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岁老人成功抗癌43年,肝癌手术治疗如何让患者长期生存?

 拯救肝癌 2022-10-31 发布于福建

👇


本期专家

邱双健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常务副主任

博士生导师

“确诊肝癌后,还能活多久?10年以上有可能吗?”很多患者在确诊后总产生这样的疑问,而沈老先生的案例告诉我们,肝癌患者完全可能长期生存!

事实上,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手术治疗后生存超过10年以上的患者已经屡见不鲜,大有人在!

沈老先生1975 年(时年60岁)意外发现腹部有包块,甲胎蛋白阳性,确诊为肝癌,于是他立即赶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治疗。

同年9月,沈先生接受了肝切除手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肝脏左叶,最大直径12厘米,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第4年,沈老先生又发现肝癌转移到肺部,再次接受了左肺上叶切除术。

在历经肝癌切除、肺转移癌切除两次大手术后,沈老先生此后多年太平无事,长期无瘤生存达43年之久,最终享年 103 岁(实足年龄),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被确诊为肝癌是十分不幸的,但如果肿瘤相对较早期且满足手术条件,肝切除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术后长期生存的肝癌患者越来愈多、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年来的多项报道均表明,肝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已从十年前的30%左右提升至目前的60%以上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对于肝癌患者而言,如今“长期生存”已不再是遥远的梦,肝癌已从“不治之症”变为了“可治之症”。 

那么,肝癌患者如何通过手术治疗中走向“长期生存”呢?这一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但由上文百岁老人的抗癌经验可以知道,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选择合理、适宜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患者能够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

而术后正确的随访、复查,以及科学的自我管理同样是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这里重点跟大家介绍一些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1  

手术治疗对肝癌患者至关重要

对于早期肝癌患者而言,肝切除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期乃至最终治愈的关键手段,也是目前公认的早期肝癌治疗的首选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除了开腹手术以外,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肝癌切除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对术后恢复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02  

如何预测手术切除的疗效?

一般而言,术后2个月左右即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两个方面初步了解手术的效果。

1.影像学检查


当术后1-2个月进行肝脏彩超、CT、MRI检查(至少有其中两项检查)未发现明显的残余肿瘤病灶时,一般提示肝切除效果良好。

2.肿瘤标志物


对于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或DCP)等肿瘤标志物升高的肝癌患者,术后可以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来预测疗效。

一般来讲,这些指标多会在术后2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如果术后这些指标不下降或下降较慢,则需要考虑是否肝内有残留病灶或存在远处转移。

另一方面,如果这些指标短暂下降后又再次升高,则需高度怀疑肝癌复发转移的可能性。

3.肿瘤分期


肿瘤分期是从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是否血管侵犯、肝功能以及全身功能状况等方面综合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

一般而言,肿瘤的分期越早,提示体内肿瘤的负荷越少,治疗的效果越好。 

  03  

肝切除术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肝癌患者而言,手术固然是很重要的一环,但术后定期、规律性的复查和正确的自我管理同样非常重要。

1.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非常重要,需要终生进行。根据医嘱决定是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还是继续定期随访。

一般而言,在术后一个月需要复查肝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等)、肝脏彩超或增强磁共振/CT。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术后两年内,每两到三月随访一次。术后两年以上,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在随访时,除了监测肝脏状况外,还应该定期随访胸部等肝癌转移好发部位的病变情况

2.正确接受抗病毒治疗,千万不能私自停药

我国绝大多数的肝癌患者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于高病毒载量的患者,需及时接受规范的抗肿瘤治疗,千万不能私自停药。

我们临床上看到过太多的血的教训,私自停药会导致肝炎复发,严重的会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关于抗病毒治疗,主要强调以下三点:

(1)一般而言,抗乙肝病毒的药物需要终身口服,特殊情况下,需要停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在医师的严格指导下才行;

(2)抗丙肝病毒药物有药物或疗程选择的问题,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规范地使用药物,完成需要的疗程;

(3)对于暂时不需要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要定期随访病毒载量(一般最长六月一次),一旦有升高就应该及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3.及时治疗合并的其它基础性肝病

除了上文提到的慢性病毒感染外,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血吸虫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都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应该重视这些基础疾病的规范性治疗。

上述各种诱因都可以导致肝硬化,而肝癌多在肝硬化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来。所以,对于合并的肝硬化及其相关的并发症如门脉高压、腹水等问题也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技术纠正。

4.正确的饮食管理

现在已经明确,长期过量饮酒、过多摄入霉变、腌制食物等也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所以肝癌患者应该合理地管控饮食,要戒酒、戒烟,不吃霉变食物,少吃腌制食物。可以吃海鲜、鸡鸭等食物,但食物的制作方式要清淡。

图片来源:摄图网

饮食中还要注意,不吃太油腻、辛辣、烫等刺激性的食物;不吃过硬的食物、少吃煎炸的食物,多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等。

5.适宜的工作和运动

对于术后的患者,还提倡要积极地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更有利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以多游泳、走路、跑步。

运动的总体原则是不进行过分剧烈的活动,以不感到太过疲劳为宜。对于部分恢复良好,经医师评估后,可以适当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

6.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肝癌的治疗效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虽然患了肝癌是不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治愈。病友们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医师、相信亲戚朋友等给予的社会支持,正确对待疾病,不要悲观,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与病魔做斗争,才能获得最好的疗效。

总结


最后,需要提醒各位患者的是,一定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科学、与医护工作者一起努力,争取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简介

邱双健 教授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外科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 现任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肝癌专委会委员兼秘书长
  • 上海市肝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上海市免疫学会理事兼肿瘤免疫专委会副主委
  • 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
  •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喜欢的觅友可以点个“转发”“在看”!

医生科普

相关好文

专家解答:肝癌患者的重要指标有哪些?怎么看?

术后复发率高达70%!最怕肝癌患者不知道这6个治疗方案!

肝癌晚期还有“治愈”机会!这个治疗方法能让肿瘤“由大变小”

点击下方关注,了解更多抗癌知识

👇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觅健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