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寰枢椎X线解剖

 培训班背包 2022-11-01 发布于陕西

寰枢椎X线解剖

成人正常表现(图1-1-1)

图片

颈椎正位X线片上,寰、枢椎可因上颌骨重叠而显示不清。

侧位X线片上,枢椎体部向上伸展形成齿突。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突前缘间形成的间隙称为寰齿前间隙。寰椎前弓前缘投影于其他颈椎总的曲度线之前。枢椎棘突影特别宽大,可作为阅片时颈椎序数的标志(图1-1-1)。

颈椎张口位X线片可较满意地观察寰枢椎关节间隙、寰椎侧块和齿突。寰枢椎投影于上下齿列之间,齿突居中央,位于寰椎两侧下关节面最外缘连线的中垂线(寰椎轴线)上。

齿突与寰枢椎侧块之间的间隙两侧对称(图1-1-1)。

生长期正常表现(图1-1-2)

图片

寰椎有3个骨化中心。在新生儿,X线检查仅能显示2个侧块的骨化中心。后来发育为寰椎后弓和侧块,4岁时后弓完成闭合。寰椎第3个骨化中心位于前弓,多在生后第1年出现。

寰椎骨化中心常在5 ~ 9岁时融合。儿童侧块的骨化可先于枢椎椎体,与枢椎椎体相比,侧块明显向外侧移位,类似于寰椎骨折(假Jefferson 骨折)。

出生时,枢椎椎弓已有2个对称性骨化中心,在4岁时融合。齿突骨化中心成对,脊索从其中部穿过。3 ~ 7岁时,齿突与椎体骨化中心融合,此时2个骨化中心之间仍有已退化的脊索和水平状的软骨联合存在。相互融合后,在此区域仍可残留骨硬化边、切迹或部分性裂隙(图1-1-3),不能误认为是齿突骨折。齿突尖部单独骨化中心,可在出生时出现,但通常在第2年出现。齿突尖部骨化中心又称前寰椎或终末小骨,偶可孤立存在,但通常在12岁时与齿突骨化中心融合。终末小骨通常位于齿突尖部“V”形裂隙内(图1-1-4),构成齿突尖部。

儿童颈椎活动度大于成人,在11 ~ 14岁时最大。侧位观,儿童颈部屈伸常有明显的枢椎与C;间的相对移位,而C3与C.间移位不明显。约50%的7岁以下儿童颈椎屈伸时,C2后缘移位可达3mm或更大。屈曲位时,这种不均衡的移位最为明显,称为“假性脱位”,此征象约在10岁时消失。8岁以前儿童颈椎后伸时,寰椎前弓可超过齿突尖2/3个齿突的宽度。

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突前缘之间的距离称为“寰齿间距”,在儿童宽约4 mm。儿童颈部屈曲时,寰椎可出现轻度前移,此距离可略增宽。寰枢椎假性脱位表现为寰齿间距轻度扩大,屈曲时距离可达4mm,齿突前间隙常呈“V”形。儿童寰椎向前移位与假性脱位鉴别困难,寰齿间距> 5 mm时,高度提示寰椎前移。

(三)正常变异及易混淆结构(图1-1-3和图1-1-4)

图片

寰椎椎弓隆突变异较大。前弓和前结节肥厚,与退变性骨质增生所致的明显肥大或韧带骨化难以鉴别。横突孔偶可不对称,系由椎动脉先天性不对称所致。寰椎后弓旁正中央裂为正常变异,易误为骨折(图1-1-13)。 前、后弓裂或后弓发育不全时,因侧块向外移位,可产生Jefferson骨折假象。

齿突尖通常星半球形,亦可为圆锥形,或呈逐渐变细的尖头状。齿突本身可星尖爪形或球形,或明显细长超出寰椎前弓。齿突尖内偶可见局限性密度增高区,为终末小骨融于齿突所致。先天性齿突不连表现为齿突尖端和其下部分离,类似于骨折,两者区别在于先天性齿突不连无明显创伤史,且分离处有光滑的硬化边。枢椎上关节面内侧可见不同程度的裂隙状切迹,偶可星孔状,为齿突和枢椎椎体骨化中心与先前的软骨区融合后的痕迹(图1-1-3)。

齿突与枢椎体间的软骨盘可存留至成年,常有硬化边或椎体前面切迹(图1-1-3)。

寰椎斜位投照易造成后弓骨折假象。颈椎斜位X线片上,枢椎横突后部可投影于椎间孔内,呈逗号形。外耳郭内空气重叠或倾斜位投照时,可出现类似于囊椎骨折的假象。在张口位X线片上,齿突与寰椎前弓或后弓重叠,可产生Mach效应,类似于骨折线。上排 牙齿的边缘、枕骨阴影的边缘以及舌顶部都可形成这样的暗带,但仔细观察,这些阴影带都能延续超出齿突的两侧边缘。

无移位后弓骨折在X线平片上难以诊断,特别是患者伤势严重而摄片体位受限时,更不易显示(图1-1-9)。

椎前软组织阴影增厚为骨折的间接征象。当C,椎体前方和C,椎体上缘前方软组织厚

度超过5 - 7mm, C。和C,椎前软组织厚度超过20~ 22 mm时,提示有骨折可能(图

1-1-9)。前纵韧带前方的椎前脂肪条带影移位为骨折的另--间接征象。

椎动脉的明显延长和扩张,可引起椎体后缘和椎间孔后缘形成缺损,易误为膨胀性生长的肿瘤所导致的改变,C2与C,水平常见。

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又称旋转固定,可为特发性或外伤所致。枢椎旋转性半脱位时,在张口位片上,枢椎棘突偏离正中位置,而寰椎两侧块对称(图1-1 6);侧位观察,枢椎外侧关节面与椎体前缘重叠。囊椎旋转性半脱位时,张口位片上,寰椎侧块位置不对称:侧位片上,寰椎侧块没有完全重合,可向前或后突出。

寰枢椎的旋转在CT,上显示更准确(图1-1- 16)。此外,诊断寰枢椎错位前,必须首先排除先天性形态不对称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韧带薄弱。

(四)重要数据测量及意义(图1-1-5)

图片

1. Chamberlain线(腭枕线)颅颈交界侧位片, 硬腭后上缘至枕骨大孔后唇连线,

齿突尖端若超过此线上方5 mm,提示颅底凹陷(图1-1-5, 图1-1-7)。

2. McGregor 线(基底线)颅颈交界侧位片, 硬腭后上缘至枕骨最低点(枕鳞外板最

下缘)连线,齿突尖端若超过此线上方7 mm,提示颅底凹陷(图1-1-5)。

3.McRac线颅颈交界侧位片,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齿突尖端若超过此线提示颅

底凹陷(图1-1-5)。

4.襄齿前间隙颅颈交界侧位片, 寰椎前弓与枢椎齿突前缘的距离。正常值:女性

1.238 mm (0.0074x年龄) +0.90 mm;男性: 2.052 mm (0.0192x 年龄)士1.00 mm;3 ~ 10岁儿童: (2.8士0.50) mm。成人此间隙> 3mm,儿童> 5 mm,提示寰枢关节半脱位(图1-1-5,图1-1 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