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数字经济的崛起概述

 源源不断 2022-10-30 发布于宁夏

本文是针对论文《中国数字经济的崛起概述 (The Rise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An Overview)》的解析。该文于2022年9月发表在 《组织管理研究(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上,作者为Hong Jiang和Johann Peter Murmann。想要阅读原文的读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的链接。

研究缘起

为了激发学术人员关于中国数字经济崛起的讨论,本文率先比较了中美两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

Image

正文内容

数字经济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学术界尚无广泛认同的定义。因此本文选择了数字经济中具有代表性的4个领域,详细对比了中美两国在这些领域的差异。即:网络接入服务(多由移动、电信等公司提供),网络平台服务及配套应用(如在线教育平台),网络搜索服务(如百度),以及网络内容服务(如视频、游戏等)。

对比中美两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可以发现,美国的数字经济整体领先于中国,但中国增长势头迅猛。而中国的成功不能只归因于规模增长,其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三个方面与美国有本质区别。

1. 重点发展高速带宽。截止2019年,中国光纤覆盖率达92.9%。

2. 手机的使用已经深深嵌入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3. 用户容易获得网络服务。一方面表现为网络可达性高。光纤和4G在中国覆盖率高达98%,即使是地理偏远的村镇也能使用网络;另一方面并且网络的使用成本很低。

作者进一步从电信技术支撑、本土化创新和信息沟通技术三个方面对中美两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

电信技术的支持

国的数字经济能够取得如此大的增长,离不开电信技术的发展。例如,中国的华为公司在5G方面拥有领先的技术,能够将软硬件整合为一体集成式设备,用户无需了解设备内部的构造和运行方式。对此美国的相关公司表示,若沿着一体集成式路径发展很难超越华为,因此他们希望推广非集成式设备。这种方式要求各个部件供应商先生产出标准化的硬件,然后再将其组装为电信网络,其最终性能表现由调试软件和芯片决定。如果采用这种发展路径,美国的思科、因特尔、高通公司将能够发挥其传统优势。目前这项技术还在起步阶段,但是日本的乐天公司曾经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无线网络的组网。鉴于美国为获取竞争优势而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且中国仍有一些关键弱点未能解决(如芯片),说中国将成为这场竞争的赢家还言之过早。

本土化创新

尽管未来哪种技术路线将成为主流目前仍未可知,但中国已经凭借最大的本土市场优势催生出了许多创新。首先,中国手机支付方面将美国远远甩在了后面。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信用卡普及率不高,另一方面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能够兼容所有的设备,而美国的谷歌支付和苹果支付存在设备壁垒。其次,中国在电子商务零售方面超越美国,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还归功于一些平台企业的本土化创新,淘宝网取代eBay网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淘宝网通过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解决了交易中双方的信任问题,而eBay网却因金融监管问题和中国较低的信用卡使用率而迟迟无法将PayPal推广。尽管一年以后eBay网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但在对手持续不断且快速有效的更新和改进面前,终究还是落于下风,失去了用户群体。

信息沟通技术

自2012年提出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以来,中国的很多公司都致力于利用信息沟通技术实现设备互联。尽管许多公司都对利用这种方式提高公司运营效率颇感兴趣,但截至目前它还未得到推广,尤其是在工业部门中应用率较低。总体上看,中国数字化在B2B方面的推进落后于B2C,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占有优势,比如IoT设备的应用。然而由于无线模块是IoT必不可少的组分,而中国并未掌握无线模块芯片的的关键核心技术,因此还未能充分利用IoT。

总的来说,尽管中国在将数字化技术进行商业化方面进展迅猛,但美国在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如半导体设计和制造、人工智能、数字模拟、高精度数字控制和传感)遥遥领先,因此仍具有不可小视的竞争实力。在硬件方面,美国先进的芯片技术几乎难以超越;而在软件方面,其操作系统和EDA已构建起来具有强大韧性的巨大生态系统。

小编点评

本文从宏观视角全景式地展现了中美两国在数字经济方面的优劣势对比,也呼吁大家多多关注这一话题。数字经济正如火如荼,但相对来说还是一个较新的事物,因此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的话题。比如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差异最终会造成什么结果?此外,从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来看,尽管中国已在部分领域进步迅猛,但文章也提出总体来说美国仍处于领先地位,那么,如何将数字经济演化为国家层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突破国际技术封锁?中国学者可以进一步深入探究。

翻译:赵若男

校对:吕梦娜

排版:周彦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