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温病三焦辨治体系探析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10-31 发布于日本

《伤寒论》温病三焦辨治体系探析

2022-10-31 07:00·爱上Sandy

《伤寒论》 温病三焦辨治体系探析

李正富 1 , 田合禄

众所周知, 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提出了温病的三焦辨证学说, 对温病学说贡献很大。 鲜为人知的是, 早在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伤寒论》 里就有温病三焦辨证论治的雏形。 今为还原张仲景温病三焦三部六经辨治体系, 试作一系统阐述。

根据田合禄教授在《黄帝内经》 五运六气理论以及《伤寒论》 六经病欲解时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医太极三部六经” 体系 [1] , 其中纵向三部有上中下三焦三部, 上焦部包括太阳阳明, 中焦部包括少阳太阴, 下焦部包括少阴厥阴, 正如章虚谷在《医门棒喝》 中所说:“上焦外通太阳、 阳明, 中焦外通少阳、太阴, 下焦外通少阴、 厥阴” 。 其中少阳、 太阳、 阳明又属于大表部系统, 故上焦表部温病有太阳温病、阳明温病、 少阳温病、 太阳阳明病、 太阳少阳病、 阳明少阳病、 三阳合病等; 中焦部主要涉及少阳太阴火湿——湿热病; 下焦部有少阴温病、 厥阴温病以及蓄血等病证。

一:上焦表部温病

1. 太阳温病 

《伤寒论》(以下条文均依据宋本) 太阳病篇第6条说:“太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 为温病。 若发汗已, 身灼热者, 名风温(按: 此太阳温病误作伤寒而治以发汗导致的风温) 。 风温为病, 脉阴阳俱浮, 自汗出, 身重, 多眠睡, 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此条张仲景提出了太阳温病与风温的提纲。 太阳温病的病因为外感火热病邪, 从五运六气理论得知, 这是少阴君火或少阳相火加临太阳; 太阳风温的病因为太阳温病误汗或外感风热( 火) 相杂为病, 即厥阴风木加临太阳。 两者的病位都在太阳表部。 太阳温病的核心症状为“发热而渴, 不恶寒”, 太阳风温的核心症状为“身灼热, 汗出, 鼻息粗重”。

1.1 桂枝加葛根汤 

第14条:“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据林亿“此云桂枝加葛根汤, 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耳” 。 桂枝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 此为厥阴风木加临太阳,即感受风邪为病。 风为阳邪, 其性疏泄, 风热阳邪侵犯太阳表虚之体, 故出现“项背强几几, 汗出恶风”之表现。《素问· 金匮真言论》 云:“病在肺, 俞在肩背” ,“病在肝, 俞在颈项” 。 厥阴风木通于肝, 同时风热之邪必犯阳明肺金, 故感受风热之邪可以出现项背强痛不舒。 治用桂枝汤扶助阳气顾护肌表, 葛根辛凉解肌发表、 清热生津。

1.2 葛根汤 

第31条:“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 葛根汤主之” 的病因病机为风热邪气侵犯肌表, 即厥阴风木加临太阳。 不过风热阳邪侵犯太阳表寒之人, 故出现“无汗恶风” 之症状,“项背强几几”说明风热已伤及津液。《神农本草经》 载葛根“味甘平, 主消渴, 身大热” 。 曹颖甫在《经方实验录》 中也说“葛根汤主治太阳温病”,“项背强几几” 的原因为“内津已伤, 不能注输背脊” 。《金匮要略》 辨痉湿暍病篇说“太阳病, 无汗而小便反少, 气上冲胸, 口噤不得语, 欲作刚痉, 葛根汤主之”, 从葛根汤亦治疗太阳痉病( 太阳之表感受燥邪为病) 可知本方必有热邪伤及津液之病机。 葛根汤方中用桂枝汤扶助阳气,麻黄、 桂枝辛温发汗解表, 葛根辛凉解肌发表、 清热生津。 叶天士《温热论》 云:“在卫汗之可也” , 说明温病在初期卫分时是可以用汗法的。 葛根汤中桂枝汤是针对表阳虚体质的, 麻黄苦温治燥, 宗《黄帝内经》“燥淫于内, 治以苦温” 的治疗原则, 而葛根一味才是针对风热病邪而设的。

