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军事战争史-162》英法海上大战(下)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2-10-30 发布于上海

英法海上大战(下)

4.法兰西舰队覆灭

英法海上大角逐,尽管英国海军占有优势,但直到拿破仑时代,法国舰队彻底灭亡,胜负方见分晓。围绕这场海上世纪大角逐,海军军事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尼罗河口之战

在法国大革命后的恐怖时期,组成法国军官队伍的主要成份——贵族,有34死在断头台上,或逃亡国外。如果说陆军军官尚可由其他阶层迅速提拔,但做为技术军种的海军军官可就不容易了。所以,革命后的法国海军指挥官多无经验,军纪废弛。而且舰上的装备和储备也被征用,只能勉强维持。随着英国在反法同盟中的地位日显重要,革命政府决心要扫除英国这一障碍。而攻击英国,无论是其本土,还是其命脉——海外领地,都必须依靠海军。于是督政府开始重建海军,召回躲匿的贵族军官,造新舰,整饬纪律,提高士气。

1798519日,已经成为督政府中权威人物的拿破仑,在土伦港外组编他的远征舰队,准备去埃及割断大英帝国的喉咙,并在这天的中午出发了。

当拿破仑舰队还在土伦集结的时候,英国海军派出了一支分航队到地中海监视法航的动态,其统帅就是在此之前已初露头角、在这次任务中又名声远扬的霍雷肖.纳尔逊。他在科西嘉岛作战时被炸瞎了右眼;又在圣文森特海战后的一次小战中失去了右臂。不过这时他已升任海军少将,成为海军界中小有名气的杰出的战术家和勇猛顽强的斗士。尽管他的身高只有1.67米,体重不到59公斤,身体虚弱,这在欧洲可算得上"微型"体材了,而且独眼独臂,但其所创的显赫声名却无人可比,而且成了毁灭"拿破仑梦想""拿破仑克星"。他比拿破仑大11岁,17589月生于英国诺福克州。军事史家们认为,他不但在海上创立了空前的战绩,而且获得历史上决定性的胜利。没有他在地中海和特拉法加的胜利,就不会有拿破仑在莫斯科和滑铁卢的失败。

520日,地中海上突起风暴,监视土伦的纳尔逊分舰队遭损,待修整后,发现法军舰队已无影无踪了。于是英国海军又增派11艘战舰加强纳尔逊的舰队。在浩瀚的地中海面上,追逐了2个多月之后,终于在81日发现法舰泊在尼罗河口的亚历山大港及附近的阿布基尔湾。此时法舰有13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共有炮1196门,官兵2.1万多人。英舰队也有13艘战列舰,共有炮1012门,官兵8068人。从兵力和火炮都是法舰占有优势。法军的战斗舰只都在阿布基尔湾。

战前,纳尔逊在他的旗舰住仓内和后甲板上召开"战术讨论会"。这是纳尔逊的一大改革。过去的海军将领们平时只限于相互之间商讨问题。在战斗中,舰队指挥官只是通过信号旗给各舰下达命令。才华出众的纳尔逊通过自己的经验,深知,作为舰长是不可能只按条令作战的,而且信号系统的弊端也容易使舰队产生误解。因此,他积极主张海军指挥将领须与部属共同研究各种战术,讨论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强调各舰舰长要在战斗中发挥独立作战的能力。如遇有可重创敌舰的机会,作为舰长不必等待旗舰的号令,可自行直接对敌发起攻击。在纳尔逊的舰队中,过去那种属舰盲目地紧随指挥舰的一路纵队教条,已经废弃,代之以在皇家海军中前所未闻的新战术——权力下放。而他的各舰舰长及军官们,则都团结一致,对指挥官的意图心领神会。

81日下午230分,纳尔逊升起"准备战斗"的信号。阿布基尔湾内的法国舰队指挥官布律埃认为,湾内险滩密布,英舰不会进湾攻击,只能在湾外求战,于是决定继续锚泊港湾,拒不出战。纳尔逊看到这种情况后,立即指示各舰,由于法舰试图锚泊作战,因而失去机动性,受攻击的军舰无法逃避,未受攻击的军舰也无法增援,所以英舰队应大胆深入港湾,以两舰夹击一法舰。于是英舰一部分穿越了停泊的法舰队,进入法舰与海岸之间,后再返身向外攻击法舰,形成里外夹攻之势。

这时,法国军队一见英国人冒险进入港湾,立时大惊失色,仓皇应战。战斗在下午630分打响。可是法舰没有想到英舰会采用这种战术。在面向岸的一侧炮位,根本没有防备,当受到内侧的攻击时,就象被拴住的鸭一样,任英舰宰割,几乎没有还击的能力,因而损失惨重。天黑以后,双方炮火映红了海湾。至次日凌晨3点,结束战斗。法舰队司令布律埃战死,纳尔逊也额部负伤。法国13舰战舰被俘9艘,焚毁2艘,逃走2艘;还有2艘法国巡洋舰逃走,另2艘被俘,焚毁和沉没各一艘。英国官兵死伤895人,法国官兵死亡5225人,伤俘3105人。

