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军的胜利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政治、经济上的绝对碾压

 衆妙之門 2022-10-29 发布于陕西

文章开篇,先抛出一个观点:我们知道,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即便损失惨重,依然能够在西北继续扎根,进而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要达成这样的成就,光有军事上的胜利肯定是不行的,即便能够不断地攻占城市、乡村乃至工业中心,如果红军不能生存、发展,那么军事上越胜利,总体上实际离失败就越近。政治、经济上的不断胜利才是关键。

文章图片1

汉武帝北伐,军事大胜,政治惨败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汉武帝北伐匈奴。汉武帝接手的大汉不是像他的祖先刘邦面对的一片焦土、百废待兴,而是经过“文景之治”修养生息多年的沃土,《汉书》中有记载,京师中的钱成千上万,串钱的绳子很多都腐朽了,导致钱多到数不过来;太仓中的粮食多到放不下,许多陈年的粮食因为来不及吃都腐坏了。这样的厚实家底也给了汉武帝勇气,在位期间共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北伐匈奴之战,大将军霍去病封狼居胥,留下一段佳话。最终大汉军队深入北方二千余里,跨过大沙漠,大败匈奴左贤王,让匈奴再也无力南下犯汉。

文章图片2

但是,军事上的不断胜利并没有让大汉帝国继续蒸蒸日上,反而让大汉帝国由盛转衰,这是为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穷兵黩武。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一群人达成一致,期望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对于汉武帝北伐而言,就是他本人代表了长期受匈奴袭扰、劫掠、压迫的汉地人民,提出了阻止这种长期不公正待遇的目标,而人民是支持的,因为这对于他们本人而言是有利的,所以战争初期,政治上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

但如果战争的过程让这一群人感受到不可承受的痛苦,那么政治上就是在逐渐失败,对于汉武帝北伐而言,由于古代没有成熟的交通运输工具,据记载一百石粮食装车运往漠北,最终前线军队只能拿到不到两石的粮食,运输过程损耗巨大。而这一切都是需要人民来承受的,长期的战争必定会使得农民获得的利益远远小于自己失去的,也就是面临的无尽的徭役和赋税,从而政治上不断失败,汉武帝晚年时民不聊生,无数家庭破产,不得已颁布《轮台罪己诏》,对天下认错,承认自己穷兵黩武政策的巨大危害。

文章图片3

当然,汉武帝北伐虽然政治上暂时的失败了,但从长远来看,大汉军队追亡逐北,打出了汉人的威风,增强了汉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认同感,我们之所以自称汉族,就是由于汉朝这一代,让我们空前团结在了一起。

同时,这样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也是在告诉我们,光是军事上胜利是没有用的,一个团体要想最终取得胜利,还需要政治上、经济上同步获胜才可以。

红军的经济胜利

毫无疑问,红军在建立之初就是明白这样的道理的。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被认为是红军正式成为新型人民军队的起点。古田会议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

文章图片4

红军作为军事组织,打仗是毫无疑问的,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不知道各位读者会不会感到惊讶?不必惊讶,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军事上的胜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经济上的胜利,才能保证军事胜利的可持续。但红军的经济胜利同我们想象当中也是不一样的。

其一,是收入的来源。红军的收入有一半来自于没收,来自于无良土豪劣绅,百分之二十来自于其他地区的自愿捐献,剩余的部分则来自于贸易、经济建设、红军的土地收益等。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红军以及苏区的自给自足意识。红军每到一个地方,就立即开始着手建设经济,而方式是不受限制、但鼓励比如合作社这样的社会主义经济,从而能够达到在反动派的封锁下依然能够长期坚持斗争的目的。比如在江西时,红军会开采钨矿,卖到福建等地,在西北时,红军会开采油井,贸易石油。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做到这些,说明共产党是一定懂经济的。

文章图片5

其二,是消费的控制。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有记载,当时的西北苏区大约有英国那么大,而整个政权的预算却只有每个月32万元,其中百分之六十还是用来维持武装部队的。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发出红军过得很艰苦的感叹。但实际却不是这样的。红军的指战员和战士没有明显的工资差距,人人平等,同时还有丰富的文化学习、精神娱乐活动,所以虽然总体预算不高,但红军战士的实际生活感受却在反动派军队之上,脸上永远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所以当时的红军每到一处,就有很多人踊跃参加红军,这足以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6

红军的经济胜利,归结起来就是用最少的钱实现最大的作用,物质缺乏的条件加就用精神条件加以弥补,但最终的效果一定是红军过的比反动派的军队要好。实际上这也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因为反动派代表的是落后的地主和资本买办阶级,红军代表的则是先进的无产阶级,落后的东西之所以落后就在于它身上存在着若干缺点:不平等、剥削、贫富差距大、底层没有尊严,而先进的东西之所以会出现,就在于有人认识到了这些,并提出新思想、新文化然后取践行它,红军就是如此。

红军对反动派的军事打击同封建社会军阀的混战有着根本的区别,这是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的打击,所以才能创造出封建社会所没有的奇迹,从小小的井冈山,最终走向全中国。

红军的政治胜利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经济的胜利才能保证政治的胜利,政治的胜利也会促进经济的胜利。红军的经济胜利了,部队和政权都可以自给自足,自然就不需要抢夺农民的资源,甚至还会主动帮助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的贫农,分田地,贷款等等,这样群众就会明显感觉到相比于反动派的统治,红军来了之后,生活变得更好了。这就是政治上的胜利,简单来说就是得民心!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记录了在甘肃边境上同苏区农民的一场谈话,在苏区外交部的一位同志陪同下,斯诺同苏区农民聊到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农民抱怨合作社只能满足最低级的生活需求,但相比于反动派,还是宁可要红军。他们说道:“白军从来都只会抢东西,如果不给钱就要去坐牢,每年还要缴很多的税和地租,但是红军来了什么都不用缴。”尽管现状令人十分满意,但他们也有担忧:“谁知道明年怎么样呢?红军一走,白军就来。一年红军,一年白军。白军来了,他们叫我们红匪。红军来了,他们逮捕反革命分子。”

是的,战乱年代,就算红军再好,假如军事上失败了呢?如此反反复复,怎么能保证红军政治上的胜利呢?红军的退走,会不会失掉民心?

答案是不会。因为有人说出这样的不同:“如果我们的街坊说我们没有帮助白军,红军就相信了;但如果碰上白军,即使有100个好人做担保,而没有一个地主,白军仍把我们当红匪。”这就是由于红军代表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同人民群众站在了一起,所以无论如何,民心始终在红军这边。

文章图片7

再来看农村的变化,以西北苏区为例,红军刚到这里时,西北农民的生活同几百年前没有什么不懂,无知和愚昧使人变得麻木,没有工业,最贵的资产是骡子和马,红军来了之后呢?红军带来了无线电,带来了机器,带来了文化和知识,红军的政治工作使得红军每到一个地方,就让这个地方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是反动派政府无数年来都不能提供的,这就保证了政治上的巨大胜利。

总结一下,政治上的胜利,本质上也是在极为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经济工作、政治宣传等手段让苏区的百姓也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人们愿意加入到红军的政治目标中去,并为之奉献自己,因为这使他们感到过的更好了,而不是过的更差了。

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必胜

红军的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胜利,最基本的是经济的全面胜利,经济是一切的基础。而经济胜利的背后,最本质的还是文化与生产力的胜利。一种文化、一种生产力方式对不对,有没有益处,就要看他有没有给人民带来更好的感觉,而不是更差了。这个道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所以现在我们提共同富裕,提全面小康,这才是红军的初心,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