1.3 栀子豉汤 

第76~78条、 第81条论及栀子豉汤。 其中第78条“伤寒五六日, 大下之后, 身热不去, 心中结痛者, 未欲解也, 栀子豉汤主之” 中的“伤寒” 当是广义伤寒。 医生诊得脉浮紧以为是伤寒就发汗, 见腹满就下之, 而不知此乃太阳阳明温热病也。 栀子豉汤是治温热病的方剂。 从第76、 77条看, 栀子豉汤主治“心中懊憹”“烦热”“胸中窒” 等。 栀子苦寒, 具有泻火除烦的作用,《长沙药解》 载其“清心火而除烦郁,泻脾土而驱湿热, 吐胸膈之浊瘀, 退皮肤之熏黄” 。淡豆豉, 苦甘, 微寒, 具有解表除烦的作用。《本草汇言》 载淡豆豉为“治天行时疾, 疫疠瘟瘴之药”。

2. 阳明温病 

第182条说:“问曰: 阳明病外证云何? 答曰: 身热, 汗自出, 不恶寒, 反恶热也” 。 此阳明温病的提纲证, 其病因为感受风热阳邪, 病机为风热乘克肺金, 形成风热燥之合邪, 病位在阳明肺表, 表现为“身热, 汗出, 恶热” 等外症。 第189条、 第198条和第221条旨在说明风热犯肺之证候, 可见发热汗出, 恶寒或不恶寒, 口苦咽干或咽痛, 鼻燥或鼻衄, 头眩, 咳嗽, 或腹满微喘, 脉浮或浮紧等症状。故张仲景以阳明中风为温病之始, 正如柯韵伯在《伤寒来苏集· 伤寒论翼》 所说:“阳明为成温之薮” 。 风为阳邪, 风火就燥化为燥热, 风火、 燥热之邪最伤气血, 耗伤气阴则出现口干咽燥, 渴欲饮水, 大便秘结, 甚或神昏谵语, 语言难出, 或手足躁扰, 循衣摸床, 时有瘈疭。 迫血妄行则出现鼻衄等出血证候。 如第202条“口燥但欲漱水, 不欲咽者, 此必衄” 、 第216条“下血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 、 第227条“脉浮发热, 口干鼻燥, 能食者则衄” 以及第258条“若脉数不解, 而下不止, 必协热便脓血” , 均指出风热之邪可伤及营血。 第221条还指出了风热病初期禁发汗、 攻下和火攻。

2.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第63条和第162条分别指出了太阳病汗、 下后不解, 邪热转入阳明, 出现“汗出而喘, 无大热” 之症状, 其病因为燥热之邪犯肺, 故用麻黄、 杏仁苦温治燥, 石膏辛甘寒清泻肺热, 使燥热之邪从表部外散, 炙甘草甘温和中, 以安未受邪之地。

2.2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

太阳病篇第26条、第168~170条, 阳明病篇第222条以及《金匮要略》 暍病均论述了白虎加人参汤, 其主症有汗出恶风或见恶寒、 发热、 口渴欲饮水、 口干舌燥而烦、 脉洪大等。第176条论及白虎汤证, 即“伤寒脉浮滑, 此表有热,里有寒, 白虎汤主之”; 第219条论及“三阳合病” 白虎汤证。 太阳病不解, 传入阳明, 或三阳合病, 邪热犯肺, 故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 病位主要在阳明肺金, 病因均为少阳相火为患, 火热乘克肺金。 第168条云:“热结在里, 表里俱热” , 此“里” 非指太阴之里脾胃, 而是表之里肺系。 第176条:“表有热, 里有寒” , 正说明白虎汤证是有脾胃虚寒的。 白虎为西方神兽, 白虎汤正是为清西方肺金之邪热而设之专方,其中石膏、 知母辛甘寒清热泻火, 炙甘草、 粳米温中和胃; 热伤津液, 故用人参益气生津。

