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感言(一)

 哈哈室 2022-10-30 发布于江西

唱了22年的司歌,从《欢乐颂》、《平安颂》到《天下平安》,从郑州到泉州再回到郑州,从郑州到上海、上海到西安又回到上海,从上海到成都再回到上海,5个城市、5次选择,9个机构、19次租房……

她将自己的大半生都献给了平安。55岁,即将退休之际,张月清有太多的话想要说。此文详细地叙述了张月清在平安的工作岁月。字里行间,充盈着对于平安的不舍,对于平安情怀岁月的留恋。

让我们跟随她的笔触,走进她的平安岁月。

图片

拿过10年15年长期服务纪念章之后,她终于在退休前拿到了20年长期服务纪念章。

图片

唱了22年的司歌,从《欢乐颂》、《平安颂》到《天下平安》,从郑州到泉州再回到郑州,从郑州到上海、上海到西安又回到上海,从上海到成都再回到上海,5个城市、5次选择,9个机构、19次租房……

我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16岁就出来当兵,小时候我接受的是'军事化'管理,6点必须起床,家人不到齐不能开饭,吃饭不许说话,碗里不能剩饭,要像部队一样快速用餐。平安一路走来,就像一个一个阵地、一个一个战场,业绩就是军功章,5次选择,每一次都义无反顾。4月7号女儿婚礼,来了很多平安人,开场放了《天下平安》,当时,突然想起我过世的父母,爸爸走时我在千里之外组织开门红研讨没能见最后一面,妈妈走前我赶到医院不到半个小时......婚礼后我问大哥,婚礼上放司歌是不是很奇怪,他说,不会,很有感触。

55岁,即将退休,不说再见,没留遗憾。

有人说你也没创造什么丰功伟绩,也不是什么杰出精英,更不是平安的执委写什么平安纪事?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平安人,写写平安人、平安生活、平安人的状态,何况,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把每天想做的事情做到,就是我理解的成功,所以,成功不是什么人的专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成功。

为什么选择平安?这大概是平安人一有机会就会很愿意分享的话题。比如,作为新人加盟的时候,给新员工授课的时候,有了成绩上台分享的时候,当了领导给下属训勉的时候……为什么选择平安,我讲了22年。一次火车上偶遇两个保险同业聊天,我兴奋的加入,主动自我介绍说我也是保险公司的;对方说:你是平安的吧?看你长得就像平安的……很多人说,我身上的平安烙印很重。

平安给予的是一个简单人际,勤奋努力、靠绩效成就所得的地方。平安机会人人均等,空间足以支持梦想,而这些,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做的到。我从保险业务员到主管到部经理,从外勤到内勤,从普通员工到晋升B类A类,外勤看保费、内勤看绩效、管理看贡献,每走一步都有领导指引同事帮扶;自己勤奋努力很重要,但看问题的角度更重要。我要求自己无论在任何岗位都要做到最好、做到不可替代。我们那个年代兄弟姐妹多,获得父母的宠爱很难,所以,过去的孩子都特别要强,在家里要竞争,在外面更要竞争。有一年高中成语大赛,我把《成语辞典》背了好几遍,信心满满感觉班级选拔肯定胜出,可后来老师点将两个平时学习好的直接上……为此我一直痛恨'不公平',那时候不懂绩效管理结果导向,更不懂人家的资格是用平时一次次的积累和持续的结果换来的,何况,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公平。

父亲的教育很正统,诸如付出就是对回报的责任,敬岗爱业的'岗位'、'业务'都是实现责任的平台,对岗位负责企业忠诚是职业精神等等。忠诚企业很难,特别是忠诚于好企业大企业更难,因为在此积累的'身价'市场估值高诱惑又多又大。22年,我特别钦佩那些选择离开的人,我没有那样的自信,也没有那么有勇气,尽管无数次也挣扎物质的诱惑;不是自己有多忠诚,而是如果自己要找到好的'下家'更好的下家,就必须要手握'筹码',就不得不拼命学习、拼命积累;平安一路走来我发现,每个阶段总有那么一个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出现,让你在前进的路上无法停止也不能自拔,总有那么一个又一个更优秀的人来到身边,令你仰望总想去模仿超越。

天天讲 、月月讲 、年年讲

图片

马董在《平安理念》里解读平安文化,说很多香格里拉的员工或跳槽或被挖掘,但离开香格里拉的人并不如在香格里拉时表现优秀;这是因为,离开了香格里拉的土壤环境,很多人会水土不服、无法生长;离开了平安,就离开了平安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它可能是工作标准、流程、制度,管理平台、系统,是开放包容、创新协作,是高效执行追求卓越的工作氛围。所以,我不敢轻易离开,别人都说我太执着、太固执、太死心眼儿。

