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湿侵袭致不适,中医散寒效果好

 循天园 2022-10-31 发布于广东

前些日子郑州特大暴雨,在路上没有及时赶回家的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寒湿侵袭。湿邪侵袭机体会导致哪些病症呢?如何解决?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骤然淋雨或浸于水中之后致寒湿之邪入侵人体,邪气由皮毛肌腠而入,阻碍了经络气血的运行,皮毛收引则见皮肤苍白或青黑、四肢厥冷、脉紧、肢体关节牵引,正气虚者或邪气重者则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颈项强直、咳嗽、头身疼痛。又脾主运化水湿,性喜燥而恶湿,外感湿邪困脾之后易致脾阳不振,会出现脘腹胀满、食欲减退,排便不爽,形体蜷缩、小腹拘急疼痛,泄下不止。湿困清阳,脑腑失养,可出现头重如裹布帛,甚至眩晕、头昏。《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性趋下,易袭人体下部。暴雨期间许多同志下肢浸于水中半小时至10小时不等,多见腰膝冷痛,下肢冰凉,脚透寒气。感受寒湿日久不愈,可累及肝肾,出现肢体屈伸不利,麻木不仁,经络血脉绌急,即《素问·痹论篇》所言:“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不仁。”肾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损伤肝肾,耗伤气血,多致重疴。

对于寒湿之邪,应进行积极的预防,防止发病及病邪传里,《素问·调经论》曰:“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涩)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水侵后即使没有上述病症,回家后都可以熬碗葱姜汤发汗祛邪。感受寒湿水邪出现上述症状后,以免使病邪侵入脏腑而变生顽疾。除饮生姜汤发汗,针对局部症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头部淋雨头部闷疼或颈项僵硬不适,可运用灸疗或者热水袋,放在颈肩部驱除寒湿之邪。热水袋盛满热水,外部裹上毛巾枕在枕下,避免烫伤。灸法可艾灸大椎穴、风池穴、风府穴、阿是穴,灸至肩部轻松舒适为度,避免烫伤。如果风寒湿袭于头部导致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疼痛,或见恶寒发热,舌苔薄白,可内服中成药川芎茶调散颗粒剂,有疏风止痛之效。《伤寒论》中许多汤剂也都有较好疗效,如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等,需要在中医大夫指导下使用。

湿邪袭肺咳嗽用一头大蒜拍碎,加入干姜粉10克、红糖5克,加水100毫升,上锅蒸半个小时温服,该方可以温肺散寒,化饮止咳。也可以选择三伏贴来散寒除湿、疏通经络。

腹痛泄泻可以用艾条距离肚脐2~3厘米回旋灸肚脐,灸前在脐窝中置干姜粉温中散寒,效果更好。也可以在中医大夫指导下服用附子理中丸,具体用法照说明。

腰膝冷痛可选用独活寄生汤外洗来驱除寒湿之邪,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夫腰背痛者,皆有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其功能主治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可用独活寄生汤加水2000毫升,煎煮40分钟后,兑热水适量泡脚过膝关节,泡至微微发汗为度。该方如下:独活30克,细辛10克,防风15克,秦艽15克,肉桂15克,防风15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炮附子15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甘草10克。(吕沛宛 高军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