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族现代性重构》上篇|嬗变03:三家分晋

 鲜说故事 2023-10-10 发布于四川

东周王室衰微后,诸侯崛起争霸称雄架空天子的同时,卿大夫们也不甘寂寞,纷纷上演“陪臣执国命”的大戏,或破家亡身,或化家为国,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其中尤以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最为典型。

公元前453年,晋国赵魏韩三家联合起来灭掉智氏,又将国君领地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分封赵魏韩三家,成为新的诸侯赵国,魏国和韩国,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391年,齐国相田和将齐康公放逐到海边,田氏一家完全掌控了齐国实权,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这就是“田氏代齐”。

赵魏韩和田氏化家为国,撕掉了周王室最后一块遮羞布,意味着封建制度的全面崩溃。著名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就将“三家分晋”列为全书开篇,视作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在国都翼城继位,将其叔父“成师”封于曲沃,史称曲沃桓叔。晋国作为诸侯,分封小宗“立家”,原本是一件很普通很正常的惯例,但曲沃桓叔抓住机会,扩张了自己的封地,在力量上取得压倒性优势后,自觉羽翼丰满的桓叔不甘于小宗地位,以下犯上,不断向翼城的大宗发起挑战,包括军事打击、政治瓦解、外交孤立,培植内部反对国君的势力,以“捍卫天子威信”为旗号,蚕食晋侯领导权等方式,企图取而代之。从曲沃桓叔到曲沃庄伯,再到曲沃武公,祖孙三代接力,曲沃小宗与翼城大宗的争斗持续长达六十七年,期间先后有五位大宗国君被杀。

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攻灭晋侯缗,并用抢掠来的珍宝器物贿赂周天子,于是周釐王正式册封他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武公。至此,晋国曲沃小宗正式取代翼城大宗,史称“曲沃代翼”。曲沃代翼的晋武公一系自觉出身不正,生怕宗族支系效仿,历代国君在恐惧心的支配下,大肆屠戮姬姓宗室成员,晋国公室力量在多次内乱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消耗殆尽。

公元前636年,因受内乱影响而在外流亡二十年,饱尝疾苦的晋文公重耳即位,他接过春秋首霸齐桓公“尊王攘夷”的大旗,奉天子以讨不臣,文治武功卓著。晋文公称霸,晋襄公接霸乃至晋悼公复霸,晋国延续了长达一百五十余年的霸主地位。但晋国公室力量并未复振,在朝堂的影响微乎其微,担心同宗坐大夺权的历代君主以前车为鉴,不任用宗亲几乎成为国策。相反,与公室没有血缘关联的异姓人才,则在晋国受到竭力重用。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由曾与自己同甘共苦的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家族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自此,外姓卿大夫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大权。

一开始,十一位大臣代表背后的家族各司其职,倒也其乐融融。但朝堂势力在短暂的平衡之后,为争权夺利启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倾轧,经过激烈的攻伐兼并,狐、先、郤、胥、栾五家逐渐淘汰出局,只剩下了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瓜分六卿,再无轮流,各自坐大,开始图谋瓜分晋国。

公元前493年“铁之战”,范氏、中行氏又被灭,晋国大权开始落入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手中。公元前453年“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灭掉原本最强的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顺水推舟,正式册封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将晋国公室最后一点遗留瓜分殆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