2.3 三承气汤和脾约麻子仁丸 

第179条指出“太阳阳明” 为“脾约”,“正阳阳明” 为“胃家实”,“少阳阳明” 为“大便难”; 第180条也说“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是也”。《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云:“阳明之上, 燥气主之”,“阳明之上, 燥气治之”。 可知阳明以燥为本气, 而燥气是由肺和大肠系统所主。 田合禄教授指出风热伤人阴气, 开始于阴仪的阳明, 并认为阳明肺胃一统, 风热伤及阳明肺金, 使肺的宣发、 肃降功能失常, 从而导致脾约、 胃家实 [2] 。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载:“风温外薄, 肺胃内应; 风温内袭, 肺胃受病”;“风温为燥热之邪, 燥令从金化, 燥热归阳明, 故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风温本留肺胃” , 风燥温热邪气侵犯阳明, 肺失宣降,故阳明病有三承气汤证和脾约麻子仁丸证。 阳明病篇论及三承气汤共有22条之多。 其中调胃承气汤是治疗“热中” 的方剂, 以咸寒之芒硝为君药, 宗《黄帝内经》“热淫于内, 治以咸寒” 之法; 小承气汤治燥热, 以燥气为主, 以苦寒之大黄为君药; 大承气汤燥热并重, 君以大黄、 芒硝, 咸苦寒并用清热通下。 第247条为麻子仁丸证, 胃气强为热中, 燥热伤脾阴, 脾的功能受到约束, 即“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 故导致大便硬、 小便数之脾约证, 用麻子仁丸润下通便。三承气汤和脾约麻子仁丸皆为从权治, 中病即止。 吴鞠通因肺热创宣白承气汤, 田合禄教授因肺寒燥创麻黄承气汤 [3] , 皆是从上焦阳明肺金论治。

2.4 栀子豉汤 

第221条云:“阳明病, 脉浮而紧,咽燥, 口苦, 腹满而喘, 发热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 身重……若下之, 则胃中空虚, 客气动膈, 心中懊憹, 舌上苔者, 栀子豉汤主之”, 其中“脉浮紧” 不是伤寒脉,而是风热盛脉。 结合第228条:“阳明病, 下之, 其外有热, 手足温, 不结胸, 心中懊憹, 饥不能食, 但头汗出者, 栀子豉汤主之”, 其病因病机为风热犯肺, 出现发热汗出或但头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 口苦、 咽燥等症状; 肺失肃降, 出现腹满而喘; 下之徒伤胃气, 阴火内生, 出现心中懊恼等症状, 如《长沙药解》 云:“下伤胃气, 浊阴上逆, 客居胸膈, 宫城不清, 故生懊憹”。

2.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阳明病篇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 身必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的病机为表有燥(凉) 之邪, 同时有湿热内蕴。 故用麻黄、杏仁苦温治燥(凉) , 解表散邪; 同时用连翘、 赤小豆、 梓白皮清热解毒, 利湿退黄; 生姜、 大枣、 甘草甘温和中。 如《皇汉医学》 载:“钱氏曰: 瘀者, 言留蓄壅滞也。 伤寒之郁热与胃中之湿气互结, 湿蒸如淖淖中之淤泥, 水土黏泞而不分。《经》 云: 湿热相交, 民多病瘅。 盖以湿热胶着, 壅积于胃, 故云瘀热在里, 必发黄也。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能治表, 利小便, 解郁热, 故以此主之。 澜氏曰: 此证虽曰在里, 必因邪气在表之时有失解散, 故今虽发黄, 犹宜兼汗解以治之”。

3. 太阳阳明合病并病温病

3.1 葛根汤证 

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 葛根汤主之” 和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 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均为太阳与阳明合病葛根汤证条文。 太阳“心部于表” , 阳明“肺主皮毛”, 均属于表部范畴。 阳明肺为天, 统肠胃里部,正如《素问·五藏别论》 所说“夫胃、 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 此五者, 天气之所生也, 其气象天, 故泻而不藏” 。 故阳明肺胃一统。 王孟英在《温热经纬·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 云:“大肠与胃相连属, 与肺相表里, 温邪内逼, 下注大肠则下利, 治之者宜清泄温邪,不必专于治利” 。 故第32条“下利” 之里证为风热邪气侵犯阳明之表所致, 用葛根汤解肌发表、 清热生津即可, 而不必专治下利。 葛根,《本草经疏》 载其“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也”。 同时因风热病邪犯肺,肺胃不降, 而胃气上逆, 出现第33条所论“不下利但呕” 之症状, 张仲景用半夏治呕。 从“自下利、 呕”看, 病在里阳明太阴秋冬阴仪系统, 温病伤阴也。

