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律启蒙】五微(二)

 素心传统文化 2022-10-31 发布于日本

五微(二)

《声律启蒙》的“五微”韵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如下: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jī。晚霞舒锦绣,朝露缀zhuì珠玑。夏暑客思欹qī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五微”韵的上半段,我们在上节课已经跟大家分享了,今天着重学习余下的下半段内容: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zhuì珠玑。夏暑客思欹qī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还是按照一如既往的习惯逐字逐句分析:

晚霞舒锦绣,

舒,指的是舒展,锦绣,名词,指精美的丝织品锦缎之类;形容词,指的是像织锦一样鲜艳明丽。晚霞舒锦绣,是指傍晚时分,天边的晚霞就像舒展开来的璀璨的织锦一样明丽美好,炫烂夺目。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杂曲歌辞·浪淘沙》唐·刘禹锡。

馀霞散锦绣,落日涌琉璃。”——《秋日城东陂饯汪三》明·李梦阳。

夕阳指点霞成绮,幻出晴天锦绣文。”——《题蟫窟主人诗卷其二》清末·许南英。

朝露缀zhuì珠玑。

缀,指的是点缀,珠玑,名词,指的是珍珠的统称,圆的称为珠,不圆的称为玑;形容词,指像珍珠一样明亮闪耀,晶莹润泽。朝露缀珠玑,是指清晨的露珠,像缀在枝叶间的明珠宝石一样晶莹闪亮,光华无限。

“白月无瑕呈佩玦,黄花有露缀珠玑。”——《秋夜》宋·陈宓。

“夜风波浪碎,朝露珠玑香。”——《戏作种松》宋·苏轼。

“平生丘壑老增剧,梦想朝露珠玑香。”——《次韵胡德辉松轩时乞兵戍淮》宋·王之道。

连起来上下联,便是:晚霞像舒展在天边的织锦一样鲜艳明丽,朝露似点缀在枝叶上的珍珠一样明亮闪耀。

朝对晚,是名词对名词,时间上的对仗关系。霞对露,还是名词对名词,是自然景物的对仗。舒对缀,是动词对动词,动做关系的对仗。锦绣对珠玑,可以理解为名词对名词,丝织品的锦绣与天自玉石的珍宝相对仗;还可以理解成形容词对形容词,表示对某种事物,如文章、书法、语言等等的赞美之词。例如“学士文章舒锦绣,夫人冠帔烂云霞”——《浣溪沙·庆双椿》宋·王以宁。

夏暑客思欹qī石枕,

欹,指不正、倾斜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斜靠着、斜倚着。

炎热的夏夜暑气难消,不禁让人想斜依着石头当枕,歇息乘凉。体现的是安逸闲适的太平景象,和人们慵懒轻松的生活氛围。所以,这类的词句往往指代升平盛世,情怀如水,宁静幸福。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答人》唐·太上隐者。

“南京路悄然,欹石漱流泉。远寺寒云外,扬帆暑雨前。”——《送人南游》唐·郑巢。

纱橱石枕萧然卧,付与今宵幽梦长。”——《西斋雨后》宋·陆游。

秋寒妇念寄边衣。

古代军士的寒衣,要自己家中的父母妻子给寄送。秋寒渐深,思妇惦念边关的亲人,寄去御寒的棉衣。唐·陈玉兰《寄夫》诗中有:“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这一联的两句话中,前者寓意难耐夏夜的闲适与疏懒,后者暗喻苦寒边关的艰难与牵挂。所以,类似下联这样的词句,指代的意象往往是挣扎在不幸生活中的征战、荒凉、悲思和愁苦。

“无因见边使,空待寄寒衣。”——《望行人》唐·张籍。

寒衣何日寄,思妇不成眠。”——《闻蛩》宋·林景熙。

思妇不知秋夜冷,寒衣还未寄边城。”——《塞上曲》清·徐昭华。

【寒衣节】

寒衣节自古有之,据考证,早在周朝时便以农历十月初一日为腊祭日,在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俗称秋祭、寒衣节,民众称为鬼头日,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

《诗经·豳风·七月》中便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天气渐渐冷了,人们应该为逝去的亲人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农历的十月初一又称“授衣节”。

民间会选择在这一天举行祭奠活动,将纸制的寒衣烧给逝去的亲人。有些地方在历史的变革中,也将这一习俗进行了些许更改变化,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即将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及相应称呼,像人间的邮递一样,所以叫“烧包袱”。

