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定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名人故居

 老房子图书馆 2022-10-31 发布于上海

康定路是上海市静安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东起泰兴路,西至万航渡路。长2852米。康定路原名康脑脱路(Konnaught Road),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于1906年,得名于英国驻华公使爱德华七世的兄弟之名。其中延平路以西路段属于越界筑路。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租界时改名康定路,得名于西康省省会康定。

康定路2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12-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81 曹家花园 民国 江宁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张氏住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康定花园

地址:康定路2号

层数:4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23年;保护类别:一类

康定路2号

康定花园由三幢带有法国建筑特征的独立别墅组成,设计师是德侨建筑师苏家翰(K. H. Suhr),他也是最初的房屋所有者。上世纪三十年代,苏家翰建筑师事务所在北京路二六六号。

后来房屋几易其主,许多资料都介绍这里曾是颜料商人张发文的住宅,但是这位“颜料大王”张发文的生平资料却很少。还有说是颜料商人曹氏兄弟的住宅,故又称“曹家花园”。但是,曹氏兄弟到底是谁,鲜有资料说清楚。笔者推测,这是个误传,谬误之处是将“赵氏兄弟”误传为“曹氏兄弟”,因为在上海话中,“赵”与“曹”的发音是一样的。何以见得?《申报》上介绍说,康脑脱路(今康定路)麦根路(今泰兴路)第二号至第四号是颜料巨商赵聘侯、赵国亭的住宅。赵聘侯曾任职于瑞康号颜料行,“瑞康号颜料行”由奚润如开设,颜料大王贝润生(建筑师贝聿铭的叔祖)就是由其姐夫赵雨亭介绍进入该行学生意,然后出任经理,开启他的发家之路的。由此可知,此处曾是颜料巨商“赵氏兄弟”的住宅而非“曹氏兄弟”。

康定路2号

1953年,上海市卫生局购下此处三幢建筑(康定路2、4、6号),后合并为2号一个门牌,并在此设立上海儿童保健院。1954年,兼并香山路上的“上海儿童医院”,在此处成立上海市儿童医院。1994年医院迁出后,曾为市卫生系统办公用房。现为申康投资有限公司办公楼。

康定路307号

康定路307号,曾是丁济万创办的华隆中医院沪西分院旧址。

康定路307号

华隆中医院创建于1930年4月1日,当时的院址在华格臬路(今海宁西路)48号,后迁至贝勒路(今黄陂南路)50号三层大厦内。1940年1月3日,丁济万在今康定路307号创办了华隆中医院沪西分院。

丁济万

丁济万(1903-1963)近代医家。生于上海,原籍江苏武进。为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长孙。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及上海国医学会理事长,卫生部中医委员会委员,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国医协会理事长,上海华隆中医院院长,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后移居于香港及台湾行医。

上世纪二十年代起,至四十年代丁济万就跟随祖父丁甘仁先生悬壶于白克路(今凤阳路)60弄人和里32号。丁济万三个字当年在上海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据说叫黄包车只要喊丁济万就可以,不必说地点。

康定路358弄陕康里内锡克教堂

康定路358弄陕康里内有一栋造型独特的西式楼房,这栋老房子就是沪上现存两座印度锡克教堂之一。

康定路358弄陕康里内锡克教堂等

陕康里位于康定路陕西北路交汇处,这里曾经是戈登路警察局后勤生活区。1915年租界形成后,陕西北路、康定路交汇处,建起了巡捕房、教堂、修理工厂、宿舍等场所。

行号图上原戈登路巡捕房与锡克教堂(红色框内)及其它建筑

据申报记载,公共租界捕房雇有印度巡捕,1929年共有六百四十二名。这些巡捕都为锡克族人,来自马其哈与马尔瓦两部落。戈登路(今江宁路)捕房专用马尔瓦人,静安寺路捕房则专用马其哈人。

