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靴,高力士因羞耻迫害李白?别拿故事当历史

 昵称vUWeivtn 2022-10-30 发布于陕西

如今一旦提起高力士,都是作为大诗人李白的陪衬人,大家才会想起他,实际上这都是戏剧舞台或者评书演义造成的。

因此,老百姓津津乐道的“高力士给李白脱靴”事件,常被人看作高力士一生中最大的污点,极力铺陈他暗中陷害大诗人李白。

为此,高力士一般在戏台上一直都被人描绘成一个奸贼和丑角。

那么,高力士迫害李白的事情,在真实的历史中确实存在吗?

【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引自《唐才子传·李白传》】

在《唐才子传·李白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李白骑着一头驴路过华阴县,不小心冲撞了华阴县县令,县令大怒,喝问李白:“你是何人,竟敢冲撞本官?”

李白大声回答说:“当今圣上曾经亲自用自己的手巾替我清理呕吐物,还亲手调和羹汤来喂我,杨贵妃给我捧过砚台,高力士给我脱过靴子。天子宫门前尚且容得我跑马奔驰,怎么如今我到了你这华阴县里,连驴都不让我骑了吗?”

县令一听,原来面前的这个人就是李白李翰林,吓得赶紧向其施礼,而后李白就大笑而去。

说句实话,这个故事其实挺生动的,但故事就是故事,永远都不会成为历史事实!

那么,李白是否让高力士给自己脱过靴呢?而高力士又是否迫害过李白呢?

抛开别的事情不说,单就高力士给李白脱靴这件事情而言,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其实是根据《唐国史补》、《酉阳杂俎》、《旧唐书》和《新唐书》,所讲的故事也都大同小异。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引自《新唐书·文艺传·李白传》】

在《新唐书·文艺传·李白传》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

李白在当翰林供奉的时候经常喝酒,唐玄宗有一次召见李白让他写诗,李白写得兴致盎然之时就有些得意忘形了,抬起脚来对高力士说道:“脱靴。”

作为皇帝身边的贵臣,高力士当时一百个不愿意,但想到皇帝很喜欢这位诗人,于是便蹲了下来,给李白把靴子脱掉了。

而后,出于愤怒和羞耻,高力士就拿出了李白讽刺杨贵妃的诗给贵妃看,杨玉环看后非常恼火,暗恨李白。

因此,每当唐玄宗想给李白一个实官做的时候,都被杨贵妃阻止了。

由此可见,这些所谓的史料,内容相近,结果也十分相似,应该是有共同的出处,那就是五代之后文人笔记小说之类的文学描述。

“李白脱靴”事存疑

大家要知道,李白在唐玄宗身边,当时的官职不过是一个翰林供奉,顶多算是一个陪着皇帝玩儿的高级清客,即便是喝醉了,也没有胆量让高大公公给自己脱靴。

不要看李白的诗歌写得狂妄不羁,但他这个人其实还是非常小心翼翼的……

在李白的诗里曾有这样两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就是李白曾经巴结当时的一位省级大员之时,写下的谄谀诗词。

【注:“韩荆州”指的就是韩朝宗,当时任唐朝荆州大都督府的长史兼判襄州刺史。】

可以想见,为了生存,李白半辈子都在到处钻营、干谒(为谋求禄位而请见当权的人),真正有机会接触到皇帝,并且竟然敢得罪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压根就完全不符合常理。

唐德宗时期,有一位文人名叫范传正,给李白撰写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是这样记载的:

【他日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于翰林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引自《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

既然是墓碑作文,内容肯定要比其他文人所写的类似于小说的那种更为可靠。

可见,有一次李白确实是喝醉了,唐玄宗命令高力士把他扶到船上,根本就没有脱靴这回事儿。

大概也就是根据这个记载,后面的文士们才有所发挥,就变成高力士给李白脱靴了。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引自《饮中八仙歌》杜甫(摘选)】

说到这里,可能也有人会指出,与李白同时代的大文豪杜甫都曾写诗,说李白喝醉了酒,连皇帝呼唤都不去,多牛啊!高力士给他脱靴又算什么?

实际上,杜甫的这几句诗就是为了传神夸张地描写李白喝多了酒,踉踉跄跄上不了船,而不是说他不去上船。

由此可见,杜甫作为李白的迷弟,确实含有偶像滤镜,而到了后人的时候,滤镜也就过滤得更加过分了!