3.2 葛根黄芩黄连汤 

第34条“太阳病, 桂枝证,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 脉促者, 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论述太阳阳明并病葛根黄芩黄连汤。 太阳病桂枝证误治以后, 邪陷阳明肺胃(大肠),用辛甘凉之葛根解肌发表、 清热生津, 苦寒之黄连、 黄芩清泻心肺之邪热。 如尤怡《伤寒贯珠集· 卷二》 云:“盖风邪初中, 病为在表, 一入于里, 则变为热矣。 故治表者, 必以葛根之辛凉; 治里者, 必以芩、 连之苦寒也”。 此“里”是指表之里心肺, 非指太阴里证。

4. 太阳少阳并病温病 

第142条:“太阳与少阳并病, 头项强痛, 或眩冒, 时如结胸, 心下痞鞕者, 当刺大椎第一间、 肺俞、 肝俞, 慎不可发汗; 发汗则谵语、 脉弦, 五日谵语不止, 当刺期门” 。 第171条:“太阳少阳并病, 心下鞕, 颈项强而眩者, 当刺大椎、 肺俞、 肝俞, 慎勿下之” 。《素问· 金匮真言论》 云:“病在肺, 俞在肩背” ,“病在肝, 俞在颈项” 。“头项强痛”“眩冒”“颈项强而眩”“心下痞硬” 是因为风火之邪热犯肺, 肺失于肃降所致, 也是温病。 故刺大椎(手足三阳和督脉交会穴) 、 肺俞、 肝俞或期门( 厥阴肝经之募穴) 疏风清热。

5. 阳明少阳合病温病 

第256条:“阳明少阳合病, 必下利。 其脉不负者, 为顺也。 负者, 失也, 互相克贼, 名为负也。 脉滑而数者, 有宿食也,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有两种情况, 一是阳明司天加临少阳之上, 为顺; 二是少阳相火乘克阳明肺金, 为负, 可用白虎汤。 如热中加宿食, 可用大承气汤。

6. 三阳合病温病(白虎汤)  

第219条和第268条论及“三阳合病” 白虎汤证。 三阳合病即太阳、 少阳、 阳明三阳合病。 少阳相火之邪热昌盛于气分, 阳气耗伤,“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 阳气耗散不能养神故而出现“但欲眠睡” , 用白虎汤清热泻火以复精神、 保阴津。《伤寒论》 白虎汤证共9条, 太阳病有5条, 阳明病有2条, 少阳病有1条, 厥阴病有1条,全部在大表部, 太阳、 少阳、 厥阴阳仪表部系统合为7条,“病发于阳” 表部太阳阳明合为7条, 三阳占8条。 白虎汤乃是治疗少阳相火暑气的专用方。 张仲景即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中暍暑病, 所以叶天士《温热经纬》 把它归于张仲景外感热病篇。《温热经纬·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 亦云:“夏暑发自阳明” 。 夏暑在立夏至立秋前的时间段, 故云“此方立夏后、 立秋前乃可服, 立秋后不可服” 。 少阳三焦主气, 相火暑气走气分, 故治“三阳合病”, 其病因正位在少阳, 火就燥, 其病位重点在阳明肺, 故“三阳合病” 条文在少阳、 阳明两篇。 由此可知, 条文所冠“伤寒” 乃是广义之伤寒, 实为温病。

二:中焦湿热病

湿热病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正如章虚谷所说:“湿土之类同类相召, 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 终归脾胃”,《脉经· 病不可发汗证第一》 指出湿温“治在足太阴, 不可发汗”。 第278条:“太阴当发身黄, 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 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以脾家实, 腐秽去故也”。 此条为太阴湿热发黄的提纲。 中焦湿热病有热重于湿型、 湿重于热型和湿热并重型。 热重于湿, 热邪伤阴化燥, 如《松峰说疫· 瘟疫六经治法》 云:“百病之在太阴皆是湿, 而惟温病之在太阴则化湿为燥”, 是以热重于湿型的证候多属于阳明病, 如《重订广温热论· 论温热即是伏火》云:“其人中气实而热重于湿者, 则发于阳明胃肠”。 阳明病湿热发黄有茵陈蒿汤和栀子柏皮汤。 湿重于热型多为中气虚所致, 中气虚不能运化, 水湿停聚, 湿郁化热, 如《重订广温热论· 论温热即是伏火》 云:“中气虚而湿重于热者, 则发于太阴肺脾”, 宜用藿朴夏苓汤等; 或表邪陷里, 化热伤阴, 可用《伤寒论》 黄芩汤等。 湿热并重, 湿重可流于下焦, 热重可从气分转至营分, 可出现少阴温病猪苓汤、 厥阴温病白头翁汤证或肠痈大黄牡丹汤证(详见下焦温病)。

