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

 素心传统文化 2022-10-31 发布于日本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白话今译】

怎说没有衣服穿?你我披着同样的战袍。

君主兴兵要征战,修整我们的戈和矛,同仇敌忾赴战壕。

怎说没有衣服穿?你我穿着同样的汗衫。

君主兴兵要征战,修整我们的矛和戟,并肩携手齐向前。

怎说没有衣服穿?你我围着同样的战裙。

君主兴兵要征战,修整我们的甲和兵,同心协力杀敌人。

儒家先师孔子教育自己的儿子时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中国古代,所有的读书人,都没有不学《诗》与《礼》的,因此,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令诸国仰慕的诗仪之邦

《诗经》自古为文人所激赏,而古人的言辞,若不能引经据典,被会被人嘲笑没文化。引经,所引的是什么经呢?最主要的便是《诗经》。

《诗经》共计305篇,每一篇都有着特殊性和价值,因此,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国与国的出使或谈判,还是卿大夫阶层的宴饮会晤,或者是一般的读书仕人之间的应答酬和,都可以引用到《诗经》的句子。

比如说,祭祀仪式的时候,就要歌中的篇章,祭祀活动的不同,演奏的篇章也有所变化,因此现在,我们在表示赞美的时候还会说歌颂这个词,但很多人却不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了;而国宴上就要演《八佾》之曲,就要唱大雅之乐;而诸侯之下卿大夫们的宴会交往就要再降一格,只能歌唱引用小雅中的篇章,比如《鹿鸣》、《鱼丽》等;而仕与庶人又要再次一等,便是十五国风,这是按照阶级来讲的。

那么,如果按照实际应用分类来讲又有不同,婚嫁的时候可能就会唱《桃夭》,送别的时候可能就会唱《燕燕》,劝贤人出山读书人做官可能就会唱《式微》,歌颂有才德的人可能就会唱《淇奥》,悼亡的时候可能就会唱《绿衣》等等。

如果按照情绪来分类,意气风发的时候可能就会唱《缁衣》,思念的时候可能就会唱《子衿》,悔恨悲伤的时候可能就会唱《氓》等等。

所以,每一首诗歌都有它的特定意义,也有它可以应用的场合。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不厌其烦的举这么多例子呢?就是想告诉大家,这篇《无衣》亦是如此。

这还要从另一本经典说起,《春秋左传》中有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为报楚平王的杀父弑兄之仇,企图借他国之兵攻打楚国,并告诉了自己的好友申包胥。做为伍子胥的好友,他不能劝说伍子胥放弃报父兄之仇,然而,做为楚国贵族,他又不能看着国家走向灭亡。于是他对伍子胥说,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你放手去做吧,如果你能倾覆楚国,我也必能再让他重新复兴。

伍子胥果然引吴国军队攻陷了楚国首府郢都,掘平王之墓鞭尸。楚臣申包胥只得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蹶沙石,蹠达膝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历尽艰辛地来到秦国王庭求援,但秦国没有答应他。于是,申包胥便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他依靠着秦庭的城墙,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在第七日,感动了秦国国君,秦哀公命人演奏歌唱《无衣》,当申包胥听到歌声后,马上就明白了秦国准备出师的用意,跪在地上,行三叩九拜的大礼表示感谢。于是秦国出兵,一举击退了吴兵,挽救了楚国的命运。

那么,为什么申包胥听到秦庭歌《无衣》篇,便知道了其用意呢?很简单,这首歌是秦国的战歌,一般都是用来兴兵誓师的时候歌唱的,而对于士兵而言,这就是一篇动员令。

秦人勇敢尚武,这首战歌也充满了男儿的豪情与气概。歌唱这首诗,总是会使人感到激情燃烧,胸中有一团烈火要迸发出来一样,带着强而有力的慷慨气势,与无尽的英雄主义情怀。

全诗共三叠,重叠复沓,每一叠都将情绪更进一步的提升,让人越来越感觉到慷慨激昂,斗志凌云。而其中的文辞,于激荡中又带着深刻的柔情,令人内心缠绵嗟叹。

袍,一般都是指披风斗篷,白日当衣,夜晚为被。第一段写,怎么会说你没有衣服穿呢?我与你穿着一样的战袍。君主就要举兵征战了,修整好我们兵器,我们同仇敌忾。

古人写诗,往往并不是字面这简单直白的意思,无衣从字面来讲,就是没有衣服穿,那就是很穷困,也是指,人在困顿之中。这首诗未必一定要用在打仗的时候,比如在他人处于困境之时,我们也完全可以用来安慰和鼓励。怎么说你没有依靠和支援呢?我可以帮助你,我的资源都可以与你分享,我们的团队也愿意帮助你,整理好我们的物资,整理好我们的武器和装备,你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你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共同面对,勇往直前。

第二段写道,怎么说你没有衣服穿呢?我可以分享给你我的战衣,君主准备兴兵征战了,修整好我们的武器,与你共同合作,击败敌人。你有困难了吗?你遇到困境了吗?怎么说你孤立无援呢?我愿意分享给你的物资,我的团队也愿意帮助你,修整好我们的装备,与你共同偕作,偕手并肩,同甘共苦。

第三段写道,怎么说你没有衣服穿呢?我可以分享给你我的战裙,君主准备兴兵征战了,修整好我们的武器,与你共同前行。你有困难了吗?你遇到困境了吗?怎么说你没有伙伴呢?我愿意分享给你我的财富与能量,我的团队和战友们也愿意帮助你,整合好我们的物资和装备,与你一同前行,面对困难,所向披靡。

很多释意,只是从简单的字面解释,固然也没有破大格,但终究是不能触碰到灵魂深处。无衣,可以代表困顿的境遇;王,可以是某个国家,某座城市,某个组织;戈矛,可以是财富或者物资;袍裳,可以是代表友情的橄榄枝……秦人好勇尚武,但这绝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杀伐攻略的战歌,而是一首带着浓厚的深情,与战友,相扶与共,与朋友,同心携手的充满情义的动人诗章。

庚子年,中国荆楚大疫,这首《无衣》在邻邦日本的支援物资上出现,倾刻间感动大江南北,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不要担心孤立无援,我们愿意与你分享所有的物资,与你共同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们并肩携手,砥砺向前。

感谢一衣带水的邻邦在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华民族会为你们记上这一永久的功劳。

国难在际,愿我们千千万万的华夏人,都能够万众一心,修我戈矛,偕行向前!

2020-02-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