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律启蒙】九佳(四)

 素心传统文化 2022-10-31 发布于日本

九佳()

九佳韵的第四节,我们来学习原文的第二自然段:

丰对俭,等对差chāi,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桃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上节课已经学习了上半段,内容丰富却不繁复,比较容易掌握。这节课主要学习下半段的内容:

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我们还是来详细分析一下这段话的内容:

诗成六义备,

“诗”指的是《诗经》,这本经书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种体裁,郑樵云:“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

“风”为15国风,即15个国家的民间歌谣,记录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各国的大事件与民间故事;“雅”分31篇大雅和74篇小雅(另有六首是只存题目,内容已经佚失),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为讽刺之声。是周王朝的国家级歌曲,常用于王室与诸侯国,公卿贵族之间的宴饮社交,以及一些比较高雅的活动,民间是轻易不可以用来歌唱的;“颂”分为三部,分别是31篇周颂、4篇鲁颂、5篇商颂,是国家用于祭祀庙堂时的歌曲,而且仅用于祭祀活动。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是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中注释为:“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指借彼物比此物,即我们所说的比喻,分明喻和暗喻;“兴”指借物或事来起兴,表达感情。朱熹曰:“兴者,先言他物以引所咏之词也。”

在《诗经》的《大序》中说,“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就是说“风、雅、颂、赋、比、兴”便是《诗经》的“六义”。

“闻诗六义辨,观漏八风平。”——《奉剌于太常寺修正古乐诗》隋·何妥。

“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读张籍古乐府》唐·白居易。

“诵诗心醉六义,读易梦吞三爻。”——《人日六言五首·其二》宋·王迈。

因此,当我们看到“六义”的时候,往往不仅仅指《诗经》的六义,有时候也指代《诗经》本身。

乐奏八音谐。

这属于文典,在《尚书》卷三的《虞书·舜典》中有:“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旧题汉,孔安国传:”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也。”

另外,《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郑玄 注:“金,鐘鎛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

综上所述,乐奏八音谐,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关于乐器的分类来讲的,是按照制作材料来分的,包括八种:金(钟、铙náo等)、石(磬)、丝(琴、瑟)、竹(箫、笛等)、匏páo(笙、竽等)、土(埙、缶fǒu)、革(鼗táo、鼓)、木(柷zhù、敔 yǔ)。

八音是按照制作材料来分类的,是乐器的统称,后来,便常常用“八音”来指代音乐。

“歌声上激青云,穷八音兮异伦。”——《历九秋篇》魏·晋傅玄。

“周王五礼久不作,后夔八音今复谐。”——《次韵仲平斋宿慧照》宋·周紫芝。

“方响新成白玉牌,叩声仍与八音谐。”——《宫词二首·其二》宋·赵佶。

其实,这个小知识点是幼儿园就应该会的,如果还有同学说没学过,我真是要生气了。幼儿园一定背过《三字经》吧?先学了“三才”、“三光”、“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之后就是“八音”,原文是:“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都学过吧?不要囫囵吞枣哦,不清楚的地方就要问,就要去了解。当然,我清楚大多数孩子都只会背,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然后上学后就没有时间学习这些启蒙文化了。没关系,长大了也同样可以学,我们从启蒙开始,不丢人,不懂才丢人。

造律吏哀秦法酷,

提到律法严酷,懂一点儿历史知识的都会想到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的强大也正因此而奠定了基础,才能够称霸诸侯,最终统一六国的。那么,秦国是如何开始变法的呢?这就要说到一个典故:

【商鞅徙木】

这个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史记·商君列传》:“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为了在秦国施行变法,法令已经俱备,但毕竟一些法令是要损害到贵族的利益,在没有发布之前,他担心百姓会不相信。于是,他便命人在襄阳城南门前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这便是“城门立杵”的故事,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学过的。木杆立后,粘贴榜文,若有能将此杆从南门移至北门者,赏十金。百姓都觉得奇怪,如此简单的工作,怎么会给这么丰厚的报酬呢?因此,百姓都不敢参与尝试。