1. 茵陈蒿汤 

第199、 200、 236、 260条论述了茵陈蒿汤证。 湿热侵犯阳明肺胃, 病位偏于胃肠之里,出现“发热, 头汗出, 口渴, 小便不利, 心中懊侬, 发黄, 腹满” 等热重于湿证候时当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 如柯琴《伤寒来苏集· 伤寒附翼》 所云:“在阳明之里, 当泻之于内, 故立本方, 是逐秽法。 茵陈能除热邪留结, 佐栀子以通水源, 大黄以除胃热, 令瘀热从小便而泄, 腹满自减, 肠胃无伤, 乃合引而竭之之义, 亦阳明利水之奇法也”。

2. 栀子柏皮汤 

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 栀子柏皮汤主之” 。 湿热在阳明表部与肠胃里部之间, 如《伤寒来苏集· 伤寒附翼》 云:“此阳明半表里涌泄之合剂也”,《长沙药解》 云:“湿在经络, 郁而不泻,则身热身黄”, 此说不无道理。 栀子柏皮汤主要是清法, 即清利湿热法, 而不用泻下或汗法。 栀子苦寒,归心、 肺、 胃、 三焦经, 除了具有清热利湿作用之外,还有清利三焦和清热除烦的作用, 配伍黄柏以增强清热除湿退黄的作用, 并用炙甘草和中。

3. 黄芩汤 

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 自下利者, 与黄芩汤; 若呕者,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 黄芩汤即小阴旦汤。《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载小阴汤“治天病, 身热, 汗出, 头目痛, 腹中痛, 干呕, 下利者” , 说明小阴旦汤是治疗温病下利的方子。 正如张路玉《伤寒缵论· 温热病篇论》 所言, 黄芩汤“乃温病之主方, 即桂枝汤以黄芩易桂枝而去生姜也” 。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伤寒附翼》 注曰:“太阳少阳合病,是热邪陷入少阳之里, 胆火肆虐, 移热于脾, 故自下利。 此阳盛阴虚, 与黄芩汤苦甘相淆以存阴也” 。 少阳相火与太阴脾土合为中宫, 少阳相火过旺则伤及脾阴, 下利为火郁热中所致。 有学者 [4] 也认为, 黄芩汤为《伤寒论》 治疗温病之阴旦法度。

三 :下焦温病

1. 少阴温病 

温热病始于阳明, 失治、 误治必顺传于少阴。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 。《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云:“少阴之上, 热气主之” 。 少阴的本气为君火, 而此条正是少阴君火热邪为病的提纲, 而非少阴病的提纲, 因为六淫邪气均可致少阴病。 少阴君火热病病位在营血分, 少阴热病伤及营血, 营血亏虚, 故出现“脉微细”, 正如柯韵伯所说, 脉“沉微而细者, 阴之少也”(《伤寒来苏集· 伤寒论注》)。 第285条“少阴病, 脉细沉数, 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指出了少阴君火热病当以里热为主, 里热耗伤津液营血, 故脉微细。 第283条:“少阴病, 八九日, 一身手足尽热者, 以热在膀胱, 必脓血也” , 此即火热病邪传入少阴出现伤阴动血之见证。《素问· 六微旨大论》 云:“君火之下, 阴精承之” 。 故张仲景治少阴热病多用血肉有情之品[5] , 如猪肤、 猪胆汁、 人尿、 鸡子白、 阿胶等。 卫气入阴分则寐, 阴血亏虚, 卫气入于阴分而又得不到营血的涵养, 故出现想睡而又不能安静入睡的状态, 即出现“但欲寐” 之症状。

1.1 黄连阿胶汤 

第303条:“少阴病, 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烦, 不得卧, 黄连阿胶汤主之” , 即论少阴君火本热病, 黄连阿胶汤为少阴本气热病的主方。心火亢盛, 伤及营血, 故出现“心中烦, 不得卧” 之症状, 故用黄连、 黄芩清心肺邪热, 芍药、 阿胶滋养心血, 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 善补心血, 鸡子黄和中。 黄连阿胶汤即《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小朱鸟汤, 为“治天行热病, 心气不足, 内生烦热, 坐卧不安, 时时下利纯血如鸡鸭肝者方”。

