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乐故城内涵挖掘专题丨衙门村——曾经的安乐古县

 lzy66lzy 2022-10-30 发布于黑龙江


上世纪70年代初,笔者曾到过衙门村,村里的土街道上,铺衬着大块的青条石,时间的磨砺,条石表面凸凹不平,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也因此,让我对这个村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许多年来,我对这个村子多方了解,发现这个村子根系绵长,国家的许多建制、政令、机构、交通、军情、战争、移民等都在这个村子有体现。




安乐故城




衙门村,距顺义旧县城西北约5里,坐落在一高埠处,形势巍然。村子里有东南西北四条街,又称为“口字街”,还有南门、北门、西门等地名。史料载: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在顺义县境设狐奴县、安乐县。安乐县位今古城村,属渔阳郡。建安十八年(213),撤销渔阳郡,设广阳郡。安乐县、狐奴县属广阳郡。三国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安乐县治从今古城迁移到衙门村,至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安乐县,并入潞县。如果从汉高祖十二年算起,安乐县在顺义域内存留约640余年。而在衙门村,则存留208年。被人们称为“扶不起来的阿斗”,蜀后主刘禅降魏后,被封为“安乐公”,这一带曾是他的封地,后废为“安乐庄”。不过,这位安乐公从没到这来过。

图片

安乐故城在这里200余年间,建有县署,厅堂房舍,设置机构,管理着大片的土地。县治东,紧邻沽水。北魏地理名著《水经注》:沽水,南迳安乐县故城东(晋封刘禅公国),俗谓之西潞水。那时把安乐县城移建在此,临沽水恐怕也是条件之一。

图片

马坡镇衙门村距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

在以后绵长的岁月里,朝代多次更迭,前后近千年,村子却始终以安乐为村子命名。隋为安乐城,宋辽金为安乐村,明为安乐庄。万历年间改为衙门村。至此,我们看到一个历千年不变的词语:安乐。安乐,舒服、快乐之意。北魏安乐县废后,隋代改为安乐城,可见,隋时,安乐县的建筑还在。以后唐、五代、宋为安乐村。后晋,石敬塘以幽云十六州献辽,以后又历金、元。这一段时间,顺义为州建制,由游牧民族统治。游牧民族崇尚草原文化,有着自己的建制、制度、政令、机构、习俗、生活习惯,但也始终尊重这里的人文历史,沿用安乐这个名称。作为统治阶级,追求的是天下一统,社会稳定,也因此,他们要发展生产,鼓励农桑,治理水患,促进工商,终极目标仍然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图片

衙门村




人物




康熙五十五年(1716),四川绵竹人黄成章任顺义知县。他“遍阅境内山川,搜考历朝诸史以及通考奏议群书,在他编修的《顺义县志》中:凡系顺义古迹、贤宦、奏议、诗文并入志书,分为五卷”。他在修志凡例中写道:理学家邵康杰先生寓洛三十年,人知为洛人,多不知为顺义人也。旧志仅载邵雍安乐里人,行略与诗俱未载,今载入《艺文志》。

图片

邵雍 画像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哲学家。他年少时就有大志,“于书无所不读,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艰苦刻砺,苦读数年。”他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又参杂道教的思想,虚构一宇宙构造图示和学说体系,形成他的象数之学。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极”,亦即“道”和“心”。他襟怀淡泊,不慕名利,朝廷几次请他外出做官,他都坚辞不受,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邵雍67岁在河南去世,朝廷赠他秘书省著作郎,谥“康节”,著作有《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等。《宋史邵雍传》: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为安乐窝。他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为“安乐窝”,自命为“安乐先生”。可见,安乐亦是圣贤追求的生活状态。

为纪念先贤邵雍和窦燕山,顺义曾三次为他们立碑。第一次在咸丰二年(1852年〉,由县令尹佩瑲书碑文,光绪十九年(1893年),白河涨水,石碑被冲倒折断。又于民国初年,重立邵雍先贤故里碑,此碑又于民国六年(1917年)被大水冲折。当时政府又重为他立碑,碑位于旧县城北门外龙王庙前,碑在上世纪60年代初还在。今顺义文物管理所保存有一通碑,碑座为一赑屃,头已残破,碑正面书“邵康杰先生故里”,背面书“窦燕山先生故里”。

图片




修建良牧署




明永乐五年,朝廷又大兴土木,在这里修建良牧署。《明史》载:良牧署隶属上林苑监。掌苑囿、园池、牧畜、树种之事。凡禽兽、草木、蔬果。率其属督,养户、栽户。以时经理,其养地、栽地,而畜执之,以供祭祀。宾客、官府之膳馐。凡苑地,东至白河,西至西山,南至武清,北至居庸关,西南至浑河,并禁围猎。上林苑监设良牧、番育、嘉蔬、林衡、冰鉴及典察,左右前后十属署。

