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者一辈子都在追寻认可,被别人在意,往往会求而不得。 当你发现没有人那么在意你时,你首先需要学会欣赏自己,看见自己的真正的需要和内心的脆弱。 当我们没有看见的时候,就容易向外寻找,向外寻求关注,把自己的力量交给外界/他人。 什么叫投射? 你像一面可以呈现他人内心世界的铜镜,不敲不响。 其他人会把自己内心的正面形象投射到你身上,把你当成 ta 内心的寄托/偶像/救世主… 同样也会把自己内心的负面形象投射到你身上,尤其当 ta 自己情绪不太好的时候,可能越看你越不顺眼,讨厌你。如果对方看你不顺眼,讨厌你,其实是对方讨厌 ta 内在的自己。 其实这跟你本身的状态,你是谁完全没得关系。 如果你误把负面的形象当成自己就是这样子的人,你就容易陷入黑暗。如果你本身内心力量足够,可以把对方的正面投射拿过来用好,并且可以适当帮助他人走出阴霾。 通过【赋能】他人:培养、培训、影响、带动、组织、协调... 成就他人,成就自己:成人达己、成己达人 日常表现:喜欢独自待着,但却不想一直都独自待着,偶尔会想出去见朋友。喜欢忙碌,但又不喜欢天天忙碌。敢为天下懒,少当勤劳者,少亲力亲为。 容易犯的毛病:嘴欠,往往容易看到事情的缘由和调整方法,就忍不住去跟别人说。很容易委屈,着急,你别做了,我来做吧,化身为超级建设者,别人往往很不领情。 了解自己 -觉察自己 -成为自己 -才是成就他人,成就自己的阶段。 每个人就好像流水,自然来,自然走,没有主动找你的时候,不要去引导、纠正、给出指引。如果主动干预,并不会帮助自己,反而对自己是一种消耗。 静静地观察就行。 / 投射者往往需要学会等待 / 你可能会遇到如下几个问题: 等待什么呢? 是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等待别人的邀请呢? 等待是不是只用等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了? 等待什么呢? 等待一个正确的邀请,等待的本质欣赏的能量。 当我们还没有觉知的时候,会等待/期盼伯乐的出现。 当我们有所觉知的时候,会逐步成为自己的伯乐。 当我们熟悉自己的能量的时候,我们会成为别人的伯乐。 是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等待别人的邀请呢? 人生中重大决定大部分情况还是需要等待别人的邀请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己邀请自己。 在我们面临人生中重大的决定(爱情、婚姻、事业、搬家...)时,我们还是需要等待邀请,可能是来自一个人,可能是一个邀请函。如果主动发起,主动决定发起上述事件,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困难重重。 什么是自己邀请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跟随内心的指引,看到某个东西有共鸣也是一种邀请,直接跟随这种 feel 去……举个例子:你在大街上,可能会被某首歌击中,然后就会好奇这首歌是谁唱的,就会去搜一下或问问朋友,今天突然听到了一首歌,好打动我。 你可能在某段人生旅程中,碰到了一个曾经的“自己”,你可能会无意中发现一个人,在那个人的身上感受到自己的“影子”,你会莫名其妙地关注 ta,根本不需要等待 ta 邀请你看见 ta... 等待不是只用等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了。 在你等待邀请(欣赏)的时候,你其实也是需要暗自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而需要时不时找到地儿去显露一下/展示一下自己的所学,多分享,多展示,让别人看见你,这样别人才会主动来邀请你。 举个例子: 诸葛亮,他就是一个把等待邀请和积极主动展示自己的策略用得挺好的一个代表人物。 在他人生的前 27 年里,勤奋苦学,积累了扎实的见识和智慧。在刘备还没有上山邀请他出山前,市面上就有了很多关于“卧龙凤雏”的传言。当刘备上山去寻找诸葛亮的时候,在山脚下听到了村民或者孩童唱一些赞美诸葛亮的歌谣。 这些对自己的形象宣传和展示,诸葛亮会毫不知情吗?答案肯定否。 / 流日修行 / 本周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闸门。64 号闸门代表情感思维的困惑。 在头脑的层面有一种压力,把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以影像、片段、图像、画面的方式非常混乱地出现在 64 号闸门人的脑海里。 64 号闸门人试图去明白/理解/搞清楚,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它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是那样发生的,试图去找到这么多的影像/图片,找到一些关联性和相关性,试图在一片混乱中找到一种清明、了解。 只有 64 号闸门,很多时候只有压力在那里,没有办法想清楚,就会很困惑。 本周我就给好几个深陷困惑中的人,当了一下镜子,让他们看见自己的到底困惑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