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先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思考

 昵称15221501 2022-10-29 发布于湖北

 知网加急《基础教育参考》22年10月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思考  

                        李先权 

湖北省来凤县三胡乡胡家沟中心小学  湖北 来凤  445799)

       摘要: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许多新颖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由于他们的成长阶段的特点,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语文是一门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于一身的语言文化学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写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疑能力;培养策略         

     质疑问难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倡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正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思维,学会自学的角度论述如何提高语文能力。

      一、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创设趣味性语文阅读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设备在语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应积极对教学设施进行更新与替换,为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在讲解《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用多媒体朗读,传递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感受课文朗读者的语音、语调与情感,拓展学生的阅读方式,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教师要积极利用多媒体增加阅读课程中师生互动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在阅读中进行思考与探究,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身的疑问,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建议与评价,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心。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直接讲解课文的内容,用语言讲解作者想象中的画面与情感。在讲解《鸟的天堂》时,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通过多媒体放映漂亮鸟类的图片以及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来体验课文中所描绘的美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开阔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与目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思考,巧妙地设置当堂的教学问题,提升他们的质疑能力。教师在展示内容丰富、色彩多样的教学课件时,要积极提问学生鸟类问题,将多媒体课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突出讲解阅读技巧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

     二、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兴趣是质疑的基础,只有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质疑心。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构建出一种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阅读的自主权真正地交给学生,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想办法解决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例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联系前后文、生活实际,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预测,在质疑、预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和魅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以指导学生阅读《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质疑”文章细节,据此更为细致、更为通透地理解文章内容。如,闰土见人很怕羞,为什么唯独不怕“我”?文章一开始详细描写少年刺猹的情景,是作者亲眼看到的吗?在那个年代,人们为什么要偷祭器?是社会治安不好造成的,还是老百姓生活状况不好造成的?闰土到“我”家来管祭器,那么,闰土家的祭器又由谁去管?……因为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甚了解,所以他们会提出一些貌似“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正是通过让学生自主解决这些貌似“稀奇古怪”的问题,才能够引领学生深层次、细致化地理解文本内容。

    于学生而言,“质疑”文章细节,正是他们深思细品文章内容的一个过程,正是他们全面、通透、细致理解文章内容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还会逐渐习得一些遣词造句的方法以及有效阅读的方法等。

      三、引导学生“质疑”文章情感,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主动性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准确体悟文章的情感,是阅读的关键所在。文章的情感,鲜有直白流露出来的,大都是委婉、间接表达出来的。因此,为了准确体悟文章的情感,阅读者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深入分析,抽丝剥茧。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引领学生体悟文章的思想情感时,同样也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不断“质疑”。以不断“质疑”为阶梯,学生就会真切体悟文章的情感。例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疑问。诸如,当猎人海力布从动物口中得知大山要崩塌,洪水要爆发时,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谁?乡亲们为什么不愿意搬走?是不相信猎人海力布,还是搬家太麻烦?既然猎人海力布知道自己说出真相的后果,他为什么还要说?既然乡亲们不愿意相信海力布的话,海力布为什么还要拯救乡亲们?在不断的“质疑声”中,海力布心系父老乡亲,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越来越清晰。如此一来,以“质疑”为径,学生就会更深、更透、更细地体悟文章的情感。

      四、教给学生解疑释疑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的能力

        质疑只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解疑才是最终的教学目标。现阶段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将问题进行解决,部分学生则是需要老师进行指导才可以将问题进行解决。在对学生们培养解疑能力的过程中,不但要将方式和方法教给学生们,还需要让学生们明白解疑的思路是什么,要让学生们在进行解疑的过程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中充分地进行理解,这样的才可以使学生的解疑能力得到高效的提升[4]。

        例如,重点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来推理,重点句意可以从解句中的关键字眼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最来考虑解决;讲段可以先教类似段再指导学生运用已学方法举一反三类推学习;归纳段意和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应教给学生几种常用 的归纳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总之,语文能力是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众多的因素,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字、词、句、篇章的教学,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们既抓双基,又着重发展学生智力、思维、思想认识水平,也是在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老师们在这些方面已有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并有很多精辟的论述。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亦如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问,还要启迪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即教会学生质疑。当学生具有良好的质疑能力之后,他们就会以“质疑”为蹊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阅读文章。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阅读能力也会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云.走出困境 突破重围——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 江苏教育研究. 2012(32)

     [2]田莹.小学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N].咸阳日报.2019(B02)

     [3]马绍娟.学会提问自能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初探[J].语文课内外,2019,(4)7+2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