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嘉德秋拍:“湛园·珍藏”专场藏品欣赏

 自华居 2022-11-0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湛园·珍藏”专场为中国嘉德2022秋拍全新推出的一个私人珍藏专场。湛园作为当今古董珍玩收藏领域的中坚力量,与嘉德已是旧识。去年中国嘉德秋拍,湛园主人慷慨助力,在“瓷器及古董珍玩集萃”专场中首次推出“湛园·珍藏”古董珍玩专题,虽件数不多,全部成交,表现不俗。

湛园主人浸沉于中国古典艺术品数十载,寻宝足迹遍布北美各地,辗转求索于各大藏家、行家及拍卖公司, 购藏了数量可观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时光荏苒,经过一轮轮的精心臻选,沉淀了一批具有较高艺术及收藏价值的珍品。

图片


此次正逢中国嘉德2022秋拍之际,承蒙湛园主人信任,中国嘉德将再次携手湛园,首次以专场的形式,推出“湛园·珍藏”专场,共臻选瓷器、古董珍玩及玉器臻品78件。涵盖了瓷器类18件,古董珍玩类35件,玉器类24件,均无底价起拍,品类丰富,多为珍罕的宫廷制器,风格鲜明,品味卓绝,来源清晰,其中的递藏包括美国、香港、新加坡、印尼、等藏家的珍藏与旧藏,在此与各位同好共赏,共襄盛举,实为佳事。首先分别择其瓷器,古董珍玩,玉器三个部分的重点拍品呈现给大家,先睹为快。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掌柜


瓷器部分


图片

lot 3000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螭龙开光粉彩花卉诗文凤耳穿带扁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H34.5

题识“独占九秋芳”、钤印“翰”“墨”;题识“依稀捉月仙”、钤印“吕绩”;题识“疏影瘦横窗”、钤印“梅”、“林”;题识“如霞偏映日,似火欲烧空”、钤印“赏心”;题识“嘉名号作百花王”、钤印“翰”、“墨”;题识“寒枝劲傲霜”、钤印“吕”、“绩”;题识“水上繁红未放莲”、钤印“陶铸”;题识“年年先占百花魁”、钤印“古宇”

来源:夏威夷Fong Inn & Henry Inn父子递藏,得自于二十世纪初


本品颈部置对称夔凤耳,瓶通体纹饰以青花兼粉彩绘就,依其仿古器型而进行创新和化裁装饰,腹部两面由穿带隔成四个开光内分别以粉彩描绘水仙、梅花、菊花、牡丹、荷花、山茶等四季花卉,并伴有诗文、钤印。花卉皆以没骨技法绘制而成,文气斐然。

从本品矾红钤印“陶铸”、“翰墨”及书法绘画风格不难看出,本品为雍乾时期著名督陶官唐英所制。“陶”、“铸”是唐英在瓷器上最常用的印章,属于唐氏独有字号,是判别唐窑的基本依据之一。另外,唐英擅长使用闲章装饰自制瓷器,以达点睛之妙,而且前后使用数量丰富,多达数十种。


图片


唐英自雍正六年(1728年)佐理窑务,先后榷窑二十余年,是御窑厂历史上督窑时间最长、成就最高的督陶官,督陶所制史称“唐窑”。据叶氏《再续印人小传》称:“唐英,工宋人山水人物,能书,诗有清思,榷两淮、九江,珠山昌水见之笔墨者为多。曾主官窑事,制器甚精,今称唐窑,尝亲制书、画、诗,付窑陶成屏对,尤为奇绝。”因此,文气浓厚为唐英制瓷一大特点。

本品是为唐英自书、自画、自制的陈设雅器,融汇其制瓷技术与绘画、书法功力于一体,以诗写画,诗画相映,成为唐窑最具特色的艺术典范,彰显出浓郁的文人气息。


图片

Lot 2994

清乾隆

青花内岁寒三友图外庭院仕女婴戏图盘一对

“大清乾隆年制”款

D 18

来源:

纽约拍卖会;

