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十七)---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各有何寓意?

 北京的骑士 2022-10-29 发布于北京

十七、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各有何寓意?

从南向北,北京中轴线现存的的古建筑(包括近年复建的)依次是:

永定门(复建),天桥(复建,但选择的石材拙劣,色彩不一,且镌刻的“桥”竟是简体而不是“橋”),正阳门:五牌楼、箭楼、正阳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端门,紫禁城午门、内金水桥、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天一门、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原名玄武门,为避讳康熙之名玄烨而改),景山绮望楼、万春亭、寿皇殿,地安门万宁桥、鼓楼、钟楼。(参见下面的《清紫禁城平面图》)

中轴线上的建筑有着丰富含义:永定门外南苑为“朱雀之地”,象征聚财。永定门意为恒久安定。天桥之下水流谓之“龙须”。正阳门面南向阳,寓意皇帝照临天下。天安门含“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端门以及午门,都与面南、子午线位置有关。午门是全国唯一的五凤楼建筑(中间一座大城楼,四角四个小城楼)。太和门象征“祥开紫禁”。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权、国家的象征,寓意乾阳所赋予的元气达到大和谐。中和殿寓意中庸、调和。保和殿寓意常保元气。天一门、钦安殿、玄武门均与北方玄武有关。景山含义“日下为京,京上是日”。钟、鼓楼司职报时,掌时间变化。

另,已经不存的大明门(清时为大清门、民国时为中华门,位置在现在的纪念堂)前是天街,两侧分“东阳(生)西阴(死)”设置中央机构各大衙门。东部安排礼部、翰林院等涉生(升)的衙门,东长安门挂状元榜。西部安排五军都督府、刑部、大理寺等涉死的衙门,西长安门为绑缚刑场之处。地安门与天安门相对,寓意“天南地北”。(钟先生根据百度等网络资料整理)

清紫禁城平面图:

图片

背景资料:

中华民国以来北京传统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的变化:

1915年,为修建环城铁路,拆除正阳门瓮城,并改造箭楼,增加箭楼窗户外的白色装饰和城台、台阶边上的白色栏杆。

1949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1952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工修建。

1954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拆除中华门(明时称大明门,清时称大清门,一说1959年拆除)、天安门前东西两侧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以及中华门至天安门的千步廊东西两侧皇城城墙。

1954年,为拓宽马路,拆除地安门,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梁、柱、柁、檩等都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全部运往天坛,计划移建在天坛北坛门内。不料,日后发生火灾,堆放的地安门木料全部化为灰烬,无法异地重建。

1957年,拆除永定门及箭楼、瓮城。

1958年,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1959年,再次扩建天安门广场,修建人民大会堂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及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名国家博物馆)。

1969年12月至1970年4月,天安门落架重建,高度升至34.7米,提高83厘米。

1976年,在原中华门位置修建毛主席纪念堂。

1999年至2000年,复建万宁桥(后门桥)。

2004年,复建永定门城楼。

2013年,复建天桥的桥

2014年,复建地安门雁翅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