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日本陆军最好的10厘米榴弹炮—日本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

 逍遥_书斋 2022-10-30 发布于河南

上一期在介绍二战日本陆军装备大正十四年式10厘米野战加农炮时讲过日本陆军高层对于该炮并不满意,日本结合一战后从欧洲考察得来的经验决定设计一款10厘米榴弹炮,考虑到日本大正十四年式并不优秀的性能陆军高层决定采用先从国外引进再仿制的方式,在这个前提下日本找到了法国施耐德公司。

文章图片1

三八式10厘米加农炮是仿制德国克虏伯105榴弹炮,通过进口—仿制—国产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1920年7月日本陆军开始与法国施耐德公司接洽,作为老牌军工企业施耐德公司的火炮坚固耐用并且轻便,特别是轻便这一条非常适合缺少机械化牵引的日本陆军,而且轻便的火炮可以在缺少公路体系的国家快速机动。

文章图片2

法国施耐德公司作为老牌军工企业其火炮技术曾独步全球

1924年日本陆军想要的10厘米榴弹炮指标发给施耐德公司并要求施耐德公司按照指标研发,作为回报日本会购买300门,法国施耐德公司在1930年完成了研发工作并在同年运送了5门样炮送抵日本,日本陆军通过测试后表示满意并按照合同购买了300门该炮,在次年定型为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

文章图片3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

有一点要说的是法国军方也在此时关注到日本向施耐德公司订购的10厘米榴弹炮的事情,法国军方向施耐德公司提出了要求,要求是不仅要在交通便利的欧洲可以使用也要考虑在其非洲和东南亚的殖民地使用,最终成品就是九一式榴弹炮的法国原版——施耐德M1929型105毫米榴弹炮。

文章图片4

法国施耐德M1929型105毫米野战炮

1933年之前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是以进口法国零件在日本组装,到1933年后日本陆军大阪兵工厂实现了国产化;施耐德公司在研发过程中日本要求加长炮管(提高射程),由于轻量化的炮架难以承受其后坐力于是施耐德公司将摇架和后坐行程加长用来消耗掉更多的后坐力,这一点也是该炮最明显的特征,其次该炮为了稳定炮身采用驻钉固定。

文章图片5

九一式10里榴弹炮的后坐行程几乎要贴到地面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口径105毫米,全重1750公斤,炮管长2090毫米(倍径20倍);垂直射界-5°~+43°,水平射界左右各20°;最大射程10764米,炮口初速454米每秒,射速每分钟6-8发。

文章图片6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分为两种分为机动型和非机动型,两者最大区别是机动型采用橡胶炮轮+弹簧悬挂可以由九一式牵引车牵引,非机动型采用木制炮轮只能用骡马牵引;机动型比非机动型重了250公斤其总产量只有100余门,非机动型产量1100门,算是日本火炮中的高产了。

文章图片7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的机动型版本

1940年后日本陆军开始压缩10厘米野战加农炮的产量并提高10厘米榴弹炮的产量,本打算效仿德国给每个师团属炮兵联队装备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和九六式155毫米榴弹炮,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计划被搁置。

文章图片8

九六式155毫米重型榴弹炮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因为采用分装式炮弹可以根据发射药包不同来提高射程,弹头有高爆弹、穿甲高爆弹、化学弹以及纵火弹,在使用九一式穿甲高爆弹时可以在500米距离上击穿76毫米垂直装甲。

文章图片9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采用不同发射药包实现不同射程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因为其轻量化的特点被日本改造成自走炮,一式10厘米自走炮是在九七式坦克的底盘上焊接了一个半封闭的战斗室后将1门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装上。

文章图片10

一式10厘米自走炮

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在二战结束后继续在中国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争中发挥作用,其中解放四平战役期间该炮摧毁了国民党军防御工事掩护了冲锋的解放军战士,战后该炮所在的连队荣获集体一等功,同时九一式榴弹炮也被称赞为“功臣炮”并参加了开国大典接受检阅,如果有想看实物的东北朋友会比较幸运,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大门口就有2门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朝鲜战争时期该炮随志愿军入朝作战,其中42军入朝作战时就装备有8门九一式10厘米榴弹炮。

文章图片11

辽沈战役纪念馆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