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高分,口碑榜TOP4,还有谁没看?

 影探 2022-11-01 发布于山东

最近表妹被一部电影惊艳到了!

虽然名字很俗、题材主旋律、小成本、非名导、没流量、还是网大…

等等!先别划走!

抛开以上这些刻板印象,网上可是清一色的好评和自来水。

"力荐!主创全员肝的良心好剧!”

“网大,制作水准牛逼。”

它低开高走,上线半个多月,豆瓣7.9分,网大史上最高。

一周电影口碑榜TOP4,全网日分账票房榜TOP1。

这才是网大的正确打开方式。

「特级英雄黄继光」

2022.10.1

是的,黄继光,特级英雄。

不是超级英雄,也不是宇宙英雄。

“特级英雄”是他的勋章,是抗美援朝战场上唯二的荣衔,是他短暂壮烈的21岁。

他的英勇事迹,家喻户晓。

他的壮烈结局,早已在70年前便已书写完毕。

一开始接触这个题材,导演周润泽是拒绝的。

毕竟预算有限,结局又毫无悬念,想拍好太难了。

但导演查阅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后,还是迎接了这个挑战。

导演说。

现在还有人分不清黄继光邱少云,甚至还有人怀疑黄继光事迹的真假。

导演工作盘中的部分资料

为了还原上甘岭战场的地貌,导演放弃现成的影视城,去了全国多地,最后在河南的一个山区找到了合适的取景地,开山造战场。

山地战壕挖沟总长度约500米,工事范围接近300米乘5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枪械道具也严格按照1950年到1952年抗美援朝时期的装备变化,准备对应型号。

从波波沙冲锋枪、50式冲锋枪,到美军的装备,每一把枪甚至子弹都经过细致的考虑和处理。

还详细清楚的罗列了美军多种曲射支援火器所在的不同阵地,型号与类别。

军迷认证的细节好评。

其中士兵手中的50式冲锋枪,是从老制片厂租借的可以发射空包弹的真枪。

请不起大牌明星,就找一些演过抗美援朝题材的“配角”。

做不起千万级战争特效,就避免大场面的人海冲锋,减少飞机大炮等重型道具的出场。更多将镜头聚焦在普通士兵的视角,集中在步兵级别的战斗。

最重要的是,在人物塑造上,没有一味的伟光正。

而是抛开“黄继光堵枪眼”这熟悉的文字概念,塑造了一个我们不曾知晓的,有血有肉的,可以置信的“真人”黄继光。

为了家人,为了兄弟姐妹

1950年,黄继光19岁。

朝鲜战争爆发。

9月30日,美军不顾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南北朝鲜军事分界线)

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将军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

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正式揭开。

1951年3月,四川省中江县发财垭村,一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走进了征兵处。

他的名字,叫黄继光。

他是村里第一个报名参军的年轻人,也早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但一腔热血在报名时就差点被浇灭,因为他“年纪轻、个子小”,考核没通过,不符合参军条件。

接兵部队教导员劝他:

“小同志,当兵很苦的,行军要走路、要挨饿受冻,很不容易。你不怕吗?”

黄继光低头思考了几秒后回答:

“我打小就挨饿受冻,这些都已经不新鲜了。”

“但是我们刚刚解放,如果美国鬼子来了,我们世世代代都要挨饿受冻,我怕的是这个。”

这不是黄继光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群像英雄的赞歌。

导演借黄继光的口,喊出当年240万抗美援朝志愿军共同的朴素答案——

为了家人,为了兄弟姐妹,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

20岁的黄继光被破格录取了,被分配到15师45军135军团2营6连,担任通信员。

在正式踏入战场之前,志愿军战士要先集训。

锻炼体能、训练枪法、诡雷排除、传递口令、有线通信、通讯理论……

黄继光训练很努力,但他不想做通信员。

通信员只是跑腿传令,他想上战场,像战斗英雄刘兴文一样,当英雄。

靠着“不杀敌立功不下战场”的信念,通信员黄继光多次穿越炮火封锁区传递消息,从未退缩。

直到上甘岭战役。

牺牲倒计时

1952年10月14日。

距离黄继光牺牲还有6天。

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优势,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暗中策划摊牌行动,准备以5天伤亡200人的代价,攻占上甘岭地区。

上甘岭是朝鲜中线的门户,丢掉它,我们就必须后退200公里。

图源网络

上甘岭战役由此打响。

美军出动了300门火炮、47辆坦克和50多架飞机,向45军据守的597.9和537.7高地猛轰,火力密度高达每秒落弹6发,火力之猛甚至将山头削低了2米。

高强度的炮火封锁,我军通讯彻底被毁。

此时的黄继光入团八个月,入伍一年半。

在团部通信员全部牺牲失联后,他临危主动请求穿越炮火封锁区,和前方指挥所建立通信。

危急之际,参谋长叮嘱他:

