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恶匪汪柴水:纵兵劫掠县城6天,榨干一方,行刑时被判从正面枪决

 WarOH协虎 2022-10-31 发布于广东

古书上常提到“一乱一治”,这是中国古人总结的天下大势,现代人也称其为“王朝周期律”。

在中国近几百年,先有明末之乱,后来有清朝之治。但是到了清末,中国又乱了起来,直到新中国建立,中国才重新进入“大治”。

那有人要问了:中华民国也有30多年江山呢,难道不算大治?

一些史学家认为的确不算,因为民国从头到尾都未稳定过。

民国初年天下军阀混战,中国各种大帅、督军打成一团,百姓民不聊生。

民国中后期,中国先有土地革命战争,后有军阀反蒋战争,最后是日本侵华战争、解放战争,可以说30多年历史里没两年是和平的。

这还只是国家大势上的“乱”,再拿着放大镜看民间,饥荒、瘟疫、匪患、天灾层出不穷。

尤其是民国的匪患,是政府几十年难解决的顽疾,仅1930年,《申报》就统计有上千万人落草为寇或者半民半匪,中国百姓深受其害。

福建地区因为多山,自古以来就土匪肆虐。民国初期,福建泉州府惠安县出了四大土匪,在惠安周围做乱。

其中,属土匪汪柴水的名声最坏。

汪柴水年轻、有文化,曾加入国军当过文书,但后来他自己拉起队伍当土匪。他在惠安为祸十五年,曾制造震动民国的“六六惨案”,震动南方。

那么汪柴水这种土匪是怎么起势的?他在惠安都做过哪些坏事?最后他的下场如何?

一、乱世生夜叉,半兵半匪汪柴水

1911年末,清朝灭亡,1912年,民国建立。

按理说来新政府建立后,国家应该有新气象,但是民国一开始就陷入了分裂里。

北洋军方在北京把持国家政权,是中国官方政府,南方的国民党则在广州活动,力图打败军阀,重建政府。

正因如此,在20年代,南方的革命党人多次组织北伐,护国、护法运动一波接一波。

南北对立使得中国很多地方没有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基层地方的官员手上无财、无权,只能仰仗军队管理地方。

而当时的军队也很腐败,不仅战斗力差,还恶习缠身,有些地方的军队属于半兵半匪。

与此同时,地方上的游手和流氓在军中挂职,常和土匪勾结,一有时机就逃出军队啸聚山林,福建地区的土匪多是这种情况。

汪柴水就是出身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汪柴水,1900年生于惠安县城东门外的后坊村,家里虽是农民,但是家庭较为富足。

汪柴水年少时的经历不祥,但是惠安县志记载他不是文盲,而是从惠安县中学毕业的。后来他还赴厦门的集美学校进修,学的是师范专业,差点成了教书先生。

1918年,因厦门动荡,汪柴水从集美学校辍学,回到老家进了军队。这支部队叫“闽南靖国军”,汪柴水的上司是汪连,也是惠安人。

当时汪柴水刚刚18岁,还有文化,这在当时的农民军队里算是个人才。最后汪连让汪柴水在自己身边当个文书,不用在前线拿枪打仗。

汪柴水从此就跟汪连扯上了关系,而这两人,后来都成为了惠安县的大土匪。

汪柴水有汪连当靠山,在军队里如鱼得水,他善于钻营,和上司的关系都很好,所以哪怕没有一丝战功,他还是在“靖国军”里接连升迁。

1924年,汪连投靠当时的“兴泉永镇守使”孔昭同将军,随后汪连势力有所增长,人马数千人,汪柴水被封为营长,手下管着几百号人。

24岁的汪柴水当了营长,整天耀武扬威,但他手下有几百号兵,经常遇到军饷不够的情况。

为了稳住队伍,汪柴水就经常以“剿匪”为名,到各处村镇逼迫老百姓“纳捐”。而闽南的百姓自打民国建立起就饱受当地军人和土匪的盘剥,往往听之任之,破财免灾。

这种风气助长了汪柴水等兵匪的气焰,他开始不顾军纪,经常纵兵掠夺乡里。汪柴水的暴行曾被一些乡绅告到了孔昭同那里,但最后都被汪连给压了下来。

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汪匪榨干一方百姓

1927年,随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国进入土地革命时期。

汪柴水带着部队回到惠安驻扎,他借“剿共特派员”的称号,在当地深入农村,破坏中共的基层组织,并借机对参与农协会的农民敲诈勒索。

汪柴水这时候暴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对交不出钱的农民严刑拷打,甚至有将人灭门的惨案发生,在当地引起众怒。

最后惠安富商、乡绅联合举报汪柴水,国民政府知道后,将当地由乌合之众组成的就军队遣散,撤销一切编制,并派遣革命军前来负责治安。

汪柴水丢了乌纱帽,手下几百号人眨眼就要解散,可是他过惯了这种作威作福的日子,放不下手里的枪杆子。

最后汪柴水和几个手下一商量,索性不听政府的话,带着上百人偷走枪和弹药,在惠安西部的田船地区落草为寇,仍打着自己“特派员”的旗号掳掠百姓。

当时的福建沿海地区匪患严重,莆、漳、泉、厦等地兵匪肆虐,有大小土匪几十股。但国民政府当时忙于北伐,一时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匪患。

