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了,并不是因为想得太多

 长沙7喜 2022-10-29 发布于湖南
Image

许多孩子抑郁之后,父母常常会这么对孩子说:“你就是想得太多,才抑郁的,少想点就没事了!”

甚至许多心理咨询师,也会这样对访客说:“你不要想那些事情了。”

可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是有思想的。虽然有思想的人,常常会感到痛苦,但是痛苦是个人成长必经的一段路途,抑郁却并非是因为想得太多。

确实,我们会发现,许多有抑郁、焦虑的人,都是那些喜欢想很多事情的人。他们会想许多普通人或许一辈子也不考虑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活着,活是否有意义之类等等。

有些人会对我说:“如果活着压根什么意义都没有,那么我现在为什么还要努力?为什么要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罪?”

Image

问题一旦想不明白,就会陷在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越是想不通,就越要想,最终不断地在内心深处自我怀疑与否定,也就没有力气与能量做其他事情了。许多人抑郁的原因便是如此。

所以,许多人会对抑郁和焦虑的人讲:“你不要想那么多了!”

不过,抑郁并不是因为想得太多,而是因为我们陷入一种反复、过度的思维当中,无法自拔,心理学上称之为反刍思维。

那么如何让自己走出这样的思维误区?

跳出反刍思维误区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反刍思维是一种闭门造车的思维模式。

我们需要通过与外界的沟通,从他人那里获取一些新的世界观与思考方式。

Image

在这个时候,读书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读一些优秀的书,是改变我们世界观最有效的手段。

所以杨绛先生对一个迷惘的年轻人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

荀子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想上一天,不如用上一会儿的功夫读会书。


读上万卷书,行了万里路,再加上阅人无数,很难会让自己陷入到反刍思维的怪圈里。所以,想得多并不一定要患上抑郁、焦虑。

只是,如今我们许多家长、学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在精神层面的需求,孩子的知识面过于狭窄,所以孩子很容易掉进这样的反刍思维的思考模式当中。

所以,许多家长会得出这么个结论:“这孩子之所以抑郁,就是因为想得太多了!”

多和孩子聊聊天,让孩子能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多让孩子看些课外书,让孩子能够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世界观,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似乎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正念催眠在线课程第五期:唤醒内在智慧

每一个人都拥有自我疗愈的能力,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超出我们想象的智慧与力量。

本期正念疗愈课程的主题,就是去唤醒我们内在的智慧与力量。

我们将帮助你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在,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培养信任自己的能力,唤醒自己内在深处的智慧与力量。

最终你会发现,那个可以帮助你走出困境、摆脱牢笼的力量,原来一直在你的内心,从未离开过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