1.2 猪苓汤 

第319条“少阴病, 下利六七日, 咳而呕渴, 心烦不得眠者, 猪苓汤主之” 为湿热病, 热重于湿。“心烦不得眠” 为少阴君火热病伤及心血所致。 朱丹溪《丹溪心法· 火六》 云“小便降火极速”,故猪苓汤方中用猪苓、 泽泻、 茯苓、 滑石渗利小便以降火祛湿, 同时用血肉有情之阿胶补心血。

1.3 大承气汤 

第320~322条均论及少阴君火热病急下三证。 燥热在上必犯阳明, 如《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云:“少阴热化, 施于阳明” , 出现“口燥咽干” ; 燥热在下则犯少阴, 出现腹胀、 便秘,《素问·至真要大论》 云:“诸胀腹大, 皆属于热”, 或出现热结旁流等症候。 此急下三证都是燥热所致。

1.4 猪肤汤 

第310条:“少阴病, 下利、 咽痛、 胸满、 心烦, 猪肤汤主之” , 猪肤汤含有猪肤、 白蜜等。少阴热病损伤心肺, 故而出现咽痛、 胸满、 心烦之症候, 故用猪肤、 白蜜等血肉有情之品养阴润肺、 解毒利咽、 清心除烦。 猪肤,《长沙药解》 云其“味甘, 微寒,入手太阴肺经。 利咽喉而消肿痛, 清心肺而除烦满”。

2. 厥阴温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素问· 天元纪大论》 云:“厥阴之上, 风气主之”,“厥阴之上, 风气治之”。 厥阴本气为风木, 与少阳相表里,《素问·六微旨大论》 云:“风火相值”, 陈修园曰:“厥阴之上, 风气主之, 中见少阳, 是厥阴以风为本, 以阴寒为标, 而火热在中也”。 风火上扰, 则“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 下虚寒, 则“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蚘”;“下之, 利不止” 。 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云:“厥阴司天, 春分地气上升, 人身阳气上举, 风乃阳之化气, 阴衰于下, 无以制伏, 上愈热,斯下愈寒” 。 所以第326条“厥阴之为病” 是讲“风火” 同气为病, 属于厥阴风火病。 因此厥阴病可见风火温病, 正如柯韵伯《伤寒论翼·厥阴篇解》所言,“厥阴提纲……是温病” ,“要知温乃风木之邪, 为厥阴本病”。 风火在上, 可用白虎汤; 燥热在下, 宜用小承气汤轻下热结; 邪热从气分转入血分, 有白头翁汤证。 风火盛者用《金匮要略》风引汤。

2.1 白虎汤 

第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 里有热也, 白虎汤主之”, 此条“里有热” 之里不是太阴之里, 而是指与少阳相表里之厥阴, 厥阴少阳风火相值(《素问· 六微旨大论》), 故用白虎汤清风火在上之邪热。

2.2 小承气汤 

第374条:“下利, 谵语者, 有燥屎也, 宜小承气汤”, 燥热在下, 宜用小承气汤轻下热结。

2.3 白头翁汤 

第371条“热利下重者, 白头翁汤主之” 和第373条“下利, 欲饮水者, 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论及白头翁汤。 风火相煽, 故上有口渴欲饮水; 风火陷于大肠, 邪热从气分转入血分, 血败肉腐, 故见下痢赤白脓血。 如黄元御《长沙药解》所云:“足厥阴风木, 手少阳相火, 俱陷于大肠, 故魄门郁热而重坠。 手少阳下陷, 则足少阳上逆, 君相合气, 升炎于上, 故渴欲饮水” 。 故用白头翁“苦寒之性, 并入肝胆, 泻相火而清风木, 是以善治热利”,黄连“清少阴之君火”, 黄柏、 秦皮“泻厥阴之湿热”(《长沙药解》)。

2.4 风引汤 

《金匮要略·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云风引汤“除热瘫痫” 。 风火热盛可致中风、惊痫、 抽搐等病症。 病因为风火, 病位在肝心, 病机为心肝热盛, 化火生风。 治宜清肝泻火, 熄风止痉。风引汤方中用甘寒之石膏、 寒水石、 滑石, 苦寒之大黄, 咸寒之龙骨、 牡蛎清肝以息风, 镇心以安神; 风火在上, 必有寒中, 如《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云:“少阳司天之政……民病寒中” , 故用甘温之桂枝、干姜、 甘草以复少阳生发之本性, 赤石脂、 白石脂、紫石英温中健脾、 重镇安神。

