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竹椅

 昵称7rPAgOJQ 2022-10-29 发布于浙江

晚上翻手机,不经意看到一个视频,镜头里,师傅正在制作竹椅子。眼见他把竹子锯断,打孔,刀削,火烤,拼装,轻轻松松变出了一把精巧的小椅子。这哪里是做手工,分明是变魔术。

                     图片来自万市微融媒视频

这个视频让我想起家中的竹椅。我是坐着竹椅长大的,直到现在还十分迷恋。可是说来奇怪,这么多年过去,我从没真正重视过它们。竹椅在我家无处不在,却始终都是那么默默无闻。

像我家一样,村里人家,墙角柱子边,门槛外,庭院内,总有几把竹椅散落放着,让人随手可取,随时可坐。

我家的竹椅,忘了是哪个年代做的。早已失去了竹皮的绿和竹肉的白,岁月和日复一日身体的摩挲,让它们某些部位变得发亮,产生了明显的包浆,颜色也变得成熟的暗红色。

客厅里,沙发蛮横地占领了最大范围的地盘,似乎只有它才配得上与电视机正面对话。长条木板凳因为有八仙桌的加持,占据着堂前中央C位,显得理直气壮。竹椅矮小单薄,数量众多,但是没有固定位置,总是随遇而安。如果长板凳是瘦弱的一家之主,沙发则是富态的掌握实权的女主人,而竹椅子,像是一群没地位的丫鬟,缺乏存在感,但是主人又离不开她们,需要其随时提供贴心的服务。

其实,坐沙发最不舒服,好端端的人,一旦埋进沙发,立刻显出颓废的模样。而坐长板凳,像处在某种仪式的进行时,非得拿腔拿调,装作庄严的样子。只有竹椅小巧玲珑,天然地接地气,亲切随意。竹椅一般只有三四十公分的高度,人一落座,自然地显出一种低姿态,同时,双手肘关节可以舒适地搁在膝盖上,身体不会躺倒,也不必刻意挺直,似直非直,透出一种乡村特有的典雅正直气质。

竹椅一直是我们居家的主劳力,承担的工作量最大。父亲个子高,坐在低矮的竹椅上,一点不局促,他把双脚往前一伸,树根一样延展开去,无比放松。母亲喜欢拿把竹椅,坐在桂花树下,摘豆荚,剥花生,切南瓜。我以及下一辈们,喜欢在围墙下,靠着竹椅背,偶尔把竹椅的前两条腿翘起来,自己搭着二郎腿,沉浸在刷手机的无边乐趣中。

江南多竹。对江南地区的人家而言,竹制品具备就地取材的优势,所以便捷廉价。竹饭篮,挂在钩子上,米饭既防鼠又有效延缓变馊;竹席,细密柔软,夏夜里感受凉爽;竹水筒,咕噜噜喝一口水,有竹以的清香;竹篮子,打猪草装青菜捡柴火,用途万能;竹垫被,不怕地面不友好,确保晒好稻谷小麦;竹团匾,蚕宝宝生活的乐园。用竹椅制作的生活劳动器具,在农家俯拾皆是。

相对而言,竹椅子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是竹匠师傅还是很愿意在上面花心思。靠背中间有一块稍宽点的竹板,师傅用刀子在上面刻出“清风明月、祝你健康”等字样,朴素自然,极为协调。小小竹椅子,被赋予了文化的灵魂。

值得称道的,更有竹椅的素净。制作竹椅的工艺,无需使用钉子胶水或其他化工材料,竹子担当到底,天然绿色,所以完全没有甲醛污染,只散发大自然的清新香气。

                        图片来自万市微融媒视频

到了家里,我只要用脚轻轻一推,竹椅就会听话地移到我期望的位置。竹子空心,所以每一把竹椅的重量都很轻,蹒跚学步的小孩也能把它使唤来使唤去。这也是我们喜欢坐竹椅的原因之一,椅随心动,而不是被动地找座椅,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手握主动权的驱使心理。

竹子喜欢阳光雨露,制成竹椅后,最怕日晒雨淋。由于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即使勤俭节约的家庭,也不注重对它们的保养,以致屡受伤害,撕裂断开,甚至支离破碎。竹椅并不怨恨人们,任劳任怨十余年,鞠躬尽瘁之后,任凭处置,然后重新更换。

竹子在江南细雨中生生不息,竹子变成的竹椅在江南人家新陈代谢,它们为一代一代的更替赋予了清新的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