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人,诸多绘画名家对他爱得深沉。郑板桥自称是其“门下走狗”;齐白石感叹“恨不能早生三百年为他研磨理纸”;黄宾虹直赞“他三百年无人能及”…… 这个人就是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的徐渭,他开创中国大写意画派先河,对后世画坛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乃至近现代国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徐渭像(图自《明人十二像册》) 徐渭像(图自《明人十二像册》) 文韬武略 徐渭出生于绍兴一个趋向衰落的大家族,不到百日就失去了父亲。少年时的徐渭绝对符合“成名要趁早”的标准,他聪颖异常,文思敏捷,六岁读书,九岁能文,十多岁时仿扬雄《解嘲》作《释毁》,轰动全城。 因为太过于出色,当地绅士称徐渭为神童,将其与东汉的杨修、唐朝的刘晏相提并论。才名远扬使得徐渭交的朋友个个都是才子名士,与沈炼、陈海樵等人被称作“越中十子”,然沈炼不敢与他并列,只说“关起城门来,只有徐渭一个”。 不过,惊才艳绝的徐渭在科举道路上却屡遭挫折。从二十岁考中秀才开始,他先后八次参加科举,直到四十一岁也未能中举。 尽管没有半点功名,但徐渭的才华是无法遮盖的。《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就讲述了徐渭的另外一面,称其最突出的能力不是绘画、书法、诗词,而是兵法。 嘉靖三十三年,倭寇进犯浙闽沿海,徐渭的家乡绍兴成为烽火之地。平时好阅兵法的徐渭先后参加了柯亭、皋埠、龛山等地的战役,并出谋划策,初步显示军事才能。 由此,徐渭引起了浙江巡抚胡宗宪的注意。经多次相邀,徐渭终入幕府,担任幕僚。徐渭没有辜负胡宗宪期望,他提出“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剿抚兼施、分化瓦解”全新作战方略;又连施妙计,擒获倭寇首领徐海、招抚海盗汪直,渐次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除此之外,徐渭代胡宗宪写的《进白鹿表》,文辞华丽、书法优美,受到嘉靖的赏识。这段时间,是胡宗宪最风光的时期,也是徐渭一生的高光时刻。 ![]() 《徐渭墨花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 命运多舛 朝堂的斗争总是瞬息万变。嘉靖四十一年,权臣严嵩失势倒台,胡宗宪作为其党羽被捕,死于狱中。有知遇之恩的伯乐死于非命,徐渭精神崩溃,对人生彻底失望,以至发狂。他开始用极其惨烈的方式自戕:用斧劈头,头骨皆折;拔出墙上铁钉插耳,血流被面;用锥子猛击肾囊…… “狂病”反复发作,徐渭前后自杀了9次都未遂。之后,徐渭因病发误杀继妻入狱,七年后获释,时年五十三岁。 此时,徐渭真正抛开了仕途,前半辈子为稻粱谋,后半辈子为自己而活。他先游览杭州、南京、富春江一带,并结交了许多诗画之友。 晚年乡居时,徐渭生活十分困顿。尽管其书画已是千金难求,他还是“卖画还要看人品”,手头稍微宽裕时,便不肯再作。对于慕名来访的人,徐渭也不再迎合。不愿见客时,他便手按柴扉,任外人敲门甚急,在里面大呼叫:“徐渭不在”。 七十三岁时,贫病交加的徐渭在自己那几间破屋中离开了人世。他死前,身边唯有一只大黄狗与之相伴,身下是杂乱无章的稻草,床上连一床席子都没有。 ![]() 《徐渭墨花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 写意大师 徐渭曾向人说:“吾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他认为自己最不成才的一项技能,却让后世几百年的绘画大师们望尘莫及。 徐渭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他的泼墨写意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鸟画,兼收各家之长而不为所限,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其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一切尽在似与不似之间。 ![]() 《水墨葡萄图》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 《水墨葡萄图》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 《水墨葡萄图》是徐渭水墨大写意花卉的代表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的水墨葡萄,串串挂于枝头,以饱含水分的墨色点染,鲜嫩欲滴;枝蔓用干墨勾勒,葡萄叶以大块水墨泼出,风格疏放,酣畅淋漓。 整幅画面行笔豪迈,是徐渭所提倡的“不求形似求生韵”。他在画中尽情宣泄,笔下的葡萄有绘画和书法充分自如的结合,呈现出恣意的美和蓬勃生机。 ![]() ![]() 《四时花卉图卷》局部(图自故宫博物院) 同样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四时花卉图卷》,徐渭以大写意手法绘牡丹、芍药、葡萄、芭蕉,以兼工带写的手法绘桂花与苍松,以烘托法描绘雪中的竹、石、梅花,技法灵活多样,笔墨酣畅,不拘泥于形,旨在追求神韵。 此画卷风格简洁洗练,豪爽奔放,显得畅快淋漓。从卷尾自识看,是徐渭借物抒发胸中的抑郁的一幅画作。 ![]() 《驴背吟诗图》(图自故宫博物院) 《驴背吟诗图》(图自故宫博物院) 《驴背吟诗图》是一幅让国画大师齐白石膜拜不已的画作。他曾反复研习临摹,但无论怎么画都不像。画中青藤树枝垂落,树下一老翁骑驴缓缓而过,仿佛在吟唱诗句,悠然雅适。 老翁,徐渭仅以若有若无的线条勾勒,远离凡尘的文士形象便跃然纸上;驴,仅用寥寥数笔便形神俱备,尤其是驴儿的步伐,轻快自然,仿佛能听到“咯噔咯噔”的蹄声。整体画法融合了真、行、草、隶四体的意味,笔墨生动,诗意盎然。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正如这首自叙诗一样,徐渭半生困顿,一世铿锵。他凭借自己特有的才华,开创了中国大写意画派的先河,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国学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