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一定控制不住自己的人生

 发扬中医济病人 2022-10-30 发布于云南

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一定控制不住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都会有情绪崩溃的时候,他们也因此做了很多后悔莫及的事情:

明明深爱着伴侣,却大声辱骂对方;明明很在乎工作,却和同事领导吵架。

难道我们真的没办法把控自己的情绪,只能任由情绪裹挟着我们,做着各种不理智的事情?

当然不是了。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名字叫《情绪自救:掌控日常情绪的教练思维模式》,作者卢子慧是多伦多大学心理学博士、资深心理咨询师,她将会告诉我们,如何用恰当的方法,快速走出情绪困扰。

面对情绪困扰,这本书一定能够帮到你。

#01

只有半杯水 or

还有半杯水

-

想要保持情绪稳定,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我们会情绪失控?

很多人都会归因于自己倒霉,总是遇到糟心的事情,卢子慧博士却说,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所谓“情绪”,指的是我们对于某一件事情的情绪反应,但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会情绪失控,和发生了什么事情,往往没什么关系,真正关键的是,我们到底是如何解读这件事的?

这就是卢子慧博士在《情绪自救》一书中,所介绍的“自我教练模型”。

所谓“自我教练模型”,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事件、想法、情绪、行为和结果。

它们的关系是——客观事件带来想法,想法触动情绪,情绪引发行为,行为产生结果。

举个例子,比如说“男朋友20分钟没回你微信”。

“男朋友20分钟没回微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取决于你是如何解读这件事的。

如果你觉得,男朋友只是在忙,不是故意的,那你大概率不会有啥反应;

但如果你解读成男朋友是故意不理你,那你大概率就会情绪崩溃。

这时候压垮你的,并不是“男朋友20分钟没回你”,而是你对这件事的解读,“男朋友故意不理我,这是不爱我了”。

当你脑补出来如此严重的结果,那你的内心就等同于被压上千斤重担,想不崩溃都难了。

在综艺《圆桌派》中,窦文涛曾说,自己曾遇到过特别艰难的时刻,他坐立不安,觉得这件事情实在过不去了。

但睡醒一觉,他自己一琢磨,又觉得这件事情没啥大不了。

其实事情还是那件事,并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他对这件事情的解读。

正如他说的那样:

“我现在慢慢觉得,好像等它情绪过去,也许那个事没有那么泰山压顶,只是因为我现在把它想得特别重。”

所以说,那些容易情绪失控的人,并不是真的脾气糟糕,也不是他们运气不好,总是遇到挫折。

而是他们习惯从最负面的角度去解读他们遇到的所有事情。

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中性的,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在他们的负面解读之下,就变成了最痛苦的存在。

同样是半杯水,他们可以解读成“还有半杯水”,也可以解读成“只有半杯水”。

当他们习惯性地把一切事情都解读成“只有半杯水”,情绪又能好到哪里去?

这就是卢子慧博士所强调的,想要改变情绪,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自己解读世界的方式。

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怎么看待你。

#02

错误的思维方式

-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人感觉身体不舒服,但又不知道具体哪里不舒服,就用手按身体,想找出痛处;

他用手按按胸,觉得胸疼;他用手按按腿,觉得腿疼;他用手按按肚子,觉得肚子也很疼。

他哭着跑到医生那里,说自己得了绝症,全身上下哪里都疼,医生帮他检查了一下,然后说:

“你没啥事,就是手伤了,不是你的身体疼,是你的手在疼。”

这个笑话,其实就说明了思维模式对于情绪稳定的重要性。

当你发现,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同样的选择,犯同样的错误,不管再怎么努力都在一次次经历痛苦,那就说明你的思维模式出了问题。

