乡村小学,给学生留下最美的童年回忆”。于是,我们砌鱼塘种荷花养金鱼,种格桑花、向日葵、芭蕉、桂花等,在校园安置长凳、摇椅,修建读书长廊。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日常工作有意义。

2020年我做“乐享读书会”,就是想唤醒大家一起读书写作,帮助乡村教师找到成长的路径。

一件事,我们要赋予它意义,你才有动力去持续做。

03思考现象背后的东西

为什么有的老师不愿意读书?为什么学生不想做作业?上课睡觉的孩子,他为什么会这样?……每一种现象背后的原因都有多种,我们针对不同情况如何解决和应对?

写文章,不能简单的记录,要反思背后的东西。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一个情节:刘星和小雪听说某明星要开演唱会,非要去现场看,不然就离家出走。谁知道夏东海居然同意了,并且和他们一同前去。演唱会归来,刘星和小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原来他们看见爸爸夏东海,在演唱会现场比他们更加狂热。他们的心中偶像居然和爸爸一样,顿时没了兴致。青春期的孩子喜欢标新立异,染个头发,穿个乞丐裤,戴个铁链子,特立独行,以此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04读日报评论和名家文章 

想让文章有深度,多读一读日报上的“评论员文章”,这些文章往往就某一种现象展开评论,站位高,观点正,往往振聋发聩。也有一些自媒体大V,眼光也很犀利,善于思辨,能从寻常新闻事件中捕捉到话题。我们可以尝试去思考对比,看看这些名家如何从事件入手展开分析评论的。

有时候,我们就是缺乏历练。

也可以和一些社会精英多交流,听听他们的分析与判断,这也是一种提升。

想让文章有深度,可以请一些身边的高手多指导。不会写文章不等于不会看文章,有不少人一眼就能看出我们文章的浅薄,因此高手在民间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