这次尼罗河口之战是英国海战史上空前的胜利,完全归功于纳尔逊的新奇战术和勇气。此次大捷,不仅使纳尔逊声名盖世,而且使原反法同盟各国皆欣喜若狂。于是又开始组织第二次反法同盟。

2)哥本哈根之战

远征埃及的拿破仑舰队覆灭之后,本欲卡住英国喉咙的拿破仑,自己却被困在了埃及。于是他在1799822日弃军而走,在119日,推翻了"督政府"当上了"首席执政官",成为独裁者。拿破仑虽在海上一败涂地,但在陆上却所向披靡,并且再次向英国的海上实力发出挑战。他策动俄国、丹麦、瑞典和普鲁士组成一个"中立集团",实行"武装中立",保证在波罗的海禁止交战国船只行驶。这个集团虽未向英国宣战,却中断了同英国的贸易。由于英国必须依赖从波罗的海各国输入橡木、绳索和帆布,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中立"。英国人只好再次求助海军的将领们,组成远征舰队,由海军上将帕克爵士为司令,由纳尔逊为副总司令,并给他晋级为中将。这次行动的首要目标是用外交和武力迫使处于波罗的海入口的丹麦放弃中立。

英国舰队于1801312日出航,323日得知丹麦不接受外交斡旋。纳尔逊主张直捣芬兰湾。消灭俄国舰队,其它小国必迫于英国舰队威势而放弃武装中立。他认为"最冒险的行动,就是最安全的战法"。帕克却不以为然,决定谨慎行动,先攻丹麦。可是丹麦舰队所在地哥本哈根的水域窄小、水道曲折复杂,难以展开大型舰队。

42日上午9点半,纳尔逊率12艘战舰向哥本哈根驶来。英舰在岸炮的火力攻击下,缓缓地,小心翼翼地通过弯弯曲曲的水道,向丹麦军港逼近。途中有3艘搁浅,纳尔逊舰队实力减了14,可仍在前进。上午10点,战斗打响,直至下午2点,帕克见3艘战舰搁浅,而继续前进的纳尔逊战况不明,由于风向和潮汐的限制,无法增援,他绝望了,便挂起了"脱离战斗"的旗号。

正在硝烟中酣战的纳尔逊及其部下发现了旗舰的信号。他对舰长说:"你知道,我只有一只眼睛,而另一只也随时可能失明。"然后他又把单管望远镜凑在那只瞎眼上说:"我真的看不见旗舰的信号。"这时,停在6.5公里以外的帕克又放了两炮,表示"脱离战场"的命令是针对全体舰队的。纳尔孙命令信号兵不要理睬,只要注意丹麦军队的信号,看他们什么时候挂起投降的旗号。这是严重的抗命行为。海上硝烟弥漫,作战双方又是那么接近,帕克是不可能了解真实战况的。

其实,纳尔逊的舰队给敌军造成的损坏,远比敌人给他造成的损坏要严重得多,此时撤走则前功尽弃。况且,纳尔逊的舰队虽仍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可多有受损,帆桅严重损坏,无法机动。如果在敌人的炮火下,在如此窄小的航道中,调转船身,逃离战场,无异于自杀。

纳尔逊命令继续升挂"接敌近战"的信号。只有一位离帕克最近的战舰听到了炮响,也看见了旗舰旗号,便服从了司令的命令。当他刚刚调转舰身,丹麦的军舰趁机向其开炮,这位舰长被炸成两截。纳尔逊的其他舰长都在猛攻。鏖战之中。纳尔逊在抗命之后,又夺过了帕克的外交谈判权,起草了一份最后通牒:"纳尔逊中将下令宽恕不再抵抗的丹麦。但如果丹麦方面继续开炮抵抗,纳尔逊中将将不得不放火烧掉所俘获的丹麦军舰,并不负责保障英勇防守的丹麦将士的生命安全。致英国的兄弟,丹麦朋友。"其实,当时纳尔逊并未俘获任何丹麦军舰,至于征服丹麦,仅靠纳尔逊那8舰破损的战舰怎能做得到?可见纳尔逊是个既能攻坚,又能攻心的优秀战将了。

果然,丹麦投降了。丹麦死伤近7000人,英军死伤953人。丹麦放弃武装中立并允许英船只自由出入丹麦港口。与此同时,新继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法国存有戒心,也与英建立了友好关系,波罗的海的"武装中立"解体了。

3)特拉法加海战

拿破仑得知英国海军在哥本哈根瓦解了他的"中立同盟"后,认为要最后解决问题,还是必须制服英国,这又离不开海战。可事实证明,任何全面海战,法国都不会占上风,尤其是尼罗河口一战,使他失去一多半的海军。到1801年,法国只剩下39艘战列舰和35艘巡航舰了,其中一部分还是不能参战的。而英国这时占有绝对优势,有战列舰180艘,巡航舰213艘,还有13万精锐水兵。于是拿破仑决定用他欧洲无敌的陆军去征服英国,而要求法国海军做的只是掌握英吉利海峡的制海权,保证把陆军安全送过海峡,在伦敦登陆。

