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故事 | 孙聪:解密数学光环下的女性

 悦英女性领导力 2022-10-31 发布于北京

蒲导读

从大学到博导,在数学专业上一路驰骋是种怎样的体验?

学理科的女性是否都是理性的、严肃的、不拘言笑的吗?

有数学天赋的人在其他领域就是弱项吗?

为什么社会对数学工作者抱有误解和偏见?

数学有哪些美妙之处让她为之着迷?

女性在理科领域有哪些困境?

……

在蒲公英九期种子孙聪的故事里,你会找到这些答案。

本文长度约3718字,阅读全文大概需要12分钟

种子名片
 

孙聪

蒲公英9期种子

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见到孙聪之前,刚看完她对以数学为主线的超时空励志剧《天才基本法》的点评(点击链接查看),她写道“让影视中的'数学人’更有血有肉”,呼吁社会应对数学工作者抛开偏见与刻板印象,以平常心对待数学学科;配图是一张坐在滑滑梯上意气风发的照片,那种自信和洒脱,让人印象深刻。

见到孙聪本人时,这位36岁的博导竟是一位扎着马尾、青春洋溢的活泼女孩儿,言谈中逻辑严谨却不失风趣、语调轻松却带着犀利,理性的外壳包裹着感性而有趣的灵魂,这和一般人印象中严肃刻板的数学工作者大相径庭。

01

被误解的数学人

孙聪的个人主页个性十足,让人不由地多瞧上两眼。她的自我介绍是这么写的:“我是个爱好很多的非典型理科女,喜欢游历山水、饱览名胜,爱好当个背包客四处穷游;喜欢打牌,水平一般,有时会耍赖,但较起真来有点凶;喜欢唱歌,比惨不忍闻稍微强一些,但勇气足够;喜欢游泳,其实可能是喜欢阳光和水的交织……”其风趣由此可见一斑。

无论是在《天才基本法》这个讲述数学人故事的电视剧中的体现,还是近几年被人热议的人物北大数学天才“韦神”韦东奕,亦或是被人津津乐道的陈景润数十年如一日专注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都折射出社会大众对“数学人”的刻板印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做题人。在世人眼中,数学人除了擅长数学外,在其他领域似乎一无所知。

对此,孙聪说道:“这是对数学工作者最大的误解。诚然,这样的人的确存在,但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数学研究者既有专业能力,又有生活乐趣,既有烟火气、也有诗酒花,多才多艺者比比皆是。正如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华罗庚出过诗文集,27岁就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王元院士写得了一手好字,著名童话《爱丽丝漫游奇遇记》的作者刘易斯·卡罗尔也是数学家,等等等等,数不胜数。”

孙聪一再说明,数学本身既不枯燥、也不孤傲,在懂得数学的人眼中,数学是浪漫、美妙的,是神奇、有趣的。但数学的美好如同深林中的美丽蝴蝶一样,需要深入思考和长期探寻才能真正发现。一旦你走近它,它便又忽闪着翅膀,引导你去看更远处的奇观。总之,数学是美好的,绝大多数数学人也是有趣的。她说:“期望社会以平常心对待数学学科,不要把数学人妖魔化,不致其走向'神坛’或'魔坛’。”

谈到刻板印象的形成,孙聪认为首要原因是社会大众对数学有畏惧心理,觉得数学很困难、不愿意多加接触,数学的知识缺得多了,就显得更难了,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数学工作者有必要也有义务为社会大众进行广泛的、全方位的数学科普,让更多的人走进数学的世界、领略数学的美妙。刻板印象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中小学、乃至大学的数学教育普遍“重技巧、轻思考”。这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是脱钩的。离开数学课堂多年后,也许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数学技巧早已丢到爪哇国,但数学的逻辑思维、辩证能力会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处事中。因此,数学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育中更加重要。

02

结缘数学,命运的安排

在高考选专业之前,孙聪从未想过自己会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虽然小时候的数学成绩很好,但并未被家人特意往数学方面培养。相反,中文系毕业的妈妈更多地教给她古诗词和英语,小时候的孙聪是在背古文和成语词典以及听英语磁带中度过的。

直到教高中数学的外公给小学四年级的表哥辅导奥数,当时只有小学二年级的她在边上听得有滋有味,家人才觉得她可能对数学感兴趣、有点小天赋。尽管如此,在高考之前,孙聪也只是跟着外公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希望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并未打算朝数学方向发展。那时候,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的外婆常常念叨,“学数学太苦了”。她觉得孙聪应该向更热门、投入产出比更高的专业方向发展。后来,在人生的第一道大关高考时,孙聪发挥失常,唯有数学成绩很稳定,进入了全省前5%。彼时她的男友成绩优异,两人商定一起到北京读大学。尽管不能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他们也希望能学习相同的专业。而数学,作为两人优势学科的交叉点,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于是,这样一个“恋爱脑”的决定,开启了她与数学的深度链接。

在大学期间,孙聪没有放飞自我,而是依然踏实认真地对待各门课程的学习,从不敷衍了事。努力后的回报也随之而来,四年期间她一直保持着专业第一名的不败记录。对此,孙聪笑着回忆道:“每次考完试大家更关心的是第二名花落谁家,因为这比较有悬念。” 除了优秀的成绩、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和多项奖励,孙聪在大学时最大的收获是成就感。孙聪坦言:“当花费时间攻克一道不太容易的数学题后,得到的成就感和愉悦心情是任何吃喝玩乐都无法替代的。”

