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代的覆灭,往往是从内部出现裂痕,强大的周王朝亦是如此

 四地闲夫 2022-10-29 发布于山东

周王朝的巅峰与没落

上篇咱们说了周公姬旦为周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强硬的根基。周公的一系列措施比如说,在彻底平定武庚叛乱后,采取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将国家与宗族捆绑在一起,使周王朝的各方面力量凝聚在一起,加强了王权控制。又通过制定各项典章制度等,使整个国家稳定有序的运行着。

自周公始,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标志着中国由此迈入礼仪之邦。西周建立了浸润九州,惠及蛮荒的文明。但任何一个朝代的覆灭,往往是先从内部出现裂痕,再引发外部的侵扰,内外合力致使政权坍塌。强大的周王朝亦是如此。

却说周公将权力放给成王姬诵后,便功成身退。成王也算没辜负老叔的苦心,上台之后也是兢兢业业,把国家搞得像模像样。等老姬诵去世后,他儿子康王上台,接手了本已经强大而稳定的周王朝。周康王继承了老爹的遗志,励精图治,周王朝出现了第一个强盛时期——成康之治。

康王去世后,穆王正式登场,就是那个跟西王母喝酒的大佬。成康之治给整个周王朝奠定了丰厚的基础,那么到穆王这要是不搞点大动静,都对不起他爷和他爹攒的这巨厚实的家底。

朝代的覆灭,往往是从内部出现裂痕,强大的周王朝亦是如此穆王姬满

周穆王是整个周王朝在位时间最久的,整整55年。这期间他东征西战,巡游狩猎,将周王朝的版图扩到最大。穆王时期的周王朝是整个周王朝的巅峰期,但是他也为周王朝的没落埋下了祸根。

周穆王本身就好斗,当了老一之后就更一发不可收拾。在周王朝刚成老大的时候,实际控制的主要就是中原这一块。而对于周围的游牧部落,则是降服,说白了就是,这些部落爱咋滴咋滴,周王朝不管,但是每年过来交的保护费可一分不能少。就这样周王朝和这些蛮夷一直都相安无事。

可到了穆王这就不行了,明明能直接控制你们,何必还和你们友好相处。于是找了个借口,说是犬戎不守规矩,不按时交保护费,就准备带着人给犬戎涨涨记性。而周王朝内部出现了分歧,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劝说穆王:老大你不能这样干啊,人家规规矩矩的,你硬找些莫须有的罪名揍人家,这可寒了诸蛮夷小弟的心,他们要闹腾啊。可周穆王不听,谁闹腾?谁敢闹腾?手里的家伙事说话。于是带着大军杀气腾腾地揍犬戎去了。

要说这一仗打的,那可真是亏了血本。劳民伤财,折腾了老半天,总算是打赢了,一看战利品:四只白狼,四只白鹿。这犬戎哪受得了这气,还管你什么的友好邻邦,通通都是屁话,绝交!从此之后便开始时不时的对周王朝来点报复。而其他蛮夷一看,这不行啊,今天我不为犬戎发声,明天我就是犬戎啊。于是便私下里开始相互通气,慢慢的,也开始离周王朝远远地。

当然,周穆王时期那是杠杠的老大,想打谁打谁,谁叫咱有实力。可周穆王死后,后面的这几代王就有点拉垮了。共王、懿王、孝王、夷王这中期四王虽然没把国家玩废,但也没啥突出贡献,吃老本也算是守成有功。

四王期间,周王朝明面上的威胁便是西北方的戎狄侵扰,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何况周王朝还没有变成瘦死的骆驼,所以戎狄威胁也只是小打小闹。但王朝内部的危机却悄悄来临,致使周王朝的政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周公姬旦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依靠血缘关系为纽带,将诸侯国凝聚为一体,以加强周王朝的控制力。一代是兄弟姐妹,二代是堂亲老表,三代四代之后呢?关系逐渐的疏远,王权也逐渐失去威严,有实力的诸侯国,就开始逐渐获得话事权。最典型的周夷王就是靠着诸侯,才从死了的老叔周孝王手里夺取的王权,所以周夷王一辈子搁诸侯面前端不起架子。

朝代的覆灭,往往是从内部出现裂痕,强大的周王朝亦是如此周厉王姬胡

周夷王窝囊一辈子,他儿子厉王可是个狠人。厉王从小看着他爹这个周王朝的老大说了不算,决心要把话事权控制在手里,于是便形成了专权独裁且霸道的性格,也导致其在历史上骂声一片。

周厉王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政策,也就是把山林川泽霸为国有,是我的,都是我的,谁不愿意就打谁。这一举措确实强硬,可也扎实的触犯了国人的利益。朝堂上百官倒是对这位大佬唯唯诺诺,可朝堂下的国人却直接骂娘。有个叫召公虎的大臣实在听不下去了,就跑到宫里劝厉王:老大,不能这样搞啦,底下人都骂娘了,再不改变一下,要出乱子啦。厉王倒是淡定,满不在乎的吊了一句:怕个甚?额自有法子。于是从卫国找来个巫师,让他安排人下去刺探,谁骂厉王就捅谁。

朝代的覆灭,往往是从内部出现裂痕,强大的周王朝亦是如此

还别说,这一搞还真没人敢明面上骂了。厉王叫来召公虎嘚瑟道:你看看,没人骂我了吧。召公瞅瞅厉王这样,知道劝也没用,就自己走了。可就像召公说的,老百姓的嘴,就像江河湖海,硬堵下去必要泛滥。果不其然,没过几年,国人忍无可忍,直接大规模暴动。一大批国人雄赳赳气昂昂的杀向王宫,非要揍厉王。厉王一看顿时慌了,带着媳妇老婆就往外跑,一直跑到彘这个地方。国人呲溜一圈没找到厉王,又跑到召公虎家,让他交出太子。召公虎不得已,把自己儿子推出去顶缸,才算保下来太子。

此时的周王朝没了老大,国内又乱糟糟的一团,于是出现了“共和执政”一说。但对于“共和执政”目前仍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周王朝由周公召公共同主政;另一种说法则是说让一位叫共和伯代为执政。

一直到太子静即位,是为周宣王。这期间的14年周王朝处于无天子的王权真空状态,国家如何运行,时至今日,仍旧是个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