康定路358弄陕康里内锡克教堂等

为了解决巡捕与司阍矛盾,西摩路(今陕西北路)与康脑脱路(今康定路)交汇处修建巡捕用锡克教谒师所(即锡克教堂)。

康定路358弄陕康里内原修理工厂旧址

2020年这里经过保护性改造,变成了时尚文化创意园区。

康定路528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59 国立暨南大学旧址 民国 江宁街道

地址:康定路528号

康定路528号

一直以来,对暨南大学——这所创立于南京,发展于上海,最后立足于广州的百年名校心存好奇,特别是为什么叫“暨南大学”。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自欧洲考察宪政回国后,深感华侨教育之刻不容缓,便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允许“南洋各岛及檀香山、旧金山等处侨民”回南京读书,以“宏教泽而系侨情”。经过筹备,校址被选在南京薛家巷妙相庵。该处地居南京城中央,鼓楼之南,唱经楼之北,西北紧邻金陵大学。校名为”暨南学堂“,“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1906年3月23日为创校日。

康定路528号

1918年3月1日,学校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1923年,为了适应学生的增多,并创建大学部,暨南学校从南京迁到上海的真如。1927年,暨南学校扩充为当时唯一的华侨大学——国立暨南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日军飞机大炮狂轰滥炸下,暨南大学真如校区夷为废墟。1938年,暨南大学迁到上海公共租界康脑脱路(今康定路)528号。这里也曾是中华基督教堂。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租界为日军占领,暨南大学又搬迁到福建建阳。1946年6月,国立暨南大学从福建建阳迁回上海。国民政府划拨上海宝山路和东体育会路两所原日本人学校作为国立暨南大学校址,文学院、法学院设在宝山路,商学院、理学院和校部机关设于东体育会路。1949年8月,原有文、法、商及理学院分别并入复旦及交通大学,地理学系并入南京大学(前身为中央大学),人类学系并入浙江大学。暨南大学暂时停办。1958年在广州重建。1983年暨南大学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宝山路584号内纪念碑

真如暨南大学旧址纪念碑

2006年,作为百年国立暨南大学旧址的永久性纪念碑在上海宝山路584号和真如(普陀区万里小区中心绿化带的南端)落成。

康定路758弄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28 康定路758弄住宅 民国江宁街道

地址:康定路758弄

康定路758弄

是一栋毗连式的三层楼房,坐西朝东,砖混结构,对称式布局,共六个单元。上部红瓦四坡屋顶,上开有老虎天窗。二层有嵌入式的长阳台,带水泥直棂式栏杆,三楼则向内缩进,空出前部成为大露台。底层人家都带有天井。下部仿石块灰色的水泥外墙,上部为拉毛墙面。

康定路758弄18号

据记载,当初弄内十八号三层花园洋房內有大房间六间,浴间二间,仆役室,汽车间一应俱全,另有大花园一座占地约一亩。

康定路758弄10号

据申报记载:1947年1月11日下午,远东航空公司“呂宋小姐号”飞机在菲律宾吕宋岛上空失事,三十六人获救,其中有一位叫盛树珩,家住康定路七五八弄十号。2月27日,康复后的盛树珩自马尼拉返回上海,据他讲:该机失事后,机中一片呼救声。幸乘客中有美籍海员迪克生者,见状一跃入水,发挥其博爱精神,不问国籍,不分男女,先助各人登橡皮救生艇,计获救者连迪氏共二十人,然后将三艇用绳索连之,但以各人不谙打气术,气不足,艇几下沉,迪氏又一手攀绳,往返游泳三艇间,逐一打气,至是三艇始得转危为安。自下午三时登艇至次日中午遇救止,其间艇上诸人,有焦急万状者,有泣不成声者,迪氏除打桨外,还低首为人祷告。其义勇热忱,令人感奋,及各人脱险登陆,有赠以金者,拒不受,是又非常人所可及,爰补志之,以告当世。