但是,这样耀眼的大学经历并不尽然是“天赋”带来的。在大三时孙聪选修了《数据结构》这门课,最初大量的编程语言和逻辑关系让她有些吃力,甚至需要靠抄他人的作业才能完成编程任务。一向不服输的她暗自难过了几天,左思右想决定“笨鸟先飞”。一向睡到日上三竿的她在那段时间每天早早起床,七点半之前就已坐到自习室中摆开电脑和书籍,边看书边练习编程。这样的“苦”日子坚持下来,得到的回报是当时课程的最高分97分。孙聪也因此而更加明白,努力、上进、自律将怎样改变自己的生活。这些良好品质,也为她走上学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

保研的选择,科研之路的重要节点

成绩优异的孙聪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而保研中对专业方向、导师、就读院校的选择才是让她真正走上数学研究之路的关键点。

孙聪谈到,很多学生在保研和考研时往往两眼一抹黑,只想着找个接收自己的地方,对专业、导师等等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信息是最重要的。在保研的选择这一点上,孙聪认为自己非常幸运。她首先咨询了自己的辅导员、任课老师等的建议。大学期间成绩突出的她自然瞄准了数学领域造诣最高的几座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至于选专业,她彼时觉得这个也可以、那个自己也还算喜欢。在往各个院校报名时,孙聪至少填报了三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导师的选择也很随意,查一查对方是教授博导或者是自己曾经听说过的人就报名了。

在去一所高校递交材料后,孙聪乘坐公交车途经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突然想起几位任课老师都曾推荐过一位在那里工作的研究员。她突发奇想下了车走进园区的大门,经过几番打听终于敲开了那位老师办公室的门。办公室里,正对着门摆着一个堆满了书的长书桌,老师坐在书桌后面,背后是一面宽敞明亮的窗。午后的阳光散落,照亮了书桌旁一整面墙的书柜。从小就喜欢窝在家里小书房看书的孙聪一下子被办公室的墨香吸引了。同老师聊完之后,更坚定了她要留下读研的想法。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导师不仅在研究上对孙聪悉心指导,培养了她严谨的科学态度,更为她之后的科研道路选择提供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同时,导师对学生的亲善也深深影响了孙聪。当她自己成为博士生导师后,也自然学着导师的样儿,尽力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仅传道授业,也乐于和他们一起品尝美食、游历山水、开怀聊天。

回想起当年的决定,孙聪认为自己当时很懵懂但很幸运。如果选择了自己随意填报的导师和专业方向,可能很难对科研工作产生神圣感,甚至有可能读研期间就开始厌倦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如今,她谈起自己的研究方向“非线性优化计算方法”神采奕奕,像在诉说着一位充满魅力的美人。对研究方向的喜爱和对新问题、新思想的好奇心,支撑着孙聪不遗余力地对待数学研究,不断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在数学研究领域散发着热爱的光芒。

04

突破行业困境,为女性勇敢发声

数学学科中女性的比例较低,女性会因此受到优待吗?孙聪并不这样认为。相反,她认为女性在数学领域是弱势群体,在许多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例如,参加学术会议时,男性研究者往往聚在一起讨论报告的内容、有趣的观点和遇到的难题等,女性研究者在一起常常谈论家庭、孩子、购物等家常话题,学术问题则较少涉及。而同性别的研究者往往喜欢扎堆聚集,异性的加入有时候会显得格格不入。

孙聪认为,这种性别所造成的壁垒会阻碍学术上的正常交流。相比较工科,数学领域对女性的关注是非常缺乏的。少有的女性论坛常常流于表面形式,甚至女性的活动也被默认为是“拖家带口出去玩的好时机”。反观参加过的工科类国际会议,每次都会有专门的女性午餐会时间,互不相识的女性参会者聚集在一起,发言探讨该领域的女性发展前景,还有比较资深的女科学家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故事,为青年女性树立榜样。

孙聪目前是中国运筹学会女性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她在自己组织学术活动时会特别注意女性研究者的参加比例。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身边的女性科研工作者,让所在研究领域的女性更加团结、彼此形成更紧密的合作互助关系,希望“Girls help girls”在数学领域不是一句空话。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通过九三学社的培训,孙聪接触到并加入了蒲公英女性领导力研究院,让她找到了为女性发声的平台,更让她找到了想要为女性群体做些什么的初心。如同她当选为悦英新女性成长促进中心新一届理事会理事时所说:当我看到史书资料女性如何在封建和奴隶制的泥泞中挣扎,我很难过;当我知晓美国法律在开启女性堕胎违法的逆行路时,我很愤怒。我常常在想,我能为她们,为改变这样的现状做些什么?

以身作则,保持清醒,突破行业困境,努力提高专业能力,掌握更多话语权,为女性群体勇敢发声,或许这是孙聪正在力行的行为示范。

美编/胡祉洁 陈婉榆

撰稿/苏宁宁

审稿/苏宁宁

主编/刘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