良牧署职掌监督指挥领地内的“养户”,耕种粮食,饲养马牛猪羊等牲畜及禽类,供宫廷祭祀飨宴之用。四周筑有城墙,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内建有署衙,大堂二堂各三楹,后堂五间,设施齐全。大堂匾额书:政宜忠恕。良牧署设典署一人,正七品官职,署丞一人,正八品。又从山东山西招来民众为良牧署种粮饲养牲畜,这些人被称为“养户”。

图片
图片

衙门村旧有一良牧署碑,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立,由翰林李蒙撰记。因风雨剥蚀,字迹漫漶,已难辨认,根据现存的字迹辨别拼读,大意为:此地远接居庸,邻近京都,为边境告急必经之所。以往因北方掠犯边庭,郡县官吏人民多受其杀伤抢掠之苦。所幸皇天威震,夺虏之魂。但居安思危,虑患预防,命署丞修筑堡垣,建厅舍,使官民有所倚托而绝忧患。由此可见,良牧署除管理养户耕种养殖,并且还有抵御外敌的作用。明万历年间,因此地设良牧署,又是旧县衙所在地,改“安乐庄”为“衙门村”。至清代,良牧署渐渐荒废。民国《顺义县志》载:良牧署,在治西安乐庄北,有粮卷马卷,西为草场老荒,明上林苑监畜牧处也。可见,在清代,安乐村名,仍然被人们口口相传。

图片

清康熙时,通往古北口的御道就经由村南,路线从大兴县经枯柳树入顺义境,经三家店、白各庄、牛山、梭草入怀柔,顺义境内48里。清乾隆帝去东陵祭祖、丫髻山进香、盘山游玩,多次驻跸三家店行宫,行宫与衙门村只一道之隔。乾隆曾做“过顺义县”诗:

行行过县城,陌柳扬烟轻。

白水桥为渡,青郊尘不生。

藩宣查吏治,保障廑民情。

安乐真安乐,春田遍雨耕。

乾隆过顺义,仍使用了安乐这个词汇。

而少为人知的是,衙门村在清代,又差一点成为顺义县县署。村里两位老人讲,清时,曾有官方人物来村里踏勘,有把县署搬到这里的动议。清康熙十八年(1679)京东发生强烈地震,顺义“……震感强烈,地面翻沙冒水,裂缝宽处达1尺,民房悉数倒塌,百姓死伤无数,顺义城墙也倾屺倒塌,后又修建。”也因此,此后多年“邑令初到任,犹必命棚匠搭棚视事。”也就是说,以后的知县到任,都需搭棚办公。

图片

康熙五十五年,黄成章任顺义知县。黄成章是个勤政的官员,他任内,重学校、正衙署、补城垣、革火耗、严重戥、绝贿赂、建仓廒、掩骸骨、济贫乏、修道路、施棺药,做了许多好事。他到来时,眼前凌乱的景象,让他起了重建衙署的念头。衙门村汉为安乐县,明建良牧署,自然是建新衙署的首选。于是,他来到这里。黄成章深谙堪舆之学,只见这里街道整齐,建筑虽老旧,但还完整,但到村东,却见东门外地势低洼。五行中,东方属木,东方地狭,影响生发,于是,黄成章也便断了在这里建衙署的念头,只得回头再对旧城衙署进行改建。

建国后60年代初,顺义公安局的看守所曾建在这里。据知情人讲,所以把看守所建在这里,也是借了衙门村的名称。




村里的寺庙




自明代起,衙门村即以寺庙著称。村内寺庙广布,鳞次栉比,牌楼林立,碑石参差,古树蓊郁,颇具气象。村里外共分布寺庙庵宫十三座。最著名的当属 “福胜禅寺”,村人俗呼“西庙”,属皇家寺院,位南门外路东,寺内有“敕赐福胜禅寺”碑,天顺四年立,广阳赵昂书。敕:皇帝的诏书,可见,福胜禅寺是由国家出资修建。此碑记载了修建寺庙的缘由、经理人员、规模、佛像及经过。福胜寺整体建筑雄伟,共三进,气势恢宏,朱漆明柱,前廊后厦。又称转角寺,檐子称飞檐,檐角上翘,轻灵美观,又有东西配殿。第一进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呈坐姿,袒胸露腹,衣带飘逸,满面笑容;第二进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佛像金身立形,高大巍峨,庄严肃穆,须仰视才可窥其全貌,人进内顿生庄严肃穆之感。第三进殿为众罗汉像,寺内原有一铁钟,高约五尺,上铸有铭文及精美纹饰,钟顶有钮。院内植有松柏,古槐,都有两个人合抱粗,阴森蓊郁,给人以恐怖的感觉。