于是,商鞅又命人重新张贴榜文,将赏金提升至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真的有一人站出来,将木杆从南门搬到了北门,也果然得到了五十金的赏金。百姓便开始相信,政令是开始守信,不欺骗百姓了。这样,商鞅的法令才得以在秦国颁布实施。商鞅变法,使秦国在最短的时期达到强国的状态,成为强大的战争机器,成功统一六国。但是,秦法过于严酷,适应于乱世,却不适用于统一后的国家治理。最后,终于逼反了因暴雨延迟戍边的陈胜、吴广,掀开了武力反抗暴秦的序幕。也成功地逼反了私放劳役壮丁的沛县亭长刘邦,缔造了大秦帝国的掘墓人,造成了秦二世而亡的短暂的王朝悲剧。

其后,刘邦攻入咸阳,觉得秦朝法典繁杂且过于严酷,遂废除秦法,只“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一时传为美谈。当然,后来,这种简单粗暴的法律也是不能适应逐渐稳定和繁荣的大汉朝的,也不能准确惩戒奸恶之人,因此,又命萧何制定“九章律”,法律才走向逐渐完善的状态。

“秦时任商鞅令如牛毛。”——《述古三首·其二》唐·杜甫。

“亦知虏秦酷,列圣恩深不忍忘。”——《追忆征西幕中旧事四首·其四》宋·陆游。

“况于汉任吏,死人籍籍如乱麻。”——《悯狱谣》宋·司马光。

中国在秦王朝之前,一直都属于礼治时代,虽然春秋战国之时,已经是礼崩乐坏了,但还没有完全丧失对礼乐的尊崇。进入战国末期,秦国开始变法,并成功统一六国后,中国开始进入到法治社会。

可能会有同学说,这不挺好吗?法治社会,人人遵法守法,不是更好管理吗?这样才是文明的社会,是进步的表现。

大家想想,在先秦,中国是不需要用法律法规来制约百姓的,大家都知礼仪、讲仁义、懂廉耻,自觉且安份守己,从来不取非份之物,从来不求非礼之欲。虽然物资匮乏,但人们都能够自己自足,安居乐业。是那时的社会文明呢?还是现在要靠法律来制约的社会文明呢?人类最精华的思想体系都是在先秦之前,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儒家,以及诸子百家,甚至是西方的圣人也是在同一时期。自从先秦后就再无新的思想诞生,汉代董仲舒,宋代程朱理学,也都不过是在儒家的思想上进行注解和研究而已,再无新的系统的思想产生。那么,人类是在进步呢,还是在退步呢?

自信不是错的,但千万不要盲目自信。我们固然也很难再创造出新的思想体系,但是将原来优秀的思想弘扬传承下去,也是我们的功德。

知音人说郑声哇。

知音人说郑声哇,典故出自《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lù,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就是说,颜回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因为有利于农耕;乘殷商的车子,因为商朝的车子朴实适用;穿戴周朝的衣冠服制,因为周朝的衣冠典雅且合乎礼乐文明;演奏《韶》乐,因为这种音乐美妙动听且十分高雅,可以教化百姓。但是一定要禁绝郑国的声乐曲韵,疏远巧言令色的奸佞之人。因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属于乱世的靡靡之音,容易使百姓变得浮躁而没有教养。而奸佞之人则太危险,容易引诱国君偏离正途。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特别讲究礼乐文明的周朝,是不喜欢任何与“雅乐”相悖的乐音的,《礼记·乐记》中也有:“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哇,指乐声十分靡乱散漫。如果国家倡导这样的乐曲,上行之,下效之,百姓就都会被这种音乐所洗脑,而变得不思进取,沉迷其中,甚至使后代的思想都变得肤浅和空洞,不利于国家发展。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听尹鍊师弹琴》唐·吴筠。

