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风不用青帆引 逆浪何须锦缆牵---白庙沟村的记忆一二

 山花烂漫oqq2hn 2022-10-31 发布于湖北

乘风不用青帆引 逆浪何须锦缆牵

---白庙沟村的记忆一二

冯祖华

    白庙沟与程岐村接壤,在两峪乡程岐村的那些年里经常到白庙沟去。哪里有家门、有亲戚、有同学,而且还有故事。高中毕业后第一次上公路就是修白庙沟公路、是与两峪村店子口接壤的山梁子到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都正阳的老家门前。我们五队的一段400米,从开山梁子到砌驳岸填方,工程量非常之大。

    为了炸开山梁子,我们在梁子上打一口大炮眼,炮眼里面套小炮,打了一个星期,炮口两米,深十二米,放炮用的硝酸铵炒的成的炸药半吨,30多人从早上到下午四点多才把炮装好,引爆用了12发雷管。炮还我亲自点的,一声闷响,脚下好像抖了一下,只见山梁子齐刷刷的向前奔去,山梁子成了平地。

    山梁子炸开后,一个多月公路就完成了。冬天接着向上修。生产队的队长叫我带队。我带了一帮年轻人,每天划任务,完成了美女们就回店子口驻地休息、谈天。我们几个男生就到松树包粮管所打篮球。由于我们任务到组(几个人划一组),干的起劲,玩的开心,工程进度总是比别的生产队快,公路指挥部经常表扬我们。

    79年冬天我们修陈述安门前一那段。那时还是生产队一起干。80年夏天修陈述安对面就不一样了,那时,土地马上要下放到户了,修公路的义务工家家户户都一样上。但松树湾的男劳动力壮劳动力多些,我们龙洞湾的壮劳动力少,美女多,老头多(我们五队两大湾,龙洞岭东台子上,苗岭上,松树湾,新屋几个村庄和起来称松树湾;龙洞岭西面龙洞湾、窑湾、屋场和称龙洞湾)。 

    当时的李永界当生产队队长,我们龙洞湾的壮劳动力虽然少,但有六七个年轻人,一个能顶几个用。我们还是男女老少搭配划任务。实干不如巧干。我们精心测算,深打眼密放炮,计算好时间几炮一起响,这样减少了开挖土石方的工程量。我们每天添海没亮就开工,下午4点到白庙沟学校去打篮球。就是这样我们比松树湾提前半个月完成任务不过,我们还是帮忙完成任务后一起回家。

    白庙沟的故事一天两天是讲不完的,就像山头升起的那缕霞光,映红了门前的程岐山,灿烂了西边的朝元山,藏进龙洞湾的水里,又奔腾不息的流进韩家河走进长江,涌入大海。白庙沟的故事是从林中回家的流莺,唱着祖先们流传下来的那古老的歌谣。唱得老人们忘记了给嘴上的旱烟斗换烟丝,唱得小伙子从容卸掉肩上的弯弓犁;唱得媳妇们忘记在厨房里火生做饭。就这样,美丽的白庙沟村也在我诗歌中是扯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幕来。

坛子包,总管庙

白庙沟村

白庙沟村有洞天。谐调发展谱新篇。

狠抓农业兴山寨,理顺流通富一川。

中草药,富方圆。舒心日子赛神仙。

丹青绘就新图画,振兴乡村富路宽。

今昔门板垭

涌浪推波势万千,白云舒卷蔽山巅。

鸟飞凤举苍穹阔,虎跃龙腾大道宽。

开新路,九连环。小康日子赛神仙。

莺歌响彻云天外,引得姮娥下广寒。

大包寨感怀

土里刨金抒锦笺,如今一梦竟犹然。

仙宫降瑞知多少,政策承恩百姓欢。

凝爱锦,绣情笺。心花绽放爱绵绵。

百年奋斗人民富,浞水清流映笑颜。

坛子包新貌

十月秋风思绪飘,发家致富计谋高。

铁牛奔跑犁翻浪,农友跟随挺直腰。

看腰鼓,听歌谣,民间齐舞乐淘淘。

乡村高唱丰收曲,邀我诗吟坛子包。

    作者简介:冯祖华,笔名:山花烂漫,男,现年65岁,中共党员,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人。退休。中国诗词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辞赋协会会员中国诗词论坛协会会员中华诗词论坛协会会员,中国诗词协会交流总群和诗词书画创作部副主编,中国社会网络义务教育大学副校长、教授,襄阳作家协会会员,保康县诗词学会会长、保康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