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那些事儿|《竹书纪年》,一本“邪书”的自我修养

 学院2009 2022-10-2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国学那些事儿”是国学和乐为广大读者了解国学所开辟的新专栏。每周会固定推出一篇介绍国学的文章。本期为《竹书纪年》。《竹书纪年》,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体通史,由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诸多记载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

我有一段情音乐:付娜 - 古筝鉴赏

现代人说起历史的时候,人们一定会想起《史记》,《史记》不光文学性强,更重要的是它的真实性。

如果有人拿着另一本书告诉你,它比《史记》更专业、更真实,你会相信吗?

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部奇书——《竹书纪年》,它记载的是五帝、夏、商、周、春秋的历史,一直写到了战国时期的魏襄王,时间跨越2000多年,比《史记》的历史更加悠久。

图片

关键是,它还是三晋之一的魏国的官方史书,完美地继承了春秋霸主晋国的历史脉络,堪称史书界的翩翩公子。

古代社会,史书都是作为皇家“内部参考资料”而受到格外重视,其真实性更不容置疑。所以,这部书的出现,几乎打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要知道,当年的秦始皇,为了实行文化专制一把火把各国的史书都烧毁了。后来,秦国又被汉所灭,各国的史书,如秦国的《秦记》、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郑国的《志》等都没了。

图片

福大命大的《竹书纪年》因为埋在陵墓之中,侥幸逃过一劫。西晋的时候,它被一个叫不准[fǒu biāo]的盗墓贼发掘,并盗回了家中当柴火烧。

不准被官府抓住之后,这些竹简才得以回归大众,晋武帝司马炎命专员负责翻译竹简,编修成书。所以,两晋时期的文献中,很多关于《竹书纪年》的引用。

当时,官方整理出了一个“初释本”和“考正本”,这部书也逐渐流传开来。但因为它太过“个性”,经过唐朝和五代之后,逐渐散佚,到了北宋,完全被人为失传了。

图片

明朝人虽然弄了个《竹书纪年》的现代版,但终究不被承认。

《竹书纪年》之所以没能流传下来,跟它的“个性”息息相关,它将政治斗争的血腥和残忍毫无保留地呈现了出来,让自诩为正统的儒家一脉无比难受。

在儒家典籍里,三皇五帝那都是上古的存在,是道德的至高楷模,是完美无缺的存在,怎么可能会犯错,就算犯错了,那也是为了苍生大业好。

图片

可是,在《竹书纪年》里,却记载了诸多古代先贤的卑鄙往事。如:“舜囚禁尧,然后把尧杀死称帝”“禹击败舜称帝,并把禹流放”“后羿夺太康帝位”“伊尹竟流放幼主称王”“商王文丁杀周文王父季历”“周文王被纣王拘押,不是因为崇侯虎进了谗言,而是他与纣王发生军事冲突,失败被俘”……这种毁三观的史实,是不是看起来更真实,更符合人们的认知?

三晋之人,受儒家影响较小,无论是学术风气还是三观都与儒家格格不入,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让《竹书纪年》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势。受此影响较深的韩非就指出:“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图片

这种打脸儒家和孔子的描述,让后世儒家大为震怒,《竹书纪年》就成了他们口中的异端邪书,被骂被鄙视被毁也就理所当然了。

幸好是出现在思想开放的晋代,要是放在宋朝以后,连面世的机会都没有。儒家正统分分钟把它扔进灶台。 

《竹书》记录了很多独家史料,可信度相当高,如齐晋争霸时的“长城之战”。西晋的学者纷纷夸赞它历史价值之高,晋代郭璞、北魏郦道元、唐代司马贞等文人竞相引用。

图片

后人为了尽可能还原《竹书纪年》的面貌,追根溯源,从晋代文人的文章里搜寻蛛丝马迹,居然还真得到了不少的资料。

其中最疯狂的当属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三人,他们像接力赛一样,每个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补充自己搜集的成果,经过上百年的努力,终于整出了一本《竹书纪年》,称作《古本竹书纪年》。

当然了,时至今日,这本古籍也没能回复原貌,只有无数的争议和未知留给我们去求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