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易谈医:太阳经气化特点

 杜子桐 2022-10-29 发布于甘肃

太阳经主寒,通过与膀胱,小肠相连,分别主宰人体的腠理开闭,营血运营。太过则鬼门、净府失常,不及则营血煦濡不足。

太阳经(含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为三阳之表,专主宣发、行阳,有温阳解表,升阳散寒的功能。

太阳经对外抵御寒邪入客,对内行阳化气。凡见寒邪袭表,阳微气化失常的病证,皆可取太阳经治之。临床上,本人常用京骨、束骨治疗项背强痛,回顾不能,包括一部分颈椎病患者,亦可取效。

病例:

马某,女,52岁           2014227

主诉:眩晕6年加重20天。表现为头旋地转。站卧均旋。伴恶心、汗出。重则呕吐。亦有耳鸣(如吹风机样响)。

颈项强病已20余年。6年来渐重。左手麻木。

睡眠障碍、多梦。纳少。

苔净少津。脉沉滑数。

察经:督脉、太阳异常。

辨经:督脉、太阳。太阳经脉气机失畅。

选经:督脉、太阳。

选穴:后溪、申脉、后顶、天柱。

按语:

眩晕比较复杂的疾病。有不同的病机可引起眩晕,包括风阳上扰、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等。因此王居易老师给此患者仔细问诊、也仔细察经。通过经络诊察他的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晰。察经发现以手足太阳经异常为主,与项部足太阳经筋有关(患者有颈椎病史)。循推督脉从大椎至风府时,轻轻地按风府穴时患者感到晕,说明其眩晕跟她颈椎有关。

为了放松足太阳经后背的经筋,王老师先用后顶穴(为了详细了解后顶的针刺方法,包括老师采用的搓针手法可以参考《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后顶穴主治头、项、背、腰、胸、上肢、下肢阳经经脉的阳虚寒痹,气滞血瘀诸证。凡气机为督脉经气不足,少阴经脉虚寒,太阳经脉气机失畅所致诸种病症,都可以选取后顶穴为主要治疗经穴。

后顶能治疗督脉与督脉的络相关的疾病,但因为督脉的络包括足太阳经筋的范围,也能调理太阳经筋有关的问题。针刺后顶以后患者立刻说她眩晕已经减轻。远端针刺后溪、申脉,局部针刺天柱。

申脉通于阳跷脉、后溪通督脉。该配穴有温阳益气,濡润筋脉、通调督脉的功效。天柱调节脑部的血液循环,亦可以放松足太阳经项局部的经筋。

针刺一次以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经过几次治疗,以调理督脉、太阳经为主,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

参考文献:

王居易,《“认祖寻根”是培育、构建经络医学理论的源泉和坚实的基础》 北京中医药2013年10月第32卷第10期

王居易经络医学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