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革前沿|平原县】创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四个一”新模式

 上帝也有烦恼 2022-11-01 发布于湖北

近年来,平原县把农村公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积极推行“智慧管养”,探索构建了“智慧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从“糊涂账”到“一图清”,从“跑断腿”到“指尖办”,从“人防”到“人防+技防”,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式迈入信息化、智慧化、精准化、高效化的新阶段。


建立一个制度
细化责任分工

目标明确化。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公路工作,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县交通运输局抢抓新一轮“管理革命”机遇,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模式。

制度规范化。结合平原县实际,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公路的路长管理体系,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路长管理机制。县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县级总路长,有关县领导同志担任副总路长,副县级领导担任县级路长,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乡级总路长,村庄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村级路长。

责任一体化。三级路长按照一级抓一级的总体要求,明确职责、细化分工、相互配合,凝聚全县上下干部群众合力,促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工作蓄势赋能,奋力开创全县十四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标杆。

平原县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


完善一个数据库
摸清公路资产

基础数据采集类别链条化。县交通运输局在建设“智慧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同时,完成了全县2300多公里农村公路数据采集工作,包括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222座大中小桥梁以及沿线交安设施等。

基础数据采集方式精细化。通过360°全景巡查车,采集完成全部县乡道的全景影像,包括路面信息、标志牌、道口标柱、示警桩以及防护栏等信息。对于每条村道,通过综合检测车,每10m采集了一张影像信息,将全县农村公路资产进行了全面的综合展示。对于公路桥梁,通过人工方式完善了各类桥梁基础信息,采集了桥梁全貌照片。

基础数据成果应用科学化。通过对全县县乡公路路况进行的全面普查,以农村公路的路况数据为基础,对道路的“优、良、中、次、差”进行总评,以路况数据为支撑确定预防性养护、修复性养护、专项养护计划,同时结合年度养护计划,最终做到综合决策科学化。

Image

平原县道路桥梁基本概况


绘制一张地图
导航养护方向

利用大数据背书,实现一图多层。来源于工作过程中“挂图作战”的灵感,平原县以公路基础数据库为依据,整合利用了已有农村公路地理信息资源,结合当前成熟的GIS技术,将平原县农村公路数据资源与时间、空间信息紧密结合,在信息底图上构建了农村公路相关的基础图层、业务图层,整合形成了一张领域数据动态更新、智能查询、多维展示的“农村公路一张图”。这张地图不仅可以为车辆行驶导航,更能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导航。

开发移动终端,实现点面结合。手机移动端通过APP访问电子地图,利用其便携性、实效性,可以完成复杂环境下的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包括各类基础数据采集、项目进度检查上报、日常养护巡查、日常养护工作记录、日常养护事件处理等,是对整个电子地图完善工作的有益补充。

Image

平原县桥梁路网地理视图


织密一张路网
统筹全域工作

实行图网结合,让计划制定更宏观。结合平原县农村公路建管养工作需求,“智慧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了包含建设管理、养护管理、资产管理等模块,具备项目采集上报、计划批次下发、项目过程控制、项目资金拨付管理等功能,实现了项目库与“农村公路一张图”的融合管理,将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交织在一起,为综合分析平原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进展情况、合理安排工作计划等提供信息支撑,进一步促进了平原县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实现闭环管理,让工作开展更扎实。制定日常养护巡查联动机制,实时掌握巡查人员上岗情况与定位情况。日常养护巡查中发现的公路病害隐患可实时采集提交至系统后台,以便后台管理部门及时决策部署,当现场作业完成后,巡养员可通过手机APP提交作业实施成果,以便后台管理部门闭合掌握现场情况。

通过手机APP实现巡查信息自动汇总,减轻了一线人员工作负担;对巡查轨迹进行实时记录、可视化展示,为管理者对日常工作考核提供了真实的数据依据。改变了传统养护模式下,片段化、不协调性的弊端,让养护工作一目了然、全域农村公路养护进度尽收眼底!

Image

公路养护管理调度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