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胡同历史,解析崇文区四块玉胡同的由来,京城寻踪四块玉|京城|天坛|牌楼|玉胡同|胡同

 亚伯拉汉 2022-10-29 发布于北京

在咱北京,天坛公园,体育馆不远儿,有一个地儿叫四块玉,这个地名儿到底是怎么来的?直至今日都存在争论,有人说是因为这地方以前有四块玉石,也有人说这是一个人的外号,更有人说这个地儿过去有一商号就叫四块玉

顺着崇文门外大街往南, 离天坛东门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四块玉胡同,因为胡同位于南城,既没大宅门,也没官府衙门,所以很少引人注意,但是当年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四块玉因为毗邻北京体育馆,百年不遇的成了焦点

于是关于'四块玉’这个名字名字的由来也作为未解之谜被倒腾了出来,跟北京的其他胡同名有所不同,大伙儿除了关心'四块玉’背后的故事以外,还看准了这个'玉’字儿,所以寻找四块玉胡同的过程,让人感觉颇具寻宝色彩

其实说来,北京叫'四块玉’的地方不只崇文外这一处,就在咱们熟悉的永定门外,沙子口一带,过去有一个'四块玉茶馆儿’虽然现在茶馆儿的旧址都找不到了,但名声在外,流传至今,话说到这儿,您知道这茶馆儿的四块玉是打哪来的吗?

他们原本是莲花落艺人的手中宝,说白了四块玉并不是玉,只是唱莲花落的一种打节奏用的工具,由四片竹板串联而成,现如今讲究名称包装,洗浴中心取名东海龙宫,两星酒店就敢以皇家自称,瓷盘子瓷碗都说是皇家御用,如此一比

当年的穷苦艺人们,把这简陋的四块竹板成为四块玉也就不足为奇了,久而久之,四块玉也就成了莲花落的代名词,而沙子口的这个茶馆,正是以莲花落表演为特色的一种特色茶馆,四块玉的得名是因为四块玉茶馆这么来的,这分析起来也很有道理

这个地儿离天桥不远,四块玉当年指的是莲花落,很可能是很多莲花落艺人来这儿聚齐儿,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就把这个地方叫四块玉了,但是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版本,说这个地儿过去确实有'四块玉’而且这玉是从天坛里走出来的

当年被明清皇帝顶礼膜拜的天坛,后来成了崇文老街坊们的自家花园,比方说早锻炼的,谈恋爱的,唱戏跳舞唱歌的,从早到晚都这么热闹,可以确定的是,这人群里边绝对少不了四块玉的老街坊,因为这条胡同离天坛东门太近了

走道五分钟就能到,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人断定,四块玉胡同里的'四块玉’就是从天坛里搬出来的,天坛里边有玉吗?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翡翠,不是田黄,而是汉白玉,从祈年殿到圜丘坛,随处可见汉白玉的影子,这东西无论是看起来还是听起来都挺体面

但凡事儿都怕刨根问底,汉白玉的身世也不禁琢磨,其实说来,汉白玉根本就不是玉,只是一种纯白色的大理石,在建筑上还算是珍贵材料,但跟翡翠之类的玉石相比就自惭形秽的份儿了

相传早在明朝,朱棣下令修天坛,结果原材料买多了,剩下的四块汉白玉放哪儿都碍事儿,最后只好搬到了四块玉胡同的位置上,当年这条胡同还是一片乱坟岗子,根本没什么住户,唯一的优点就是土质还不错,所以当时不少穷苦老百姓都从这儿挖几筐黄土卖去

久而久之, 大伙儿口口相传,就把这地方俗称为'四块玉’了,在没有这四块玉石之前,可能这条胡同也没有一个标准的叫法,但是有了这四块玉石呢,大伙儿说话都会有一个惯性,习惯说上'四块玉’

可是到清朝末年,突然有一天发现这四块玉没了,四块玉的名字有了,玉却没了,哪去了呢?原来是做成了一座贞洁牌坊,立在五里地之外的西总布胡同西口,值得一提的是这座牌坊并不是给哪位贞洁烈女树的,它的主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籍男性

名叫克林德,克林德作为德国公使,在东单牌楼开枪滋事的过程中,被神机营的章京,恩海当场击毙,这下儿德国人不干了,克林德的家属更是不依不饶,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家人的性命比别人更有价值

这件事儿在当年被认作是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导火索,但是今天看来,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最终光绪的弟弟,也就是溥仪的老家儿载沣为了克林德之死特地到德国赔礼道歉,还答应克林德家属为他立一座级别相当高的牌坊,以示纪念

如今看来清政府当时作出了唯一一个明智的决定,用四块玉废弃的汉白玉建造克林德牌坊,建造一个废物,当然选择废材料,纪念一个侵略者,何必劳民伤财浪费京城资源呢,不过话说到这儿,还有个疑点,克林德的领导是德国人,他媳妇儿是美国人

这俩老外怎么知道京城牌坊的含义呢?这其中有一中介人,她就是咱们熟悉的京城名妓赛金花,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战败,克林德牌坊在历史的见证之下,也不得不承认自个儿存在的荒谬性

但是好端端的一个牌坊,既见证了那段历史,也是京城牌楼文化的代表作之一,拆了难免有点可惜,于是在1918年11月,牌楼搬家了,新的落脚之地,就在中山公园里,当年这叫中央公园,克林德牌坊又叫克林德碑

上面刻着德文,英文,拉丁文,中文,四种文字,记载的大概内容就是清政府对克林德之死的惋惜和歉意,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克林德牌坊上改成了'公理战胜’四个大字,不仅如此,1920年,当时的政府还特意在中山公园举行了新牌坊的落成大典

现如今还可以看到匾额已经改成'保卫和平’了,这是1953年,依据北京召开的亚太地区和平大会会议决定做出的改动,但是话说到这儿,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有注意过,这保卫和平坊和当年的克林德牌坊早已不是一个模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