康定路759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15-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16 朱斗文住宅 民国 江宁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康定路759弄花园住宅;现名称/现使用单位:静安区政协

地址:康定路759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26年;保护类别:二类

康定路759号

朱公馆(朱楼)主立面为对称式构图,外墙面大面积清水砖墙,柱头、栏杆、转角等处采用石材饰面,色彩对比明快。立面中部采用两层的巨柱式入口和敞廊,二楼为圆弧形阳台,三楼为花瓶式栏杆露天阳台。侧立面入口门厅精致,局部带有中国传统装饰,门廊上方有露天阳台。屋面设有4个壁炉烟囱,凸现对称原则。整体建筑属古典主义风格。

康定路759号

1941年1月,朱斗文将部分房屋出租给交通模范中学(后改名交通中学,系交大校友主办)作为校舍使用,并约定学校开学期间每天上下课不得敲响铃声,以免打扰朱宅清静。朱楼也为抗战期间的上海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康定路759号

朱斗文是上海道台朱鸿渡之孙、朱幼鸿之子。朱鸿度祖籍安徽泾县黄田,其父曾助李鸿章办理军需,镇压太平军有功,两人甚至结为异姓兄弟,此后便发家致富,成为泾县五大巨商著姓之首。 朱鸿度先做盐商起家,捐了个道台的官衔,后来又做过浙江牙厘总办,深得李鸿章赏识。

1948年航拍图(箭头所指为中纺四厂,圈内为裕隆面粉厂宿舍)

朱鸿度、朱幼鸿父子以私人名义募股开办纱厂,光绪帝御笔亲批了第一号民营纱厂的牌照给他,李鸿章亲自定名为裕源纱厂,选址在叉袋角麦根路口吴淞江边(上图红色箭头所指,今淮安路640号),1894年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民办纺织厂开工了。

裕隆面粉厂宿舍旧址(今长安路900号)

嗣后朱幼鸿兼并裕源纱厂全部股本,独资经营,颇获效益。先后于上海创办裕通、裕亨纱厂、裕丰面粉厂,在汉口开设裕隆面粉厂,在江苏支塘开设裕泰纱厂,在高邮开设裕亨面粉厂,在苏北、山东开盐场。在长江中下游各大商埠设盐号,开当铺30 处。至民国初,所办工业企业发展极盛,资产总额五六千万两白银,成为中国近代颇有实力和颇具影响的民族资本家。

1948年行号图(箭头所指上海第四纺织厂)

1918年,朱幼鸿将裕源纱厂卖给日商内外棉株式会社。日本人将其改称为内外棉九厂。抗日战争胜利后,日商内外棉第九工厂被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接管,接收后更名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四纺织厂。1950年7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纺织工业部成立华东纺织管理局,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归并华东纺织管理局,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四纺织厂更名为国营上海第四棉纺织厂。1997年,国棉四厂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朱践耳

朱家兄弟姐妹众多,其中不乏各界精英,如:弟弟朱如山,还有同辈兄弟、著名作曲家朱践耳等。

但是,豪门也有自己的烦恼。朱斗文的儿子朱依仁曾任天津路十九号大亚银行的副理,大亚银行1934年10月1日开业,董事长尤菊荪,董事有杜月笙、朱斗文、朱如山(朱斗文之弟)等。可是这个朱依仁却不招朱斗文喜欢,以致他于1939年12月在《申报》上刊登“驱逐劣子启事”,启事说:“劣子依仁违背家教,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浪费无度。鄙人前曾登报通告亲友切勿贷与分文,尚冀其改过学好。不料在外招摇撞骗,愈趋下流,屡次训诫丝毫不改。如此恶劣,难望成就,业已将其驱逐出外,断绝一切关系。兹恐各界受其愚骗,特此登报通告,即希公鉴。”在此之前的1935年3月,朱斗文还在《申报》上登启事,对小儿子也心存不满:“小儿永安,在外如有人与其往来款项,鄙人概不负责,此启。”看来这两个儿子都不是善茬。

