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3【辉光日新168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之为人篇

 新文艺 2022-11-01 发布于山东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前人智慧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助解】

无以:“无所以”的省略。

知言: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辨别其是非善恶。

【大意】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没有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就没有办法立身处世,不知道分辨别人的言语,便不能了解别人。”

\ | /

终于把《论语》粗读了一遍!!!

我觉得整个《尧曰篇》都是全文的总结,分别概括了如何做人上人(为君,当领导)、如何做人中人(为政,做事)和如何做人下人(为人,传后世)。虽然有些牵强,但是我觉得这样理解,可以更好地统领全文。今天这是最后一章,讲的是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如何做人呢?要知命、知礼、知言;

做什么样的人呢?要做君子、要立、要知人。

什么是知命?大多数参考资料只是简单地理解为要知天命,懂得天命。那什么是天命呢?很多参考资料就没讲明白了,甚至有的说孔子主张知识分子要懂得算命。据南怀瑾先生讲:“用八字算命兴起在唐代,严格说来早一点在南北朝才有。”

据查:

命:始见于西周金文。甲骨文的“命”和“令”是同一个字,本义都是指发布命令,后引申指生命、寿命。

天命:天魂、自性、良知、本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就可以理解为不知道自己的天性,就不知道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君子。

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所讲的命,其真正意义,指宇宙的某一法则,人事、物理、历史的命运,时间空间加起来,形成这一股力量的时候,人对他没有办法转变,这就是命。现在我们称它为'时代的趋势’。”

我比较认同南怀瑾先生的这一观点,我觉得“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用现在的语言来理解就是不识时务者,不可能成为君子;识时务者,方可为俊杰。当然,这里的“时务”是指大势,要放在历史的漫漫长河里来看,而不能只看眼前的一时一事。君子要能够看清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并能顺势而为。

什么是知礼?这里的“礼”,我觉得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中的礼,一般指礼制,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用礼来节制。所以,懂得礼,知进退才可以在世上立足。

什么是知言?有参考资料解释为分辨别人的言语。我觉得,这里的言应该是动词,指说话;所以,知言应该是知道怎样说话。后面提到的“知人”,参考资料理解为知道、了解别人,我觉得后面的“知”应该是使动用法,也就是使人知道。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我的理解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话、说什么话,就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那该怎么说话、说什么话呢?孔子说,要“述而不作”,就是只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不轻易地去扩充、放大,不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才能够流传得更广一些。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