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欣赏:刘过在《沁园春·斗酒彘肩》词中吹牛,却被辛弃疾喜欢

 无语者爱文化 2022-10-29 发布于吉林

刘过是南宋文学家,曾经四次科举考试不中,流落江湖,布衣终身。他的诗词豪放激越,狂逸之中颇有俊致,被陆游、辛弃疾等人欣赏。

公元1203年,辛弃疾到绍兴做官,他得知刘过在杭州,便邀请他来喝酒做客。刘过也非常仰慕辛弃疾的为人和才学,但无奈因事不能及时前往,于是就作了首《沁园春》,以词代书信,即表明他不能及时赴约的原因,有显示了他过人的文采。

这首词文笔诙谐,妙趣横生,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情趣。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刘过接到辛弃疾的邀请后,虽然还没有动身,但他已经想象到他自己冒雨渡过钱塘江,赶到绍兴后,与辛弃疾欢聚一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气场面。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可是他为什么没有赴约呢?

因为白居易、林逋和苏东坡三位大文豪亲自挽留他,所以他没有去上。他怕辛弃疾不相信他说的原因,接下来还详细介绍了他与三位大文豪对话的情景。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首先是苏东坡,他提议大家去美丽的西湖游玩,但白居易和林逋对苏东坡的提议没有兴趣,只是一味地喝酒而不屑回答。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然后白居易建议去天竺寺一带游玩,他说天竺寺一带风景优美,宛如图画,楼阁高耸入云。更让人喜爱的是纵横流淌的溪水,从东向西环绕潺潺。两座山峰雄踞南北,白云围绕,非常壮观。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最后林逋却说,清幽的香味在空中飘动,现在是梅花盛开的时节,不如到孤山去赏梅吧。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三位大文学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耽误了时间,所以刘过没有及时赶赴辛弃疾的邀请,但他表示,等天晴了以后一定去拜访辛弃疾,决不食言。

白居易(772年—846年),林逋(967年—1028年),苏东坡(1037年—1101年),三个人的生活年代是不同的,不可能同时相聚在一起,更不可能与刘过认识,那么在词中刘过为什么把三个人聚在一起呢?

因为这三个人都曾在杭州做过官或者隐居过,是杭州的美让刘过不忍离去,所以与辛弃疾失约了。

苏东坡有过“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妙句。白居易也曾作诗赞美过杭州的山水——“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林逋隐居西湖孤山,并曾吟唱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佳句。

在这首词中,刘过将不同时代的文人聚集在杭州美景中,风景与名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湖光山色增添了人物的逸性雅致,名人又加深了风景的文化内涵。

刘过与辛弃疾地位悬殊,而且是晚辈,又是应邀赴会,本应该按期而行,但他不但误了赴约的日期,又与辛弃疾大开玩笑,充分显示了刘过豪放粗犷的个性和飘逸的才思。

这是刘过直接写给辛弃疾的第一首词,据说辛弃疾收到以后非常喜欢,后来邀请刘过相聚数月,斗酒彘肩,快活至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