康定路770号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16-I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20 司米托莫银行旧址 民国 江宁街道,310106945190000014 培进中学6号楼 民国 江宁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司米托莫银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上海对外经济研究中心/全球经济发展中心

地址:胶州路510号(康定路770号)

层数:3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935年;保护类别:三类

胶州路510号

康定路770号上戏附中有栋欧式的别墅,红色的外墙格外醒目,原来是司米托莫银行旧址,即日本住友银行。旧址为一栋独立式的花园住宅,四坡红瓦斜屋顶,水泥砂浆外墙。由当时尾原工程所设计。建筑南侧正立面中央原为主出入口,带有外伸式的门廊,门廊由石制的圆柱支撑,但现已被封闭,出入仅依靠西侧面向胶州路的边门。

胶州路510号

该楼建成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曾长期作为日本住友银行(亦称司米托莫银行)职员宿舍。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由资金实力雄厚的聚兴诚银行竞标购得,作为该行职员宿舍。1954年,培成女中与协进女中合并为上海私立培进女子中学,后改为公办上海市培进中学,由女中转为男女生兼收的完中。1963年2月,培进中学迁至康定路770号,将这幢洋房作为校舍之一,从而由原来的银行宿舍华丽转身,演化为新中国的办学场所。这一时期,这幢红楼被称为“培进中学6号楼”。2004年8月上海市培进中学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后来有一段时期,上海对外经济研究中心(全球经济发展中心)曾在此楼办公。现在由上海金珐休闲会所使用。

康定路839号、841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95 康定路839号、841号住宅民国 曹家渡街道

地址:康定路839号、841号

康定路839号、841号

清水红砖外墙,入口处有门楼,门楼上饰有精美的白色山花。

康定路839号、841号

康定路839号、841号

康定路839号、841号

1934年6月26日,就在隔几个门牌的康脑脱路(今康定路)八百五十三号,共产党江苏省委书记郑玉龙被拘获,不久叛变脱党,并参加特务组织,给党组织带来巨大损失。

康定路872弄涵仁里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78 涵仁里3~23号住宅民国 曹家渡街道

地址:康定路872弄3~23号

康定路872弄涵仁里

康定路872弄涵仁里

康定路872弄涵仁里

弄内靠西共有二排三层单列式住宅,清水红砖外墙,每户设有天井。

康定路878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805190000077 康定路878号住宅 民国曹家渡街道

地址:康定路878号

康定路878号

康定路878号

独立式花园洋房,南立面呈对称造型,中间弧形突出,三层突出部分是平台,二层突出部分饰多立克柱。造型独特优美。

康定路888弄春江别墅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945190000079 春江别墅3~9号住宅民国 曹家渡街道

地址:康定路888弄3~9号

康定路888弄春江别墅

建于1926年,新式里弄住宅。砖木三层结构。

康定路888弄春江别墅

康定路888弄春江别墅

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位于吴淞炮台湾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曾暂借春江别墅为临时校舍。

康定路947号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6805190000259 胡朴安旧居 民国 曹家渡街道

地址:康定路947号

康定路947号

胡朴安的故居占地约400平方米,分为两栋平行排列的三层楼房,一南一北,砖木结构,中间的空地是一个花园。南楼曾是胡朴安的藏书楼和工作室,北楼为家庭居所。如今,南侧的楼房住着12户居民,北侧的楼房被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用来办公,隔壁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拉面馆。

胡朴安

胡朴安(1878~1947),安徽泾县人,近现代著名文字训诂学家、南社诗人、国学大师。曾先后任教于上海大学、持志大学、国民大学和群治大学等多所大学。抗战胜利后,任《民国日报》馆长,并继任上海通志馆馆长之职,后任通志馆改组的文献委员会主任,至逝世为止。