既然高力士给李白脱靴的事情属于文人小说的编排,那么与此相关的说高力士迫害李白的事情,根据历史推断,实际上更是无稽之谈……

一个名叫李俊的人曾经写过一本书,书名为《松窗杂录》,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有一年春天,宫内牡丹盛开,唐玄宗李隆基和宠妃杨玉环在兴庆宫内的沉香亭赏花,因为心情很好,唐玄宗就提议奏曲一首:“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如此美景,还有漂亮的贵妃,岂能用旧曲调?应该让人谱一首新词。)

于是,唐玄宗便派人去找李白,让他填写一曲新词。

当时,李白酒意正浓,大笔一挥写了一篇《清平调》,其中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就成为了经典名句。

唐玄宗很高兴,就把这首诗谱成了新曲,还亲自吹奏,而杨玉环也翩翩起舞。

原本一切都很好,但高力士却在暗中对杨贵妃说道:“李白这首诗有问题,这是在骂您啊!”

杨贵妃疑惑地问道:“何翰林学士能辱人如斯?”(他为什么要骂我呢?)

高力士回答说:“您看,诗中还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这两句,李白其实就是在诗中把您比作汉代时期的坏女人赵飞燕,作为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一直在宫内残害其他嫔妃和宫女,而且还陷害忠良。”

杨贵妃一听,从此就对李白怀恨在心,日后更是撺掇唐玄宗,在其面前讲李白的坏话,最终把李白撵出了长安都城。

【李俊,字明源,陇西成纪人。唐朝时期大臣,汉朝将军李广之后,司徒卫国公李靖玄孙。《松窗杂录》是唐李俊撰杂史,全书共一卷。】

这本书的作者李俊是唐德宗时代的文人和官员,还是唐朝开国功臣李靖的玄孙,作为一位文学家,李俊写的书属于杂史,全书也只有一卷,记载的都是武则天时代到唐玄宗时代的轶闻秘事。

其中,对于唐玄宗时期的事情大多属于道听途说,而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的事情也属于虚构

之所以说是虚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据《松窗杂录》记载,这件事情发生在开元时期,而李白当上翰林待诏,却是唐玄宗天宝初年的事情。在此之前,李白根本就没有常驻过长安城,早于此时(开元年间)的唐玄宗怎么会找他去写诗呢?

第二,当初杨玉环被唐玄宗立为贵妃的时候,李白已经离开了长安城,他怎么可能写出此诗来讽刺杨贵妃呢?

第三,与李白同时代或者稍晚的人,谁都没有提过李白曾撰写过这首《清平调》,到了李俊所在的晚唐时期,才出现了这个小说式的说法。

第四,李白在历史上的确曾经遭到过别人的陷害,但在唐玄宗面前说他坏话的人并不是杨贵妃,也不是高力士,而是当时的中书舍人张垍(jì)。张垍是唐朝名臣宰相张说(yuè)的次子,他娶了唐玄宗的第八个女儿宁亲公主为妻,因此还是驸马。

【许中书舍人,以张垍馋逐,游海岱间。年五十余,尚无禄位。——引自《李翰林集序》魏颢】

事实上,这条史料是李白的好友魏颢(hào)在《李翰林集序》中提到的,张垍和李白素有矛盾,因此在唐玄宗面前告过李白。

第五,在真实的历史中,李白就是一个喜欢喝酒误事的人,其实他本人才应该对自己政治上的失意负起最主要的责任。

李白入得长安都城之后,一直都想当中书舍人(皇帝的笔杆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虽说,唐玄宗非常欣赏李白作诗的才华,但对于中书舍人这样重要的官职,他也不可能糊涂到给这种饮酒无度,胡言乱语的清客。

为此,范传正在《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就曾提到:玄宗甚爱其才,或虑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温室树,恐掇后患

【光周密谨慎,未尝有过。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何木也?”光嘿不应。——引自《汉书·孔光传》】

“温室树”是《汉书·孔光传》中的一个典故:汉代大臣孔光在宫内掌机要,他的嘴巴特别严,家人向他打听皇宫内温室殿旁边种的是什么树,孔光竟然一个字都不说。

相比之下,我们可以想象,李白虽然有才,但毕竟是个酒徒,还特别喜欢酒后吹牛,绝对做不到孔光那样闭口不言。

换言之,当官和当诗人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作为皇帝的高级秘书,需要特别地严谨小心,而李白在这一方面显然是不合格的。

因此,李白倒霉当不了大官,其实怨不得别人,和高力士、杨贵妃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且,依据高力士当时手中的权势,以及他和唐玄宗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果李白真的得罪了他,要想收拾李白简直是易如反掌,绝对犯不着也用不上,还要靠给杨贵妃进什么谗言,才能把李白给办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