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节度使能够影响大唐的兴衰 他们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liuhuirong 2022-10-30 发布于湖北

.

  提起节度使,大家会想到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确实,著名的安史之乱是唐代从繁荣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其发起人正是安禄山史思明,他们就是当时朝廷派遣的节度使。那么这节度使到底是个什么官?官职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image.png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节度使,所谓节度使就是指专门节制调度地方的军事官员,通俗来说就是指唐代时期在地方上有军政大权的军事长官,他们的权力可比现在的军区总司令还大。因为他们监管当地的军事、行政、财政、人事这几大权力,这些大权若是集于一身可就了不得了,就相当于是一个小皇帝了。

  为什么会有节度使这个官职?它又是怎么发展来的?

  在隋唐之前,地方上的军政是分开的,而到了隋唐时期,设置了一些同时控制军事和政治大权的总管理,节度使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过来的。

image.png

  我们都了解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激进型的皇帝,他在执政时期不断地开疆拓土,当时唐代的东部打到了吉林通化,西边打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南面打到了越南,北方则打到了俄罗斯境内,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万平方公里,对于这片偌大的领土,管理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唐代的领土继续过度扩张,生产力水平却远远跟不上。为了满足吐蕃和回纥的军事需求,必须在边境驻扎重兵。正是在这一时期,节度使这个官职就应运而生了。在朔方、卢龙等地区都有专门的节度使,他们服从朝廷的命令,为朝廷的军事服务。节度使在政策上不能和朝廷对着干,但是有权控制自己的大军。因此,唐代的节度使可以相对自由地作战,这也是唐代能够扩张领土的原因之一。

image.png

  随着自己权力的越来越大,节度使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况且很多节度使还兼任着州刺史,还有人在多个地方兼任节度使。例如,在安禄山揭竿造反之前,他就曾担任三个边镇的节度使,拥有10多万的大军,权力的不断增长,一些节度使开始野心勃勃,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短短5年时间却成为了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节度使半独立时代一直延续到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方告终结,所以这节度使的出现是唐代强大的一个本质原因,但是朝廷一旦示弱,就会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image.png

  随着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快,当唐代自身的生产力跟不上它的扩张时,出现问题也是必然的结果。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物极必反,正是这个世界的普遍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