1936年至1947年,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晚年患脑溢血,半身不遂,只能居家著述立说,自称“半边翁”。个人藏书10多万卷,后来全部捐赠给合众图书馆。

康定路1109号万春街

万春街位于康定路1109号,原本叫金司徒庙街,路內63弄1号原是金司徒庙,直到1964年,才更名为万春街,寓意为“万紫千红总是春”。

行号图上金司徒庙的位置(红色圈内)

上世纪三十年代,艺华影业公司就设在金司徒庙附近。艺华影业公司1932年10月由严春堂(棠)集资创办,内部编剧导演则由田汉主持,演员有金焰、胡萍等。1933年扩大规模,在康脑脱路(今康定路)金司徒庙附近新建摄影棚。1933年11月12日星期天上午,国民党特务捣毁并焚烧了艺华影业公司新建的摄影棚,并散发署名“中国电影界铲共同志会”的传单。这一事件不仅震动全国,也激起了海外爱国华侨的义愤。

南社第十六次雅集,1917年4月15日于上海徐园举行

康定路上旧址——徐园(徐家花园)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海有三大名园,即徐园,愚园,张园。当年的徐园,曾是文人雅士必游之地,不仅园景秀丽,且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行号图上徐家圈(旧徐园)的位置

徐园原名双清别墅,为浙江海宁人徐鸿逵(字棣山)所建,故又称徐园或徐家花园。清光绪九年(1883),徐棣山在闸北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43、35支弄)购地三亩余,造了双清别墅。

除双清别墅外,徐棣山还在当时的徐家汇路(1921年改名海格路,今华山路)又辟一座铭园,还在曹家渡吴淞江(今苏州河)畔,建一园,名小兰亭。

凯旋北路1555弄66号瑞华公馆

经过专家确认,现位于凯旋北路1555弄66号的“瑞华公馆”就是清末上海巨商徐棣山的“水云乡”或“小兰亭”,也是中国第一所昆曲传习所。

凯旋北路1555弄66号瑞华公馆

这里之所以是中国第一所昆曲传习所,是因为徐棣山的次子徐凌云是昆曲艺术家,毕生从事昆曲研究和传习,曾向沈月泉、沈斌泉、周凤林等请益,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曾为梅兰芳配《风筝误》等戏,而著名昆曲艺术家俞振飞曾得到徐凌云的悉心指点和传授。徐凌云在这里办了中国第一个昆曲传习所,潜心研究昆曲,培养昆曲传人。

凯旋北路1555弄66号瑞华公馆

之后这座老洋房几经易主,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也经历了繁华与落寞。

1930年代成为“美丽牌”香烟陈楚湘的私人府邸之一;

1943年,复旦大学药学院创始人宋梧生在此创建创办“大中化工厂”,即上海葡萄糖厂的前身;

1963年,为解决附近居民子弟的求学困难,在老洋楼创建“南林中学”;

1982年更名为上海市南林师范学校,转型幼师教育;

1997年,市政府撤销南林师范学校编制,老洋楼划归华东师范大学。

2008年7月,开始对这座“老洋房”平移和历时八年的修缮,使之重获新生。

2015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目前是高档餐厅。

凯旋北路1555弄66号瑞华公馆

徐棣山营建这几座园林,原想颐养天年,不料仅活到58岁,便因车祸而丧命。

徐棣山亡故后,其两子仁杰(贯云)、文杰(凌云)见天潼路唐家弄一带已成闹市,园林无发展余地,而地价大涨,便将3亩地出租,同时在地价较低的康脑脱路(今康定路)购地18亩,于宣统元年(1909)迁往新址。下面的1948年航拍图,右上方红色圈内为旧徐园的位置,左下方红色圈内为新徐园的位置。

