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三家分晋”惨剧的来龙去脉? “

 快乐老年435 2022-10-31 发布于北京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其卿大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西周初年,周成王把其弟弟叔虞封于唐国,叔虞就国后称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父继位,将国号改为晋,史称“晋国”。
根正苗红的晋国从建国开始,一直都是一个大国,直到晋文公称霸诸侯,达到鼎盛。而“三家分晋”的主人公,分别是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他们的先祖在晋文公还叫公子重耳的时候,帮助公子重耳成功登上国君宝座,因为保驾有功,先后被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的势力大增,就会挤压公室的权利,春秋末年,晋国国内进行了一场长达数十年之久的公室与卿大夫争Q的斗Z,后来逐渐形成了智、范、韩、赵、魏、中行六卿专Z的局面。
六卿实力相当,互相约束,但心怀各异的六卿都在暗中扩张势力,最后演变成六卿之间的兼并战Z,最后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联盟的一方,将范氏、中行氏彻底消M。最后韩氏、赵氏、魏氏又联合将智氏消M。此时,晋国公室已形同虚设,彻底沦为三家的附庸。
公元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