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成立前不久,陈毅找谢振华谈话,谢振华说:我看别人更合适

 梦想童年594 2022-11-01 发布于江西
文章图片1

图丨谢振华

毛主席:谢振华,文武双全

1936年,谢振华接到组织上的通知,将他任命为中国红军大学上级干部科第二队政治委员。谢振华在接到这个通知后,自然是服从组织上的命令,和罗瑞卿一同前去红军大学报到。

对于开办红军大学,毛主席很是重视。早在1936年初,毛主席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议在原工农红军学校的基础上开办中国红军大学。

对于毛主席的这个提议,大家在反复思考后,还是非常认可的,为此党中央便决定在瓦窑堡的米粮山正式创办红军大学。

1936年5月14日,红一方面军由山西回师陕北后,毛主席某次会议上指出:在迎来抗日高潮到来之前,抽调大批干部,从军团领导到连排基层干部,进红军大学学习。

文章图片2

图丨毛主席

在毛主席看来,办学最重要的就是校长和教员,红一军团作风雷厉风行,很能打仗,校长就选林彪。教育长就是抓具体领导工作的,需要精明能干的人来出任,毛主席点将罗瑞卿。

毛主席在确定红军大学的办学方向和主要领导人后,红军大学的组建工作便正式开始了。

学校设三个学员科,第一科为师以上干部,第二科为上级干部科,下设两个队。一队学员主要是培训团级干部,二队学员主要是培训营级干部。

调选二科学员队负责人时,罗瑞卿首先想到的便是谢振华。在罗瑞卿眼中,谢振华这位原红一方面军保卫局执行科科长,尽管年轻但资历老、政治上可靠,曾在瑞金中央红军大学学习过,有理论基础并参加过许多大的战役战斗,有实战经验。

文章图片3

图丨罗瑞卿

正是如此,罗瑞卿便将谢振华的名字上报组织,最终得到批示,为此便有了开头中的那一幕!

在抵达米粮山后,谢振华看见的只有一个个像馒头似的黄土包,仅此而已。可想而知,创学的艰辛非同一般。罗瑞卿领导的一、二科工作人员总共只有十四人,专职教员才三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都是精英,是骨干,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谢振华从此便开始了在窑洞当教室,膝盖当课桌的教学管理领导工作。一个月后,敌人向瓦窑堡方向侵袭。红军大学奉命掩护中共中央机关撤离瓦窑堡,移驻保安。

在移驻保安后,修整校舍、清理环境卫生,便成为了谢振华等红军大学教职人员到校后的第一件事。很快,以窑洞为课堂和寝室,以石头砖块为桌椅,以石壁为黑板的红军大学校舍终于落成了。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又是红军大学乃至后来的抗日军政大学教职人员的一大特色。林彪、罗瑞卿等既是红大领导,也是红大一科的学员。谢振华、杨国夫等既是学员二队的领导,也是二队的学员。

文章图片4

图丨毛主席

开学典礼时,毛主席在窑洞前的广场上讲了话,大概意思是要办好红军的“黄埔”。随后,毛主席、朱德等人在林彪、罗瑞卿等人的陪同下看望了各科的教学人员。

当毛主席在看到谢振华时,便笑着对他说道:“你这个科长又变成了政委,你可是文武双全啊。”谢振华听后有些不好意识地说道:“我还得继续好好学习呢。”

对于谢振华,毛主席并不陌生。早在红军时期,因为工作的需要,谢振华常常跟着罗瑞卿一起或单独去向毛主席汇报和请示有关重案犯的问题。

后来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这也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启动,同时也是中国全国抗战的开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立即统一部署,红军各部队开始赶往前线。

抗大第一、二期学员提前毕业,赶赴前方各部队,向日寇发起坚决的抗击。谢振华也跟随部队,投入到抵御日寇的斗争中。

陈毅找谢振华谈话

不管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谢振华率部表现都非常优秀,为此他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关注!

1949年7月初,中央军委将谢振华调任到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在下达这个命令之前,身兼第三野战军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华东军区司令员的陈毅,曾专门找谢振华谈话,想要听听他个人的意见如何。

文章图片5

图丨谢振华

谢振华在得知陈毅的来意后,便说道:“三野能人多得是,我看其他同志更适合。”

陈毅听后笑着说:

你看看,三野能打仗的能人是多,但是像你这样既能打仗,又会办学的双料能人可是不算多的。你是我军教育界的多面手嘞,所以,你不来?让谁来?当然喽,让你来办学,的确是新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在经过陈老总的这一番劝说后,谢振华便回答说:“既然陈老总你都这么说了,我再不答应的话,就不合适了!”

在中央军委命令下达后,谢振华便赶赴苏州前往二总队驻地报到,与总队长刘清明和筹建办的同志们见面,并迅速开展工作。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于军事院校的创办很是重视,刘伯承元帅亲自主持了南京军事学院的筹建工作。谢振华因为自身能力出众的缘故,也被调到南京军事学院任职,担任基本系(含情报系)主任兼党委书记。

文章图片6

图丨谢振华旧照

谢振华作为系主任,他除组织教学工作的实施外,还直接参加教材的审定工作。他提出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针,结合现代作战的特点。

借鉴外军经验作补充,以我军的作战经验,来联系我国我军的实际,进行教学,学员们就感到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刚开始直接用由苏联顾问帮助编写的教材进行教学,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1952年,毛主席首次视察了南京军事学院,并对学院的工作表示满意。1954年4月,朱德总司令也首次视察军事学院,在刘伯承院长兼政委的陪同下,检阅了军事学院学员队伍,并指出:

军事学院是我军的最高学府,建院三年多来,在刘院长兼政委领导下,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经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文章图片7

图丨谢振华视察工作

谢振华作为系主任之一,在毛主席和朱老总分别视察军事学院期间,受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接见,并参加有关会议,聆听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指示。

在之后的岁月中,谢振华始终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工作,为我军培养出大批杰出的军事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