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十位诗人笔下的秋天,写尽人间百味

 阳春雪竹轩 2022-11-01 发布于内蒙古

欢迎关注陇上诗书,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

走过了夏之燥热与绚烂,秋天来了。大自然换了衣裳,从墨绿变成黄色,这是秋的色泽,是季节浅浅淡淡的温润,带着些许伤感,也是淡然中的一份平静。

诗人笔下的秋天时而清新亮丽,时而肝肠寸断,时而豪气冲天,时而漂泊无依。

让我们一起走进十位诗人笔下的秋天,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开启和古人的对话。

一、王维笔下的秋天如诗如画,美到令人心碎。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的传世之作,是唐诗中的山水名篇。

公元736年,一代名相张九龄被李林甫等权贵排挤,罢官。这件事对王维的打击非常大,从此对政治产生了消极的态度。公元740年,王维在宋之问的基础上修缮了位于终南山的别墅,从此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初秋的傍晚,一场秋雨过后,空气清新,天气凉爽,青山像洗过的一样特别清朗,一轮明月透过松林撒落下斑驳的静影,一汪清泉轻轻地流淌着,在大石上发出叮咚清脆的声音。忽然,竹林里面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缓缓地移动了,一叶扁舟正在下水撒网。那就任凭春天的芳菲随季节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别有一番风味。

二、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气势雄浑,给人力量。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整首诗积极向上,气势雄浑,一反人们悲秋的常态,仔细品读,胸中涌现出万丈豪情,给人力量。

您一定想不到,写下此诗的时候,刘禹锡正在遭遇着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永贞革新”失败后,新皇宪宗即位,革新主力纷纷被贬,刘禹锡也被贬作朗州(今天的湖南常德)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可以这样说,刘禹锡是在最沉沦落魄的时候,写下了最乐观昂扬的诗句。而这,也成为了他一生的伏笔。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3年的贬谪生涯,长达人生的三分之一。

诗文大意为: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悲叹秋天的寂寞萧索,我却觉得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推开云层直冲云霄,把我的赋诗情趣也带到了碧蓝的九霄。

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开始降下白霜;满树的枝叶现在已经有红有黄。

如果你不相信秋景是这样清雅美丽,可试上高楼一望,顿时会让你感到彻骨的清澈,心境澄静,怎会像繁华浓艳的春天那样让人

轻狂。

三、杜甫笔下的秋天悲壮感慨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公元767年秋天,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又乘势而起,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闲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日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纵观杜甫的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漂泊无依的状态下度过的,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使用任何赞美之词都不为过。

诗文大意为:

秋风急秋气高猿声凄哀,洲渚青沙滩白鸟儿回旋。

落叶一望无际萧萧堕下,长江不见尽头滚滚涌来。

万里悲秋感慨长期漂泊,一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

四、李白笔下的秋天写尽人间冷暖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诗文大意为:

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

五、李商隐笔下的秋天想象丰富,意境清幽,冷艳绝俗,唯美动人

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南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是用典狂魔,青女指主管霜雪的女神。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

写霜月,不从霜月本身着笔,而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衣;青女、素娥在诗里是作为霜和月的象征的。这样,诗人所描绘的就不仅仅是秋夜的自然景象,而是勾摄了清秋的魂魄,霜月的精神。

诗文大意为:

听到了南飞的雁叫已听不到鸣蝉,百尺高楼霜华月色融合为水接天。

青女与嫦娥生来就都耐得住清冷,月中霜里看谁有姣好的身姿容颜。

六、白居易笔下的秋天是孤寂落寞的

《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在文学史上,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对挚友。

这一年秋天,白居易送元稹离开长安,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于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字里行间,都是对元稹的不舍。

诗文大意为:

在秋风秋雨中,桐叶、槿花纷纷凋零飘落,一片寂寥冷清景象。在闲适自得中,生出早秋的意境。故人远别,令我心中无乐。不要说我没有送你到门外,我心已跟随你远去。

知心之人何必求多,只要是心意想通。情趣相投即可。你一去,剩下我独自一人,即使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顿觉它是空荡荡的。

七、贾到笔下的秋天是老友相见,欢喜欣悦

《夜喜贺兰三见访》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贾岛这位诗人,多数人对他本人的经历不熟悉,但却对他那首《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两句诗异常的熟悉,推敲二字便是由此而来。

早年间出家为僧,后受到韩愈赏识,收到门下,再后来参加科举,屡试不第,唐文宗时期,遭受排挤,贬做长江主薄,唐武宗时期,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还未上任就病逝了。

诗文大意为:

漏钟显示还未到深夜,节气已经快要到秋分,泉水喧哗吵闹到了栖息在松树上的鹤,风吹开了遮蔽月亮的云,也吹散了我们心中的阴霾。贺兰第三次来找我,一起踏着鲜苔,兴致很高,躺卧在石头上讨论文章,多么安静的季节呀,来得多的也就是好朋友你了。

八,张继笔下的秋天有着旅者的淡淡愁思,孤寂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作品流传下来不到50首,这首是千古名作。因为这首诗,苏州城名扬天下。很多学者评价为“七绝第一”。

张继于公元753年考取了进士。而就在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

九、杜牧笔下的秋天绚丽多彩,赏心悦目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十、韦应物笔下的秋天是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以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诗文大意为: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君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