“继光,我知道你急着想立功,但咱参军不是为了立功,是把仗打赢。”

“要活着回来啊。”

年轻战士的眼神里满是坚毅,他郑重的敬了军礼。

也是在此刻,他的生命不可避免的进入了倒计时。

黄继光将团部的命令送到阵地上,成功建立通信。

连续五日,我军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在上甘岭地带围绕两个高地展开争夺。

但由于兵力悬殊且火力支援不足,至18日,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所有表面阵地失守,教导员也牺牲在这场战斗中。

1952年10月19日晚。

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向着敌军基地开炸,大反攻正式开始。

黄继光所在连队在激战了四天四夜后,又奉命反击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

他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的陆军,美国陆军第7步兵师。

上级命令六连必须在天亮前拿下0号阵地,占领整个高地。否则一旦天亮后美军开始空中炮轰,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白白牺牲。

面前是敌军的重机枪火力点,在疯狂扫射,身后是伤亡惨重只剩9个战斗员的六连。

要攻上山头必须打掉这个火力点,但敌军火力太猛,连长派出的爆破小组全部阵亡,全连已无战斗员可派。

此时距离天亮只剩40分钟。

危急之下,黄继光主动揽下任务,他和另外两个通信员吴三羊、肖登良组成三人小组,向着敌军的碉堡冲去。

但没走多远就被敌军火力发现,在照明弹的光亮下,他们无处可藏。

两个战友接连中枪倒地,黄继光也身受重伤倒下了。

倒下时,他的脑海中闪过很多画面,教导员的教诲、参谋长叮嘱、战友们的笑容、家中的母亲…

这时,黄继光动了,他手脚并用,缓慢但坚定的朝着碉堡爬去,他并没有想立什么功,是为了胜利。

20米……15米……10米……

他用尽全力扔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碉堡被炸开了半边,枪声停止了。

但还没高兴几秒,敌军残留的重机枪又响了起来。

再一次,黄继光动了。

他靠着最后一丝力气,挣扎着爬到敌军机枪的侧面,摇晃着站起身,毫不犹豫地扑到枪口上,用自己的胸膛死死的挡住了炮火。

在夜幕中,他满是血污的脸上如此痛苦,但他的眼睛却如此坚毅明亮。

第二梯队抓住机会冲了上去……

天亮了。

上甘岭守住了,黄继光也永远留在了21岁。

换了人间

《特级英雄黄继光》的预算只有1500万。

但导演在有限的预算内尽力的完成了军事上的精准,贡献了国内战争片中罕见的真实步兵作战场景。

其中,志愿军的三三制战术,战场上交替掩护跃进战术,夜间绑在左臂上进行敌我识别的白毛巾,在战场恢复通信先接通“迂回线”等细节都可供考证。

一些枪支的具体用法和极限性能使用也非常专业。

比如肖登良跃进到靠前位置,以半自动射击模式使用波波沙冲锋枪,更精准的消灭敌军。

还有教导员对新兵的叮嘱。

躲炮弹时,身体不能着地,要撑着点,不然会震伤;

双脚不能离得太近,不然会被弹片切断,这些都是在实战中血与泪的经验。

在拍摄前,导演曾与军事指导一起去拍摄地点做战斗模拟,以“黄继光”的视角参加战斗。

他一下子就很实际地感受到了志愿军当时的绝境。

敌人居高临下,手握重型机枪,空中有飞机炮弹,志愿军只有轻武器。

要把阵地打下来太难了,真实的战争太可怕了,绝不是一抬手突突就死一片鬼子的“神剧”。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编《抗美援朝战争战史中》记载:

在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碉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黄继光,只是众多牺牲战士中的其中一个。

更多牺牲的战士,我们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

但他们都曾是和我们一样青春热血的少年,又是某个父亲或母亲的孩子。

1953年7月,中朝代表与联合国军代表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

此时,志愿军入朝作战已33个月,197653名战士埋骨异乡。

是无数黄继光们的英勇和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在黄继光重伤弥留之际,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小山村。

母亲听到声响后转身紧紧抱住了黄继光,慢慢的哽咽的问出一句:

“儿啊,疼不疼啊?”

“抛头颅,洒热血”六个字,现在我们看起来甚至会有些麻木,但这六个字却是无数鲜活的生命换来的。

前几天,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我们需要这样的战争片,不是造出来的英雄,而是真正涂在烈士丰碑上的英雄。他们也都是普通人,是血肉之躯,是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父母的儿子。

在上甘岭战役中,在解放战争中,我们的英雄还有很多。

杨根思、邱少云、牛保才、胡修道……

英雄,不是脸谱,是血肉,是千千万万。

记住他们的名字。

记住他们的牺牲。

参考资料:

1.底线思维|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如何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