在泉州地区,“惠安汪柴水”不是土匪中最大的,却是最彪悍的。汪柴水年纪不大,但颇有威望,他心思缜密,善于笼络人心,很快把队伍给带到了几百人。

汪柴水扩张手下的方式很野蛮,他不以“大口吃肉,大秤分金”为诱饵,而是直接从农村抢人。

不仅如此,汪柴水还在惠安农村放狠话,以“特派员”的虚名下命令,每个村必须找几个人来加入自己的队伍,协助自己“稳定治安”,否则该村就是不听调遣,自己就要带人来清剿。

无奈之下,各村都会有人加入汪柴水的队伍。若是碰到一些强硬的村子,汪柴水就带人去示威,抢粮、烧房、抢女人,无恶不作。

其实汪柴水这招很狡猾,他让农民加入队伍,不仅仅增加了人手,还无形之中把各村农民绑上贼船。

村里有人参加土匪,政府知道了要追究,所以农民们也就不敢去轻易去报官,汪柴水以后在劫掠的时候也会更加自在。

惠安县城是惠安的中心,也是当时福建重要的商业集散地,来往客商很多。

汪柴水后来在农村榨不出油水,就以绑架为生。他在惠安县城附近的官道上绑架客商,然后搜刮财产,索取赎金。

汪柴水抓到人质,往往先要酷刑折磨,他认为“凡抓人质,必须杀威”,要将人打得奄奄一息,他们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身家。

然后汪柴水估算赎金,再派人砍下人质的手指或者耳朵,让人连着一封勒索信送给人质的家人,索取高额赎金。

汪柴水用这种方式搜刮了几十万银元的积蓄,养着200多号土匪、几百条枪,在惠安称霸一方。

当地的军队曾几次出城剿匪,但是汪柴水有眼线通风报信,官军出动,汪柴水就无影无踪,官军回城,汪柴水就杀个回马枪。

几次下来,惠安县政府也拿汪柴水没办法,只能眼看其耀武扬威。

20年代末,汪柴水祸害得惠安民间无油水可榨,他就派人威逼当地农民种罂粟,熬鸦片。农民种出来的鸦片,汪柴水会全部收走,仅付一些辛苦费,比种地高不了多少。

而汪柴水自己则带着鸦片北上,去浙江售卖,赚得盆满钵满。

三、内斗失败逃亡上海,巨匪被乱枪击毙

汪柴水用卖鸦片的钱购买军械,壮大队伍,直到1929年6月6日,无法无天的汪柴水和手下搞出了震惊民国的“六六事件”。

1929年6月6日,惠安县城的驻军紧急换防,城内几乎毫无防备。

这个消息本来在政府内保密,但是汪柴水却通过卧底得到了这个消息。随后他趁着军队换防,县城防备空虚的时机,带着几百名手下攻进惠安县城。

城破之后,惠安县城内几百家商铺,以及十几家大型的商行全部被抢,城内居民被殴打、劫掠、强奸者无算。

土匪占据县城6天,最后汪柴水捞够了油水,还从商行绑走13名商人当做人质,军队到场后也不敢追,因为汪柴水威胁敢追就撕票。

然而,在“六六事件”里被汪柴水掳走的富商,最后还是有一半以上没回来。

根据回来的人描述,汪柴水的手下将人质不分日夜折磨,又打、又吊、又淹,折磨得奄奄一息后,才让写信要钱。

在晚上,汪柴水和手下打麻将,赌注都是一摞一摞的银元,而人质们也得作陪,要头顶着蜡烛给土匪照亮,哪怕被蜡烛油烫得再疼也不能晃动,否则就是一顿毒打。

最后十几个商人都送来了赎金,但是有几人的赎金不合汪柴水心意,照样被他撕票。

民国初期虽乱,但是汪柴水闹出的“六六事件”还是太过吓人,毕竟当时南京政府已经成立,军阀都依附于国民政府,居然还有“土匪攻城”这种丑闻,让南京政府脸上无光。

很快,漳州、泉州、莆田等地的政府开始联合收拾汪柴水等土匪,最后在1932年,汪柴水匪团被国民党中将旅长陈国辉在仙游县打败。

不过,这个陈国辉也不是善茬,也是半兵半匪的狠人,其手下的士兵身经百战,不是汪柴水之流能比的。

汪柴水兵败后,手下大部分逃散,他带着几个心腹回到了惠安老巢,最后分掉了多年积攒的家产,各自远走。

汪柴水选择北上去上海,他带着不少钱,想以后混入租界,那样的话民国的法律就管不到他了。

在大上海,汪柴水到处钻营,寻找靠山,最后居然找到了上海警备司令吴铁成家。

他认识了吴铁成的小舅子,花钱藏在了吴铁成的羽翼下。但一些福建商人知道了这位大土匪居然藏到了上海后,都非常愤慨。

上海也有不少惠安人,他们联名向上海警备司令吴铁成写信,举报这个为祸福建十几年的土匪头子。

吴铁成立刻被搞得下不来台,为了保住乌纱帽,他也就拉下了脸,派人把汪柴水从家里赶了出来,然后送到法庭审判。最后汪柴水被判处死刑,财产全部充公。

1932年10月,汪柴水于上海龙华机场被枪决,行刑时人山人海,上海的福建商人都来围观,叫骂之声不绝于耳。

因为看民怨太大,吴铁成下令行刑的士兵不要从后面开枪,而是从正面把汪柴水打死。最后这一代悍匪被打成了筛子,报纸争相报道,惠安人民无不弹冠相庆。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泉州市志人物传稿》,佚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