1948年航拍图上新、旧徐园位置

徐园新址的确切位置,不同时期的门牌号有所不同,早期的门牌号有康脑脱路5号、126号,根据1938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徐园的门牌号是康脑脱路168号。这里后来也曾是私立健行中学、中华制纸工厂(大明造纸厂)的所在地。

1938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中徐园位置(红色框内康脑脱路168号徐园和键行中学等)

1948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徐园位置(红色圈内)

徐园作为沪上最早的私人花园,僻静幽深,屋宇古朴,亭阁假山、荷塘修竹,应有尽有。这里经常举办画展、菊花展、花灯游园会等。该园主人徐贯云、徐凌云昆仲,风雅好客,夙擅昆曲。

徐园的盛况,从当年的一些活动可见一斑:

1919年4月29日,马湘伯八十寿辰,学生在徐园为其祝寿。

1925年4月1日,沪海道尹兼清乡督办王赓廷等在徐园宴请张宗昌军长及夫人。

1926年3月21日,前粤军第四路司令周拂尘,择农历二月初十续娶,在徐园款待宾客,并佐以各种娱乐,晚餐后还放映最新电影。

1927年6月22日,国民革命军第二路总指挥部参谋长张定瑶,在徐园举行北伐胜利宴会,到会五十余人。

1927年9月1日,海上名律师江一平,及其尊人江紫尘先生,与卢小嘉将军,海上名花富春楼六娘等集于徐园,会串京剧。

海上名花富春楼六娘,《上海画报》1927年1月30日。

1928年9月16日,王一亭在徐园举行上海特別市参事会结束聚餐会议。

1929年4月13日,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宴请旅沪军政商学各界同乡,到会张岳年、熊晓岩、卢师谛、黄复生、杨小波等百余人。

1929年农历七月初五至初七,海上国货厂商联合美术家、新闻家等,发起七夕花灯赠品大会,有沪上百余家厂商参加。

1929年9月11日,上海市政商要人在徐园,为国民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五十寿辰,并与夫人宋霭龄女士结婚十五周年,为其祝寿。下午并有名票友王晓籁等之堂会,热闹非凡。

1929年10月5日,四川老国民党员黃斗寅六十寿辰,其同乡同道郑毓秀、陈祖怡、徐福生、黃复生、狄君武等在徐园为其庆祝,备有堂会、杂耍,及王美玉苏滩等,加入者有数百人之多。

1929年11月1日,中日现代绘画展览会开幕,市长张群亲自揭幕。中日两国出席代表暨来宾四百余人。

1929年11月18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协理兼导演郑正秋的长公子小秋,在徐园与周素玲女士举行结婚典礼,来宾约千余人,婚礼拍摄电影数千尺,盛极一时。

1931年6月18日,王伯群与保志宁在徐园举行结婚典礼,贺客盈门,车马塞途,盛极一时。

1932年7月23日,中华慈幼协会,为欢送孔祥熙,在徐园举行茶叙会。

1934年8月25日至29日,全国第一流电影歌舞明星义演,为浙江海宁旱灾筹募赈款。参演的女明星有:明星影片公司胡蝶女士、徐来女士、宣景琳女士、张素珍女士、顾梅君女士、顾兰君女士、朱秋痕女士,天一影片公司陈玉梅女士,艺华影业公司袁美云女士、仓隐秋女士、胡笳女士,联华影业公司梁赛珍女士、梁赛珠女士、梁赛珊女士、梁赛瑚女士,三大歌星白虹女士、周璇女士、汪曼杰女士。明月,新华,银花,三大歌剧社全体社员义务参加。

......

历史上康定路还有一些重要人物的居住旧址,如:康脑脱路十八号梁任公(梁启超)寓所,六十一号王宪臣(麦加利银行买办)居所。康脑脱路二百三十号原有一座大洋房,原为外国人的私宅,后来租与严姓华人开设赌场,日夜赌博,门前常常车水马龙。二七三号荷兰总领事官邸等。这些旧址因城市改造而消失,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