你要做的,就是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

可惜的是,不少人却被错误的思维模式所困扰,他们所看到的世界,被蒙上一层灰色的滤镜,一点光亮都没有,那他们的情绪自然没办法平稳了。

那么,有哪些错误的思维模式?除了上面说的“消极想象”,卢子慧博士还在《情绪自救》一书中介绍了几点。

1、受害者心态

很多人总觉得,如果自己遇到什么挫折,要不就是自己运气不好,要不就是别人犯了错,反正自己是受害者,肯定没做错什么。

这么想固然可以自我安慰,但更大的坏处是,会让自己失去自我疗愈的力量。

你想想,当你把自己看作一个完全的受害者,那你自然就会觉得自己无需改变,只有别人需要改变。

最后的结果就是,你会一直在等——等别人改变,等事情好转,你就相当于把主动权拱手让人,自己什么都不做,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安排的命运。

2、试图掌控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

很多人总会觉得,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做对所有事情,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于是,当他们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们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难道是我还不够好吗?

其实,并不是他们不够好,而是他们陷入了“控制幻觉”之中。

他们会有一种幻觉,觉得他们可以控制一切事情,但他们并不是神,没办法控制别人的想法,没办法控制环境的变化,他们就只能控制他们自己。

当他们试图掌控他们没办法掌控的事情,那他们就一定会陷入痛苦之中。

#03

情绪日记

-

可以说,不少人之所以经常情绪失控,就是因为他们陷入种种错误的思维模式,导致看待世界的方式出现了偏差。

幸运的是,大脑是具备可塑性的,当我们下意识地用新的思维模式去取代旧的思维模式,假以时日,我们的大脑就会习惯新的思维方式,从而获得更积极的体验。

或许有朋友会说,道理我也懂,但是情绪一上来了,就什么都忘记了,这可怎么办?

《情绪自救》一书最贴心的一点,就是作者也考虑到了这一种情况,因此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有用的方法——“情绪日记”。

很多人之所以一直维持旧的思维模式,是因为他们从不复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也不知道触动自己情绪的点到底是什么。

什么都不知道,懵懵懂懂地过日子,改变也就无从谈起。

“情绪日记”,就是通过记录情绪、梳理情绪的方式,看到自己的情感走向,从而达到自我改变的目的。

情绪日记,分为5栏,分别是:

1、事件;

2、想法;

3、情绪、行为和结果;

4、新的想法;

5、新的情绪、行为和结果。

我们每天可以根据这5个类别,对自己当天发生的情绪进行梳理。

比如你今天走在街上,和好朋友小白打招呼,小白没理你,那你可以在情绪日记中写下:

事件:我和小白打招呼,小白没理我;

想法:小白不在乎我;

情绪行为和结果:我觉得很受伤,再也不理小白了,结果我和小白的关系没以前好了。

这时候,你就要静下心来,评估自己想法的合理性。

小白没理你,真的是因为不在乎你吗,有没有别的一些可能性?

你要有意识地,用积极的解释风格,去重新看待这件事。

比如在“新的想法”一层写上:

她有可能只是刚好没看到。

自然而然的,你就可以在“新的情绪、行为和结果”写上:

我不再生气了,后面还找小白聊天,我们的关系还是那么好。

通过梳理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去反思引发自己情绪的想法是否合理,进而用更积极的态度去看到这件事,我们的情绪也会有所好转,思维模式也会得到更新。

除了以上这些内容,《情绪自救》一书还列举了在不同场景下,你情绪出现问题时到底应该怎么处理——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怎么办?

害怕一个人独处,怎么办?

觉得同事都比自己强,应该如何处理?

没有安全感,总担心伴侣出轨怎么办?

可以说,它就像一本情绪自救说明书,当你情绪崩溃的时候,这本书一定会有你急需的自救方法。

控制情绪,真的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作为成熟的成年人,我们都应该学会不让情绪摧毁自己。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法说过: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如果总因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你不仅痛苦,还要花费能量平复心情,那本来就宝贵的人生,就会被消耗得所剩无几。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不让坏情绪控制你的生活,不管情况多糟糕,你也并不是无能为力,因为你的情绪只由你自己决定。

你的人生很宝贵,不要再被自己的负面情绪白白消耗了。

原标题:《武汉男孩被母亲当众扇耳光跳楼,一年后母亲也自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