大唐天宝二年,朝庭下诏《唐大诏令集》进行明文规定,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的拜墓送衣习俗。由于十月刚入冬,九月稍嫌早,所以便在宋代推移到了十月朔日。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民间稻谷丰收,“天子始裘”,就是说皇帝也要穿厚衣服了。而皇帝换装不是简单自己换一下就好了,而是需要有一个仪式的,昭告庶民,冬已来临。所以,寒衣节不仅仅是给逝去的亲人送棉衣,也是将冬衣捎寄给远在外地戍边、赴任、经商、求学的游子们的一个时期,以示牵挂和关怀。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给逝去的亲人送寒衣的习俗,据传说是始于孟姜女。但孟姜女是秦时人,而资料有载已于周朝便有了寒衣节,所以,此则传说,只是一个美好的情思寄托而已。

据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便被秦政府抓去服徭役,来修筑万里长城。时光流逝,春去秋来,天气渐渐冷了,孟姜女担心丈夫远在他乡,没有棉衣御寒,便千里迢迢,历尽艰辛,来为丈夫送寒衣。

谁知,当她不辞辛劳地赶到长城边时,却得知丈夫已经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辛苦患疾而死,尸骨也被直接埋筑在了城墙之中。孟姜女听此噩耗,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苍,倾倒了长城40余里。于是,累累白骨显露出来,已经无法辨认是谁。孟姜女相信情深感天,便请愿用自己的鲜血点骨认亲,若是自己的鲜血不能入骨,便是陌路人;若是能够渗入白骨之内便是自己的丈夫。最终,她找到了自己丈夫的尸骨,并用带来的棉衣重新为其装殓安葬。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

春水,指春天的河水。春天的河水才刚刚涨起来,青草岸边,打渔的人便泛舟而出。

【渔父】

渔父,即渔夫也,是为以打渔为生的渔民。

《楚辞补注》卷七《渔父》中所载,屈原被外放之时,常游于江潭,在水滨徘徊吟咏,形容憔悴,神色枯槁。有一位渔夫见到屈原这个样子,感觉到很奇怪,便说:“您莫非是三闾大夫吗?什么原因到了这样的情形?”

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意思就是说,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乱世乱象当中,贪污腐败,权势倾轧,唯独我一个人清正廉洁,洁身自好。所有的人都是醉生梦死,随波逐流,却唯独我清醒理智地看到世间百态,人生大义。这便是引起祸患的根源,不能同流合污,便只能被当成另类来处理,也是我被外放的原因啊。

渔父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意思是说,圣人不会固执看待世间万物,而是能够顺应实事,随机应变。世人都处在污浊混沌之中,那么何不也将自己的世界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纸醉金迷,不欲清醒,为什么不自己也一同食糟饮酒,同乐同醉?为何要深思自苦,自命清高,以至于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流放于此?

屈原说:“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这尘埃乎?”意思是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会弹弹自己的帽子,免得将干净的头发弄脏;刚沐浴过的人一定会抖抖自己的衣服再穿,怕有脏东西沾染到干净的身体。那么,怎么可以让清白之身,去受这世俗污染?如果真要这样,我宁愿跳入到湘江之中,葬身在江鱼的腹中。怎么可能让这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

渔父听了屈原的言语,微微一笑,摇起船桨离开了。一边划着船一边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便消失在了茫茫江面之上。

《渔父》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散文,很有哲理。通过对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表达了屈原的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执著和美好品德。同时,也表达出了渔父的智慧和懂得审时度势的处世之道。

后人便常用“渔父”来形容看破世态炎凉,懂得全身而退的隐士形象。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渔父歌》唐·张志和。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三闾庙》唐·汪遵。

渔父一曲歌,沧浪遂知名。未知斯水上,可以濯吾缨。”——《大云池泛舟》唐·李群玉。

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suō,是一种草的名称,亦称“香附”,其地下的根茎叫做“香附子”,可以入药。绿莎,是生长在湿或者沼泽中的绿色莎草。

在夕阳西下的时候,长满了莎草的原野上,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牧笛,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这是古典诗词中很有特色的意象,经常应用于诗文,用以表达诗人对隐居避世的向往和对安宁的追求。

“陂水白茫茫,草烟湿霏霏。牧童一声笛,落日无余晖。”——《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宋·陆游。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宋·雷震。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何如桃林,归去来兮。”——《题徐寿画牛》宋·仇远。

在古典诗词,尤其是格律诗中,经常会应用“渔父”与“牧童”的意象,因为都是与世无争的代表词汇,所以也经常联用于上下句的对仗之中。例如:

“红日三竿渔父去,云迷四野牧童归。”——《归去来辞》——宋·陈普。

“岭外牧童歌野径,江边渔父钓长鲸。”——《偈六十九首》宋·释道宁。

一老一少,一去一归,正是很工整的对句,青草岸边,绿莎原上,山水田园之乐跃然纸上。渔父的超然隐逸与牧童的悠闲自在,正是文人雅士所心向往之的生活,上下联相应成趣,体现的是对美好与安稳的期许和盼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