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亮赋 | 师光民

 sswy66 2022-10-29 发布于湖南

          
                 1  关于文体赋

赋是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最早出现于先秦诸子散文中,后来有了屈原为代表的骚体赋,名篇有宋玉的《高唐赋》。到了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其时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二都赋》、张衡的《二京赋》以及曹植的《洛神赋》。到了魏晋时期,它又向骈体文发展,称作骈赋。盛唐时期,它再一次被巅峰的"唐诗"引领,以律韵见长,所以称其为律赋。出了以杜牧为代表的《阿房宫赋》。宋以后又以散文见长,这种洋洋洒洒溢美体被欧阳修和苏轼写出了"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而令万顷于茫然""黟然多者为星星”的感悟之声。使赋这种文体再一次回到了散文的序列中。

作为一种文章形式,它是死的,它虽然有:不讲求对偶、音律、藻采和典故;章法开放流畅;句式多变,押韵自由的特点。但它一旦被文章圣手操作,便词藻华丽意象万千!尤其是张衡的《二京赋》是继班固的《二都赋》之后写就的,很明显是比高下争风头的,所以就更显得浓墨重彩,冷辟叠出,文辞纷呈!但不管怎样,我都以为它是一种褒奖文章,因为这些"名赋"中还没有见到过刻薄文字和批判意味。

近几年,也看到过不少的"赋",但是与遗存下来的鸿篇大作一媲,更是没有"洛阳纸贵"的炒潮,也可能能是大家都忙着挣钱,没得闲去斯文吧。

             
                  2  月亮之歌

手机娱乐软件真的好粘人!不然呢,那些抱着手机熬夜的人真的在干明天生计的大事么。当我在抖音里刷到:

月亮翻过那座山
想到城里看一看
思念就是不听劝
哭着喊着要见面

时,忽然有种冲动:把几十年来能弄到关于月亮的文字堆到一块来!但想到它们肯定没有多亲密的连贯性,所以就牵强地称《月亮赋》吧。虽然说我不能如古代那些穷经皓首的文章大家们一样地派迁出一些冷字和典故来颂歌月亮。但一想到杨朔曾经的《茶花赋》和XXX两篇大作,就也胆子大了那么一丢丢。

小时候跟着别人唱:

月亮爷,明晃晃。开开门,洗衣裳。洗的净,捶的光…

至于以后听到《月亮走我也走》还有董文华的《十五的月亮》等讴歌自卫还击英雄的歌更是在年轻的心里无限敬仰心潮澎湃!

为了写出不浪费别人时间,又有知识点和可读性的文字,半个月来我在浏览器里断断续续地搜寻着,什么《东山顶上》,什么《弯弯的小桥》,《望月》以及《月亮之上》这些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曲子,但最引人入胜的曲子是什么,我想这些应该是没有定论的。因为不同的心路里程,他们对万事万物和月亮也有不同的认知点和感悟。至于那种旋律可以触动"他(她)"心底的那根弦应该是迥然不同的。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还会对这个"阿依(维语:月亮)"有更精彩的吟讴和传唱。

    
         3    明月之诗和窈窕之章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俏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優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天绍兮,劳心惨兮。

是我在《诗经-陈风》中查到的《月出》诗,也是仅有的。至于秦汉时期的明月之诗,和楚辞乐府中似乎也不怎么好找,那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很明显是唐诗中的精品。也正是这些精品的唐宋诗词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车载斗量的明月之诗,使得唐宋诗词登上了中国诗词创作的巅峰,也使诸多的中国人孤独了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乐了就"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至于月下的欢聚和朦胧中的离别,那么大文豪苏东坡的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
就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不但如此,泰山之巅还有"虫二"的丰碑,是不是更是明月之诗的绝版!是离月亮最近的对话!

大家都称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孤篇压全唐的巅峰之作,那么作为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我们的祖先通过对它的观测和衡定,编出了中国特有的历法,也创造了"嫦娥奔月"的千古神话。那么,千里有月千里明的明月在现代人眼里、心里、生活中以及世界文坛上又有怎样的瑰丽诗篇呢?为此,我搜索到了二十首名作,它们是冰心、艾青、海子、贺敬之、歌德、席勒、普希金、拜伦、雪莱以及泰戈尔等人的大作,在这里由于篇幅的拘限,就不一一引述,算是藏珠吧。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月亮这个地球的好邻居,除了明月来相照,就是弯月如小船。它让古人的吟哦留传下来,也让民间的悲喜消失湮灭。今天的人们可以阅读古人的诗词了解古人的喜怒哀乐,古人不晓得今天这么多排比和拟人。还有人们以月亮🌙 为命名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构成了地球人与月亮的种种纠缠和融汇。

