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无我”境界

 金苹果6 2022-10-2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1—

“子畏于匡”事件,是孔子一生中遭遇的几件大事之一。宋国有个地方叫匡,当时有一个坏人叫阳虎,据说阳虎样貌长得和孔子一样,宋人都要杀掉他。孔子带了一大堆学生,周游列国,经过匡地的时候,大家以为他就是阳虎,把他围起来,要杀他。

史书上记载,“子畏于匡”,只用了一个字“畏”,实际上这个字代表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一件事故。当然孔子的学生们感到很严重,也可以说吓死了。可是孔子说,没有事,你们放心好了,死不了的。孔子虽然“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但是他非常信命,不过这个命不是普通人算命的命,是中国文化中的“天命”。孔子“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立的、知的就是这个“命”。他说,自文王死后五百年来,中国文化衰落到现在,难道中国文化的命运真要断了?不要流传吗?如果上天有意一定要把我们中国文化的根基断绝,那么就应该是我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到文化,可是事实上要我担负起这个责任来。

假如说上天并无意断绝中国文化的根本,而是要让他流传下去,那么今日就还要留着一点。如是这样,老实说,我今天对于中国文化,是全心全意贡献在这件事上;也只有我对于中国文化,能够接受、能够发挥。像这样,那么你们放心,我死不了,匡人也不会把我杀死。这就是孔子的自信,因为他相信天命所归,相信“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国文化的责任落在我们的肩膀上,上天有意断绝中国文化,那是我们该死。假使上天无意断绝中国文化,那我们不会死的。这是孔子处患难的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孔子是自信而无畏的,那时他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正如他自己的评价,“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说,因为是孤儿出身,从小从艰难困苦中站起来的,贫贱中什么事情都做过,人世间一切人情世故都通达了,所以对于人世间乃至下等的事情都懂。在苦难中立起来,我们回过头看东西方文化,人类的历史中凡是大成功、立大业、做大事的人,都是从艰苦中站起来的。

而自艰苦中站出来的人,才懂得世故人情。所以对一个人的成就来说,有时候年轻时多吃一点苦头,多受一点曲折艰难,是件好事。中国文化中君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始终怕自己人生经验不充足,知识学问不够渊博,要明白,学问是体验来的,一定要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才能懂真正的人情世故,才能成就大事业。

图片

—2—

这时就要说到孔门学问的中坚,其实是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要体悟践行儒家的学问修养,就要效法孔子做到这四点。这四点很容易解释,也很容易懂,可是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到,其实很难。

先说“毋意”,这是说孔子做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别人来问他,他会反问提出问题的动机,就提问者相对思想观念的正反两面研究透了,替他整理给他一个结论。教育本来就是这样,真正的学问修养也是这样。知识最高处就是“无知”,就是始终宁静,没有主观,先没有一个东西存在,这就是最高的学问境界。这一点,对于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是很难做到的。

第二“毋必”,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可以认为是“尽人事,听天命”的另一种表述。这一点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在文学与哲学合流时,老祖宗有两句名言,说出了这种境界。第一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越到中年,这种体验越深。还有一句,“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

孔子确实是深通人生的道理,懂得人情世故(链接:被曲解的“人情世故”),事实上“毋必”,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没有这种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一秒种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物。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这个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能适变、能应变。

第三是“毋固”,不固执自己的成见。第四是“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这两点是不是和我们前面所说的“无执”、“无我”是同一真理,不同表述?《金刚经》中的类似观点,“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里的“相”,就是形象或现象。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做到“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烦恼。结果忘记了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而孔子的四绝观念,也是平等相。

图片

—3—

哲学上我们说做人做事做到无我”是至高境界,但真要做到,几乎不可能。昨天我们说过,我们很难做到客观,没有谁心中的世界是客观的,我们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就像我们说“中”,天下有没有一个“中”?因为“中”是对两边而言,才构成了“中”这个观念。其实对比出的这个“中”,对另一点来说又是偏了,没有绝对的中。又用方位来说,你站在一个房间,说自己是在中,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是站在北方,没有中间的。

所以说绝对“无我”,在观念上有这个名称,真要做到无我,几乎没有几个人。但不是绝对没有,一旦真的做到无我的话,就会非常快乐。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自己“有我”而来的。如果我们手里拿了一件东西,别人需要时,一定舍不得给人,因为别人需要它时,也正是自己需要它的时候。假如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了而给别人,就是最快乐的境界。但还是有人要说,给了别人我就是不快乐,甚至更纠结难过,怎么办?答案是没办法,除非你到了“无我”境界,就没有这种纠结了。

这种快乐境界就是“菩萨境界”,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音译而成,意思就是“觉悟有情”。东方文化中的菩萨、圣贤,就是自己对于人生哲理觉悟了,可是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而尽量施以助力。在老祖宗的眼中,菩萨都是再来人,来度你的。所以中国人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讲的就是菩萨境界,但真菩萨都是要舍我,为了众生舍弃一切,甚至生命,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近乎绝迹的。

无我,爱人,就是要将全幅的我,摆到无我的境界里,才可以达到真的“无我相”。孔子在“子畏于匡”事件中,为什么有那种“立于天地之中,舍我其谁”的精神,就是因为孔子做到了真正的“无我”!

正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是在感叹时代,感叹像“凤鸟至”、“河出图”这样两个了不起的时代,再不会出现了,孔子想挽救这个变乱的时代而达到太平,但终究年纪大了,觉得时间不属于他,大有力不从心的感慨。

孔子的无我,也使他看淡了生死。子曰:“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他说我与其以君臣的关系,死在臣子的手边,还不如以师生的关系,死于你们学生的手边更好些。其实,一个人健康快乐的活着,死的时候干脆利落,不牵累别人、不拖累自己,就是第一等人。不要拖累别人,不要拖累自己,如何安排自己的死,最好找一个洞,先进去睡好,自己差不多了,搬块石头把洞门一堵,好了。

孔子的这种精神,影响了儒家文化两千多年。孔子觉得,我虽然不得大葬,没有生荣死哀,“予死于道路乎?”我也没有惨死,总是寿终正寝。我们常常看到讣文上有“寿终正寝”这四个字,但现代社会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因为现在的人大多死在医院。古代说寿终正寝,是指死在自己的房间里,断气以后,才抬到正门的大厅,所以是寿终正寝。而要做到寿终正寝,其实是需要大福报的,我九十多岁去世的姥姥,就演绎了真正的参透生死、寿终正寝。当然,说起生死,甚至中阴身的话题,很多人是排斥的,但我们应该从圣人的身上,学会敬畏生命,但又看淡生死。

我是相信分段生死,原始反终的。肉体只是暂借的道具,终结了还回去就行,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隐入尘烟。该走的时候,不拖累别人,不带给别人和自己痛苦。上面说的找个洞躺下去,也不够解脱,倒不如就像梁启超说的:“求仁得仁又何怨,老死何妨死路旁。”多么干脆利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