 1996到1998年做保险业务员、营业部主管,从办公室到市场,人生第一次做销售,感悟了勇敢勤奋走出去对销售的重要性,领悟到相信保险相信公司相信自己是业绩的保证;98到05年做外勤部经理、机构负责人、区经理、培训部、营销部经理以及总部督导,学习团队管理,从选人用人培养人,到团队文化、团队氛围、团队荣誉,领悟做大才能做强、有量才会有质的管理理念;近八年时间,做分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过销售、营销、综拓,再到银行做综拓、做分管零售的行长,学习获客经营,领悟渠道管理、承接管理、销售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关系,从流程梳理、标准建立、工具支持到系统搭建,领悟到只有战略方向没有计划、执行、控制,只有'是什么'的目标要求、没有'为什么'的思想统一达成共识过程、没有'怎么做'的具体方法支持都无法达成目标。1996到2018,从寿险基层到寿险总部,再从寿险总部到寿险机构,从银行机构到银行总行,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总结思考、伴随平安的发展壮大,不断实现自我的蜕变。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平安会有今天?',未来,我会请他们在这个'纪事'里找找答案。

2000年郑州分公司复业

图片

2004年卓越工程项目组

图片

1996年第一次听肖建荣总两个小时侃侃而谈《平安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被深深吸引,于是决定辞职来做业务员。每天陌生拜访跟人解释平安是谁?我是谁?保险是不是骗人的……一日少则三访,多则十几访;记得第一个月发佣金,郑州紫金山路的广发银行门前排了长长的队伍,当打印机嗞嗞啦啦打出4850元的时候,辞职前月薪366块的我拿起存折就跑,心砰砰直跳,以为是银行工作人员打错了……

1997年不得已离开郑州到泉州,语言不通做陌拜,近3个月挂零没收入,9个人住宿舍一天伙食费只花6块钱,但最苦的不是生活,苦的是代理人、漂泊的人没有归属感。一次在晋江金井镇一个村子陪同展业,等了客户三个小时到晚上10点无果(这件事当年告诉了来晋江督导工作的东区事业部领导李春总),我问业务员:你说马明哲知不知道全国有多少人像我们这样?那时发誓,如果有一天能见到马总,一定要亲口告诉他这群人有多不容易。

2003年从郑州放弃B类选择到上海西区事业部做普通员工,2004年有机会跟随当时的谢永林总做卓越工程,有幸代表项目组向马董做专项汇报,2006年A类晋升马董面试、同年平安大学晋升培训与马董对话,2007年四川班子与马董共进午餐、2009年我主持驻川子公司马董见面会,2017年9月我负责银行马董荣誉宴,六次机会,每一次的心都会重新出发,早已放下过往。我是马董的忠实粉丝、狂热追星22年的铁粉。

2006年平安大学A类晋升培训

图片

2008年马董与四川产寿养班子座谈

图片

我口口声声喊着努力工作是为了养家糊口却把荣誉看的比什么都重,记得一次年度评优,当时西区事业部吴鹏总、市场经营部孙晓红总让我在加薪和评优两者中选择一个,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评优(寿险年度优秀员工);近三年做事业部督导,负责新疆、四川和陕西,一年365天有超过200天在机构。当年黄宜庚总派我驻守乌鲁木齐整整一个月,做市场调研,做目标分析、产能分析、续收问题分析、地域特点分析……后来调整了乌市的战略,改变了新疆机构整体发展的格局。

 2005到2012年任四川寿险副总七年,跟随历任的周廷源总、李海峰总、林凯总,经历了四川寿险从小到大的辉煌,亲历了5.12大地震……自然,也选择了牺牲女儿的陪伴做下属痛恨的'女强人',让女儿一个人在上海考高中、读高中、考大学、赴美留学……孤孤单单一个人不得不变得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自我。

2005~2006年寿险四川分公司

图片

2006~2009年寿险四川分公司

图片

2009~2012年寿险四川分公司

图片

2012~2017年平安银行成都分行 

图片

今年是汶川地震十周年,每年都会翻看当年的微博、QQ空间、老照片,写过一篇日记叫《成都三日》,每次读都仿佛历历在目,满满的感动。当时我是分管本部的副总,正在上海休假陪女儿备战高考,在平安奔波了十二年,难得与女儿相处,每天像家庭主妇一样买菜做饭等待女儿放学,与女儿有说有笑的一起吃饭,尽管有临近高考的压力,却是女儿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说服女儿返回成都,告诉她看看单位情况就回来,当时李源祥董事长震后多次往返成都,灾区慰问,看望员工,查勘职场,研究灾后恢复政策......每次通话女儿都会问:妈妈你们董事长什么时候走啊?!

终生难忘的日子:

2008年5.12灾区慰问

图片

激情燃烧的岁月:

开门红、四五连动

图片

1996年到2018年女儿的漂流瓶...... 

图片

从1996年加盟平安,寿险的十六年,从懵懂学习到全情投入,从理性选择到主动改变,一步一个脚印,平安标签越来越明显,平安的烙印也越来越深。(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