“闻韶方觉郑声淫,信有朝阳彩凤吟。”——《和陈正郎学之乡友见寄》明·苏葵。

“乃知自古戒郑声,不独颜色能倾城。”——《羯鼓歌》明·王洪。

其实,这也是如今的一种现象,许多流行歌曲,都是毫无意义的“郑声”,但却在我们身边不断的传唱。现代的年轻人,在还没有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之时,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所以,现在很多男孩子女孩子都拜金,更注重物质的享受和需求,完全忽略思想境界。这样的人将来终是要走上各种工作岗位的,那么,整个国家都在这样的人的服务之下运转,国家如何提高人民综合素质?

或许会有同学说,没那么严重吧,你这是想得太多了。其实,并不是我想得太多了,这的确是礼崩乐坏的一种体现。中国曾经是最高贵的礼乐文明,所有的事情都讲究仪式感,因此,在任何场合所演奏的音乐都是有特定的规矩的。大雅之乐方可登大雅之堂,在这样的雅乐的熏陶之下,文化之风也都比较庄重典雅,百姓自然也是会受到启发,更容易教化。

这就相当于现代的流行歌曲与交响乐的区别,听流行歌曲,有的甚至带有说唱,这样的音乐,你穿什么衣服都可以听,破洞牛仔,印着大骷髅头的衬衫……但是,去音乐厅听交响乐,你一定会特意选一套比较庄重的礼服,我不细说它们的区别有多大,大家自己分析吧。

所以,圣人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人类的思想境界在退步而已,才会觉得古圣先贤们的生活太麻烦,太教条,因此,而不屑一顾。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

气候变化,将要下霜,应是秋天的时节,因此塞上的大雁也应该是飞往南方了。关于霜降过飞鸿的内容,咱们在“七虞”韵的第二节有讲到“秋霜多过雁”,就不再重复了,大家可以翻阅以前的课件进行复习。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寄韩谏议》唐·杜甫。

飞霜萧萧鸿雁来,禾黍漂流桑枣死。”——《闻中原河决盗起有感》元·成廷圭。

飞霜落尽衡阳树,哀鸿叫下潇湘浦。”——《一壶酒歌》明·周是修。

飞霜过雁,这便是秋日最明显的特征,也往往象征着离家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阴雨天,蚂蚁为防止蚁穴进水,会成群结队地忙着搬家,见此情景,人们就可以预知天要下雨了。

“鸣鸠逐妇移窠,众山戴帽垂云幕。”——《暮春苦雨》宋·刘才邵。

“穴能防患,常于未移。”——《穴蚁》宋·刘克庄。

“骤欲来移穴,落花多罢分蜂窠。”——《自笑》元·张雨。

飞霜过雁,是顺应节序的变化;行雨迁蚁,是遵循天气的规律。其实两者所要传达的,无非是万事万物皆有一定的规律,只要顺应自然,一切都是合理的。

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对自然界的规律,往往是通过书籍和网络来了解,总是有局限性的。不像我们,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大自然的认知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亲身感受到的,便会印象深刻。因此,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更有带入性,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情感。

前段时间上课,问孩子们对四季的认知,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很多孩子说不上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最基本的四时特色,可是往往离我们的生活却越来越远了。我们小的时候,是亲手种花栽树的,然后看春天里最艳丽的色彩;秋天的夜晚,天高云淡,月光可以照亮周遭的一切;夏日吃着井水湃的西瓜,坐在葡萄架下等凉风袭来;冬天踏着厚厚的积雪去野外滑冰,打雪仗。可是,城市的色彩太斑斓,灯光太亮,让大家不太在意百花的颜色,月亮的光辉。坐在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房间里,根本感知不到夏日凉风的惬意,以及冬日漫天飞雪的浪漫与唯美。

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不要带着孩子去观光各种景区,住高档酒店,或者在城市里打转。走出去,到乡间,去感知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体会一下四时节序的变化。这样的孩子,对生活的认知会更加立体,更加丰富多元。

2020-07-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