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更多健康养生知识
 1934年毕业于北京京华美术学院,后在开封东岳艺术师范、北京华北中学等处任教。1962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山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我国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陶一清酷爱国画,从幼年开始就好学不倦,常常从清晨作画到深夜,在作画过程中,对南北两宋诸家流派和名家作品精心揣摸,反复专研临摹、推敲。取各家之所长,将南北两宋的画派熔于一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自成一派。
陶派山水画清新洒脱,不落凡俗,在反映不同的山川面貌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而不失真。 
其笔下作品有“远观其势,近收其致”之妙,笔墨芊秀、泼辣兼有之。喜作大画,笔墨不苟,构思严谨,青绿设色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海内外人士所称赞。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的画风与日俱变,在构图上他追求从繁到简,以极简练的笔墨集中概括地表现出更繁复的意境,同时主张立意新颖。他的构图从不重叠,咸誉为百图百样。他对于历代名家的技法了如指掌,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广泛汲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风格,抒发自己对自然界的情感,创作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他写黄山、写泰山、写漓江、写四川,用笔或挺拔、或粗犷或细腻,落墨如天马行空,势如奔马飞腾,莫不曲尽其妙,尤以表现风雨雪晦更有特色,烟云叠嶂,云飞雾散,满纸生辉。他的画浑然天成,没有任何雕饰,饱含大自然美的气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陶派山水”。所谓远观其势、近取其致,当之无愧,做到了法外求法,形神兼备。在创作上他注重写神,注重画面的完整,因而他的作品气势磅礴,云烟之渲染更有独到之处。陶一清先生在创作上一贯遵循把现实生活与传统的表现方法相结合的道路,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名山大川,就曾五次到漓江、黄山亲自体验。他在绘画创作中采取传统“以大观小”的处理手法,以形写神,把漓江之精髓活跃纸上。烟岚清奇之境,经一清先生之手刻画,亦呈妩媚。陶一清作品

陶一清作品 
陶一清作品 
陶一清作品 
陶一清作品 
陶一清作品 
陶一清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