东庙在进南门路东,又称“剩余寺”,据说初建寺庙时,计划只建福胜寺,福胜寺建完后,余下大笔银两,又用这笔资金建了东庙。东庙也有三层殿宇,东西配殿。奇的是东庙中殿前,有一石碑,已倾倒,碑的表面,可见一柏树影,即使阴天,树影仍清晰,不知何原因。

在东西庙之间,有一天仙宫,内奉碧霞元君、斗母娘娘、送子娘娘。村里还有观音台、老爷庙(关公)、龙王庙、栖凤庵、虫王庙、高庙等。虫王庙的遗址还保留一古槐。树龄约400年,胸径1.35米,高15米,树冠幅8—10米,是顺义境内最粗的国槐,今树周围被围以护拦。

图片

中国自古为农耕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信仰无不和农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村里的寺庙可说成体系,潜心向佛,希冀生活安乐,去寺里拜佛;遇天旱,祭龙王;遇蝗灾,祀虫王;子孙不旺,生灾病,祈求娘娘;逢苦难,拜观音;希望后代有成,老爷庙里求武圣;许愿发誓,舍钱舍物,去舍卷庙。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图片

在衙门村,还流传着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村人说,他家姓李,是村里普通的农户。他生下时,又黑又丑,还拖着条大尾巴。邻居都说这家养了个怪物。一天,他到外边去,身子刚出去,他爹猛地一关门,把他的尾巴掩掉了,流了一地血。后来,人们称他为“秃尾巴老李”。

原来,他是一条黑龙,住在怀柔县大羊山的黑龙潭。黑龙潭潭边长满绿草青苔,潭水黑绿黑绿的,不知有多深。后来来了一条白龙,抢占了他的洞府,他不是白龙的对手,才来到人间修行。一天夜里,他给爹托梦,要他爹蒸三锅馒头,再做同样数量的石灰馒头。三天后,带着石灰和馒头来给他助阵。潭里往上翻白水时,就往里扔石灰馒头,潭里往上翻黑水时,就往里扔馒头。

图片

这天,他爹请了许多人,抬着馒头石灰,来到黑龙潭。本来,晴和的天气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平静的水面掀起波涛,黑龙和白龙在潭里打了起来。一会,黑水翻了上来,人们就赶紧往潭里扔馒头,一会,白水翻了上来,人们又赶紧往潭里扔石灰馒头。电闪雷鸣,黑龙和白龙打了一天,白龙战败了,就逃到密云东北的白龙潭,建了一处水府。

黑龙胜利了,它非常感谢衙门村的人。以后,逢天旱,人们就会抬着供品,带着花会,一路上吹吹打打,来到黑龙潭求雨。因顺义是黑龙的故乡,所以顺义人求雨就特别的灵。常常是人还没到家,大雨就下起来了。而在衙门村,求雨后,还要唱谢雨戏,以感谢黑龙。

图片

保佑风调雨顺的砖石

有位老先生早年在四川工作。据他说,在四川,过江时,船老板都要问一声,有顺义人吗。如果有,就答应一声有,如果没有,也要顺口答应一声有。因为顺义是黑龙的故乡,船上只要有顺义人,就不会翻船。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在顺义可说家喻户晓,2007年被列为顺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远在1998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已把这个传说收录其中,顺义区的秃尾巴老李已走向全国。

图片

衙门村还有个奇特的习俗,在全国,逢五月初五,都会过端午节。但衙门村、县城和周边村子却过五月初三,又称“端三”。这个习俗也源于秃尾巴老李,传说五月初三是他的生日。这天,村里会举办庙会,纪念秃尾巴老李。观音台前的戏台上搭席棚,连唱4天大戏。附近村里,连县城的人也骑驴挑担,搀老携幼来这里赶会,十分热闹。村里还有高跷、十不闲儿、吵子、大秧歌四档花会。四条街上,人流涌动,各档花会表演各自的节目,锣鼓唢呐叫好声不绝于耳。待赶完会,人们便就近到村里或县城的亲戚朋友家吃饭。亲戚家也预备下粽子、五黄、酒水等端午食品招待客人,时间一久,县城及周边村子的人们便过五月初三,而五月初五倒被冷落了,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图片

回望衙门村的过往,就像走进悠长的历史隧道,感觉衙门村像一壶老酒,醇厚、绵柔,耐人品咂,余味深长。以后,这里也许还会衍生出一些动人的故事。

作者:金克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