1802325日,法国匆忙与英国签订了《亚眠和约》。拿破仑一面加紧在法国北部海岸集结军队,一面加紧造船。英国也认为:即使最强大的海军,也难以保卫英国的所有领地;只有进攻,才能达到防御的目的;主要目标就是把法国的海军封锁在大西洋的布勒斯特港及地中海的土伦港之内。

180412月,西班牙参加法国一方,对英宣战。这样,拿破仑舰队中又增加了西班牙军舰。他终于订出了进攻英伦的计划:先令地中海舰队出直布罗陀海峡,向西印度群岛航行,途中与西班牙舰队在加的斯会合;从布勒斯特出发的大西洋舰队,通过英舰的封锁也向西印度群岛行驶。这样所有法军舰队在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会合成40多艘军舰的舰队,再突然返航欧洲,趁英国舰队被骗去保护其在西印度群岛之机,展开对英国本土的攻势。这是一个宏大的、不容出一丝差错的军事赌博。

18051020日中午,法国地中海舰队在维尔纳夫将军的指挥下,驶向直布罗陀海峡,纳尔逊率英国舰队紧紧跟随。

21日拂晓,双方在特拉法加角附近列开战斗队形。法西联合舰队有战列舰33艘,巡洋舰7艘,舰载步枪手4000人。英国舰队有27艘战列舰,7艘巡航舰。纳尔逊在他的"军官会议"上宣布了他的作战计划。这一次他仍将不遵守《战斗条令》规定的陈旧的一路纵队线式战术,将27艘战列舰分成两个分舰队,由副司令科林伍德指挥右路,担任主攻敌舰后队;他自己指挥左路佯攻敌舰队前锋及中军,牵制其不得去增援后卫。纳尔逊还向各舰舰长重申:"在未收到或不能正确理解旗舰信号时,如我舰与敌舰并行时,任何舰长都不得放过敌人。"英国海军拥有威力强大的巨型短炮——"卡伦短炮",而且英国水兵长年训练,技艺熟练。相比之下,法国水兵,由于长时期被封锁在港湾基地,技术生疏,及身体不适和畏战。纳尔逊还将自己的大胆新奇的作战计划,大声地讲解给全舰士兵们听,从军官到士兵,无不受其鼓舞,但求一战。他还从生活细处、饮食等方面关心士兵。他深知,战斗的进展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下面甲板上的官兵士气。

维尔纳夫尽管估计到了纳尔逊不会按常规进行线式作战,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对策,于是仍是一列纵队由南向北行驶,由于风向的转变,使得庞大的舰队呈散乱的凹弧线形。英国两路纵队由西向东,垂直法西联合舰队,直插过来。

约在中午12时,科林伍德率先开战。他没有依照纳尔逊在军事会议上指示的去阻截敌最后12艘军舰,而是当看到敌方零乱阵形后,决定以自己的15艘军舰去拦腰截断敌最后16舰军舰群。科林伍德的纵队已变成西南向的一个梯队了,几乎与敌呈平行状态,双方展开激战。纳尔逊高兴地看到科林伍德顺利地进入战斗,并以优势兵力攻击时,他也开始佯攻敌舰队的前锋,使之不得回头干扰后面的战斗。纳尔逊所乘旗舰"胜利号"率队,冒着敌方炮火,"默默地"穷追约30分钟,带着伤,猛地转向,于是英军第二个纵队又切入了敌舰队的前锋与中军之间,开始攻击敌中军了。维尔纳夫此时方觉自己上当了,遂发信号,要前锋回援,可为时已晚。半天未作声的"胜利号"及其属舰,巨炮齐吼;敌旗舰被摧毁,维尔纳夫被俘。

不到一个小时,科林伍德率领自己的15艘军舰消灭和俘获了敌人16艘军舰中的12艘,结束了后卫作战,立即驶向中部支援纳尔逊。又是一场可怕的混战……不肯隐蔽的纳尔逊,终于被敌人炮手击中,子弹穿过肩部、胸部,进入脊椎。

战斗进行了差不多2个小时的时候,法西联合舰队的前锋才赶来参战。不过这时英国舰队已经胜利地结束了战斗,正准备与敌前锋较量。联合舰队见大势已去,便调头西逃了。这时已是下午430分了,纳尔逊听到残敌败逃,英军大获全胜后,停止了呼吸。

此战,联合舰队有11艘受重伤的战舰逃回加的斯,18艘投降,还有4艘在其它地点被另一支英国舰队俘获。据估计,英国共死伤1609人,西班牙死1022人、伤1383人,法国死3000多人、伤1000多人,法国与西班牙大约共有8000人被俘。

特拉法加海战,彻底消灭了法国的海军,打破了拿破仓海上之梦,确立了英国海上的无敌霸权。它标志着壮观的线式战术全盛时期行将过去。特拉法加海战后仅七年时间,即1812年的海战中,已不再盛行巨型战列舰,而代之以较轻的巡洋舰对阵。在特拉法加海战后的17年,第一艘80匹马力的蒸汽机明轮木壳军舰"慧基号",开始在英国海军服役。帆船战舰的时代从此结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