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不让干啥越来劲,小孩子为啥总爱「唱反调」?

 mynotebook 2022-10-29 发布于湖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丁香妈妈教育
导读:

越不让干越来劲——这不是青春期孩子的专利。养过娃的可能都有这种体验,从孩子能听懂话的那天起,就开始了TA的'叛逆期'。

明明义正言辞的说不可以触碰刀具、插座,很危险,转身TA就在跃跃欲试;
刚强调过,打电话时不可以在旁边大吼大叫,否则听不清对方说什么,真到接电话的时候,TA就开始抢手机、尖叫......
出门越是告诉TA不要到处乱跑,小心车子,TA越是跑得欢......

而且有时候,孩子只是为了与大人对着干而对着干,明明TA很喜欢的东西,也要装作毫无兴趣的态度。小小年纪,为何就有如此的'心机'?作为家长,该如何与孩子相处?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也许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以下正文:

随着宝宝成长,爸妈们可能会发现,TA 无师自动地学会了跟你对着干。

图片
图片

一次两次还有耐心,次数多了,很难让人不怀疑:

这孩子是到叛逆期了吗?

今天我们就请玫瑶老师,来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也给大家支支招。

图片

孩子的自我

从说「不」开始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看到每个孩子的差异性,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与我们不一样,其实是高级动物才具有的一种表现。

当然,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个体「我」的概念,他们需要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发展出自我。这个互动的一部分,便是和父母「抗争」。

1

建立「生理我」

说「不」是孩子生理独立的需要。

研究表明,18 个月大的儿童已经表现出明确的自我感,他们越来越把自己看成一个唯一、独特的个体。[1]

也就是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和我们明显地「叫板来劲」。

其实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在 18 个月之前,孩子已经开始了各项「叫板来劲」的预备。比如说:

3 个月时,平时喝母乳的孩子,你给他奶瓶喂养,他可能会扭过头去,拒绝奶嘴;

7 个月时,孩子遇到自己不喜欢的口味食物会皱眉头,你再次把食物放在他的嘴边他会摇摇头,发出声音表示拒绝;

10 个月时,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碰倒玩具和物品,于是反复碰到。

……

而且孩子逐渐发现,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动作,是可以影响父母和这个世界的,这为后期 TA 的自我意识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他们还会用语言表达「不!」「我不要!」来进行反抗。

所以看上去是孩子和我们「叫板来劲」,其实是他们在表达自己做事情的渴望,这也是孩子生理独立的需求。

2

建立「心理我」

低龄孩子「不听」我们的,更听从于自己的原始本能。

对于 3 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听从父母的建议,他们更遵从自身内在的引导。

我们经常会惊讶于孩子身上无限的精力,他们似乎可以一整天活动而并不觉得累。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的一项体力活动指南指出:

针对 3 至 5 岁儿童的学龄前儿童应全天处于活跃状态,以促进生长发育。

照顾这个年龄段儿童的成年人应该鼓励儿童积极玩游戏(轻度,中度或剧烈强度),并且每天至少 3 小时。[2]

要知道活力满满的 6~17 岁儿童和青少年,每天也就建议进行 60 分钟的中高强度运动。3~5 岁的孩子是他们的三倍!

当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愿意听从我们的指令,做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或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服从我们。只不过是我们给孩子提供的活动,恰好满足了孩子内在成长的需求,给予了孩子心灵成长的养分,让「心理我」得以成长。

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生理我」和「心理我」就不能得到发展,自然也就会产生对抗的力量。

图片

「白熊效应」

孩子更叛逆

频繁对娃说不可以,容易触发「白熊效应」,使孩子更「叛逆」。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 · 魏格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实验要求参与者可以随便想象任何东西,但是不要想象白色的熊。

结果参与者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很快就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

所以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里,

  •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跑!」,孩子听到的是「跑!」;

  •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要大吼大叫!」,孩子会叫得更大声;

  • 当我们对孩子说「不许碰!」,孩子更想拿起来摸摸看。

「不要这样做」「不许那样做」的语言模式,很容易触发「白熊效应」:你越不想要的东西,反而越会占据你的思想。

我们纠正的念头越强烈,孩子感受到的是更强烈的反差回响。这也是父母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儿,他却越来劲的原因。

图片

聪明家长

日常都会这么做

那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应对这一点呢?面对越说「不行」越来劲的小臭孩儿,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做一名「成长型父母」。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他具有独立思考空间,不仅是让孩子能够自己独立去完成某件事,还可以帮助他在遇到难题时能够独立去思考解决的办法。

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1. 是 A 还是 B ?说明客观事实,给予孩子有限的选择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你让他出门前去上个厕所,很有可能得到的回应是「我不!」(没办法,这个阶段直接的命令就会换来直接的反抗)

与其和孩子僵持,下次不妨这么说:「我们现在准备要出门了,路上有一段路程,我们要先上个厕所再出门。是你先去上洗手间,还是我先去?」

总结一下就是:陈述客观事实 + 给予孩子一个选择。

这样的沟通方式正向、简单有效,符合孩子的认知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当我们把养育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孩子更好的一起做,而不是替他做、命令他做时,孩子的积极性会提高,养育也会变得更轻松。

2. 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提升自我价值认同感

我们还要认识到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不需要去上高昂的早教课,仅通过让孩子参与日常生活就可以获得。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减少对抗,创造一个让孩子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环境,比如说:

a.在洗手台下面加一个踩脚蹬,孩子就可以自由上下洗簌,而不需要父母驾着洗;

b.使用小号的倒水壶,方便孩子双手抓握自己倒水喝,而不需要父母提醒喝水;

c.进门玄关安装矮的挂钩,孩子就可以直接脱下冬天的帽子和外套挂好;

d.减少衣柜里衣服的储存量,孩子就会更容易管理自己的物品,更好的选择今天穿什么。

通过模仿大人的行为,孩子发现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甚至照顾身边的人,TA 会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多么有能力的人。

他可以为家庭、为其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如此孩子也会减少与我们的对抗。

3. 自由不是放纵,管教要有度

在一次次的经验中,孩子会更加了解自己,明白如何与他人、环境更好的互动。

对于会威胁到孩子人生安全的事情,父母要做到反复明确规则。比如在外出行必须牵父母的手、不玩打火机、不把手放在插座的洞里等等。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或者去拜访朋友时,也需要提前告知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可以的,而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做到心中有规则,行为有忌惮。

至于那些不会对孩子造成重大人身安全的事情,则可以让孩子适当承担后果。

比如说将鞋子穿反了,但是他执意要出门。我们可以尊重孩子的决定,让他自己承担随之带来的后果。

TA 或许会觉得脚不舒服,或许会摔倒,但这都是长大的体验呀!

图片

图片

[1]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6章,婴儿期和学步期的情绪和社会性发展

[2]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nd edition,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体力活动指南(第2版)

策划:老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