3. 大黄牡丹汤证 

《金匮要略·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云:“肠痈者, 少腹肿痞, 按之即痛, 如淋, 小便自调, 时时发热, 自汗出, 复恶寒。 其脉迟紧者, 脓未成, 可下之, 当有血; 脉洪数者, 脓已成, 不可下也, 大黄牡丹汤主之” 。 肠痈初起, 湿热瘀滞在下焦大肠, 用大黄牡丹汤泻热破瘀, 散结消肿。

4. 蓄血证

4.1 太阳蓄血证 

太阳病篇第106条、 第124~126条论及太阳蓄血证。 笔者曾撰文论述 [6] , 太阳蓄血证的病位不在膀胱腑, 而在下焦少腹部位; 太阳蓄血证的病因病机为太阳伤寒表不解, 邪热传入太阳心之里小肠, 或是太阳心顺传入厥阴肝以及少腹胞宫, 瘀热互结于下焦。

4.2 阳明蓄血证 

阳明病篇第237条“阳明证, 其人善忘者, 必有蓄血, 所以然者, 本有久瘀之血, 故令善忘。 屎虽硬, 大便反易, 其色必黑, 宜抵当汤下之”和第257条“病人无表里证, 发热七八日, 虽脉浮数者, 可下之。 假令已下, 脉数不解, 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 有瘀血, 宜抵当汤” 论及阳明蓄血证。 阳明蓄血证的病位在胃、 大肠和小肠(胃、 大小肠之土类皆为阳明肺天所生), 病机为胃肠有瘀热(瘀热在大小肠为主, 大小肠在下焦), 故见消谷喜饥、 便秘、 大便色黑, 或少腹硬满; 又心主血脉, 血脉瘀热致心神混乱, 故善忘或发狂。 用抵当汤通下瘀热,《医方集解》 载:“成氏曰: 苦走血, 咸渗血, 虻虫、 水蛭之苦咸以除蓄血; 甘缓结, 苦泄热, 桃仁、 大黄之甘苦以下结热”。

小结

综上所述, 根据田合禄教授提出的三部六经学术思想, 笔者还原了《伤寒论》 温病三焦辨治体系。

上焦温病主要涉及太阳阳明心肺系统( 太阳主夏心, 阳明主秋肺, 所以“病发于阳” 即太阳阳明病,属于上焦), 包含所有外感温热病的初发阶段。 有太阳温病之桂枝加葛根汤证、 葛根汤证和栀子豉汤证等; 阳明温病之麻杏石甘汤证、 白虎加人参汤证、 三承气汤、 脾约麻子仁丸证、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和栀子豉汤证等; 太阳阳明合病之葛根汤证; 太阳阳明并病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还包括太阳少阳并病之刺大椎、 肺俞、 肝俞或期门证, 阳明少阳合病之白虎汤证、 大承气汤证, 以及三阳合病白虎汤证。

中焦温病涉及少阳太阴脾胃系统(太阴主冬脾,少阳主春三焦,《素问· 六节脏象论》 云:“脾、 胃、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者……此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所以“病发于阴” 即太阴脾和少阳三焦病, 属于中焦), 有茵陈蒿汤证、 栀子柏皮汤证和黄芩汤证等中焦湿热病。

下焦温病涉及少阴厥阴肝肾系统( 少阴为天道一阳来复时, 厥阴为地道一阳来复时, 潜藏于下, 所以少阴厥阴属于下焦), 包括黄连阿胶汤证、 猪苓汤证、 大承气汤证和猪肤汤证等少阴温病, 白虎汤证、小承气汤证、 白头翁汤证和风引汤证等厥阴温病, 大黄牡丹汤证以及蓄血证等。

可见《伤寒论》 的确是一部寒温一统的外感病著作。 正如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六经总决》中所云:“以六经钤百病, 为决定要诀; 以三焦赅疫证, 为变通之捷诀” , 并首先提出了寒温一统新论。 今根据田合禄教授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进一步还原了《伤寒论》 温病三焦辨治体系, 感叹医圣之高明, 俞氏之贤能, 非吾辈所能及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