常望明月心自镜
手指弯舟难出行
东海常洗不减损
落入大漠谁曾寻

月亮是地球永远的好邻居,也是大家可以交流的朋友闺蜜,每个人心中的悄悄话都可以讲给她听,而且只有你知她知和风知。

     
                 4  我的月亮之妄

本节之所以称为"月亮之妄",是因为我的脑热张狂(脸红)。

曾几何时,上高中的某年当我了解到我们的地球有侏罗纪和白垩纪,并且知道了不可一世的恐龙是因为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引发的地球灾难时,我也是脑袋一热地写了一篇《宇宙之迷》的文章:描述了那颗有十万平方公里的小行星,带着慧星一样的长尾向地球冲来。接着地球某区域的大气温度极骤升高,它尖刺的哨鸣也如"咕咚!一一"一样吓的恐龙盲目乱窜,接着高山的原始森林便哔哔剥剥地燃烧开来,千万顷的松林的浓烟也困扰了那些野兽的奔突,随着轰隆的一声巨响,南印度洋的波滔八面溢开,洪水裹挟着骤风冲向那些漫涎的火龙和灰烬…爆燃的仍在一路狂奔,洇熄的随着波浪被冲向谷地沟壑,化作了今天的煤炭…而那些从大洋深处被冲击出来的泥沙和岩浆却飞向了并不遥远的近太空,在仍没有摆脱"地球引力"的38万公里处,被逐渐聚拢凝结成了我们今天朝夕相处又阴晴圆缺的金蟾、。也叫月亮。一一这也是被不少科学家承认的月亮形成之一的宇宙爆炸说。其实,从xx年的海洋考察中,科学家们也是从印度洋的巨坑中揣度出这颗小行星的来历,并臆想出的地月形成说。

      
           5   月亮成因及地月关系

月亮作为地球的近邻,它最早的文献记录是在中华文明的《甘石星经》中。但是科学研究表明,它形成于45亿年左右。抛开中国的嫦娥奔月神话,从前苏联和美国1958年登月失败,到1959年两国又分别发射探"月球号"和"先驱者"探月器"。再到1969年美国"阿波罗一一11号首次登月,美国先后6次登上月球,并采集到了381.7kg的月球样品。之后,它又于2009年在月球正面50km处置放月球探测器,进行了长达9年的观测,最终得到了如下数据:

远地点:40.5万km
近地点:36.3万km
平均值:38万km

因为月球表面空气极少,它白天气温高达127度,晚上骤降至零下183度。

它的平均直经是3467km,约是地球直经的1/4。
月球总质量7350亿亿吨,约是地球质量的1/81。
引力是地球1/6。
轨道顷角为18度一一28度。
公转速度是1.03km/秒。
公转和自转周期超级一致:27.32天。(这也是我国使用月历记年的依据!)

关于的成因目前有三种说法:
1  撞击说:因为太阳系天体的碰撞,致使一部分宇宙碎片被地球吸引而形成
2   漂移说:达尔文的儿子认为是地球年轻时有点盛,转的快把地球上的轻衣服扔了出去而形成的,它的家在太平洋里。但后来被多人否认。
3  外星球的撞击地球而产生。也是我上文中引用的小行星撞击南印度洋。

但是无论如何,月亮作为地球的近邻,也有人把地月称为"模范夫妻"。如果说地球是生命的孕育者,那么它作为保护神,不但为地球生命提供了夜晚的照明,带给我们一些三星一线的"日月食"现象外。它还用自己的引力,拉动了地球的旋转角度,让地球有了明显的四季,也通过对海水的潮汐拉动,平衡了地球水的温度,把赤道的热扩散到了各个纬度,不致于赤道过热,而南北极太冷。并且通过潮汐现象,把海洋生物推到了岸上,促进了陆地生物的进化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个小兄弟作为地球的卫星,也为地球遮挡了太多宇宙风暴的冲击!看看美国九年时间里制作的观测视频,也看看我们的嫦娥4号发回的图片,用满目疮痍形容月亮表面可真不为过。那里因为宇宙风雷的击打,有好多的冲击坑,最大的是"牛顿冲击坑",深达8788米!而面积超过1千平方km的就有3万3千多个!

另外,我们的科学家还把这些大坑好玩地称为海,分别把它们命名为:云海/湿海和静海等,而它们边缘的高高崖峰则被命名为: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和亚平宁山…而且最高峰有9840米,比珠峰还高1千米!!(请注意,这些山也毫无例外地是以科学家国家的山来命名的!)所以啊,我们的嫦娥四号号月球探测器,通过浩瀚太空中一圈一圈又一圈的飞行,又绕着这个大宝贝一圈一圈又一圈地转过后,选择了月球的背面着了"陆"!(各位!你们有没有看过嫦娥四号的长途跋涉呢?!我可是记忆深刻地(偷乐)

还要告诉大家的一句话是,月球的引力和潮汐也可能是地球地震的一个因素。这个说法正在进一步证实中。
              
  (2022年10写于鄂尔多斯)

 

作者简介: 师光民,微信名:酒未了朋友。男,66年生,肖马,喜欢天马行空式的游走,时不时地写点东西。现在内蒙乌审旗中天合创煤化效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