华盛顿私人旧藏,得自于1980-1990年代

图片

青花庭院仕女三友图盘纹饰始见于明宣德时期,其后历朝承袭烧造,而纹饰略有不同,为明清官窑瓷器的经典品种。本品外壁以青花绘庭院仕女婴戏图,布局疏朗,意境清幽,盘心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描绘清秀精致,色泽鲜丽淡雅。本品胎釉上佳,温润坚致,青花发色鲜艳,画工细腻,成对保存,为乾隆官窑仿古佳器。

图片

Lot 3005

明永乐

龙泉官窑青釉凸花暗刻缠枝莲纹盘

D 18

来源:加利福尼亚州私人旧藏

本品器底部留有涩圈垫烧痕,现火石红,胎质细腻厚重,制作精湛。通体施青釉,釉面莹润光亮,釉色青翠浓厚。口沿暗刻卷草纹一周,盘心装饰折枝莲花,内外壁均以暗刻花卉纹为饰,图案疏朗有序,刻划豪放流畅。

图片

明代龙泉窑深受皇室钟爱,被纳入官窑烧造系统,明太祖于洪武二十六年将龙泉窑与景德镇窑列为两大官窑,其在明初时地位甚至可能高于景德镇,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明初被认为是明代龙泉窑质地精致、造型工谨、纹饰丰富的时代。

图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莲花寓有品德高尚、高洁清廉之意,早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莲瓣纹开始在陶瓷器上流行,至北宋成为南北瓷器上常见的图案。至明代早期,一把莲纹饰开始于龙泉窑青瓷上出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例“龙泉窑青釉凸花缠枝莲纹盘”其品种,釉色、纹饰等皆与本品如出一辙,本品器型规整秀美,工艺精湛,当为明代皇室宫廷御制的龙泉窑上乘精品之作。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重点


古董珍玩部分

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收藏家、画家项元汴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传世的宣德炉数量很少,精品更是难求,自明至清皆为文人墨客所贵,此件“清早期 枣红皮象耳炉”即是清代宣炉铸造的代表,颇可珍赏。


图片

Lot 3023

清早期

枣红皮象耳炉

款识:“宣德”二字单行篆书款

W 19 cm,重 2543g

来源:购藏于印尼雅加达私人珍藏。

参阅 :《 明清宣德炉 》,紫禁城出版社 ,2012年 ,第196页 ,图96

此炉样式典雅,呈簋式,两侧塑象首耳,挺拔刚毅,精神矍铄。据 《宣德彝器图谱》 记载,象耳炉源于宋代官窑瓷炉,明宣德年间仿铸并作赏赐之用。其造型中的象耳暗含“太平有象”的吉祥寓意,在明清时期甚受欢迎,遂成为宣德炉中的经典形制。

图片


整器铜质精纯,压手感重,通体枣红皮,红润醇厚,原皮完好,非一般匠手所能为,当出官作。器底开框,铸刻“宣德”二字篆书款,劲挺深峻,官气十足。

图片

《明清宣德炉》藏品

相似存例可见 《明清宣德炉》 ,第196页,图96。其形制、皮色均与本品相类,可以资作参照。


图片

Lot 3014

清乾隆

掐丝珐琅仙鹤熏炉

H 45 cm(含座),重3771g

来源:美国南加州Paulson先生的珍藏,藏购于60至70年代,Paulson先生60至80年代曾在纽约经营古董。

图片


熏炉器身由三只仙鹤环抱之形,或昂首挺胸,或曲颈盘旋,或振翅欲飞,立于翻卷水波之上。灵巧精致,富有韵律感,为熏炉增添了几分生动之美。器身以掐丝珐琅工艺装饰,纹饰繁密规整,珐琅釉料色泽艳丽,釉面平滑,掐丝鎏金灿烂,鳞羽毕现,姿态优雅。原配镂雕云纹木质炉盖,顶部嵌入白玉炉顶,俏色巧雕,寓意祥瑞。原配镂空海水波纹底座,鹤如踏浪而来,更平添几分仙意。整器造型仪态优雅,神韵佳妙,工致华美,材质精良,寓意吉祥,彰显出皇家之尊贵气质,寓意皇权万年长久。


图片

故宫博物院院内陈设

值得注意的是掐丝珐琅的此类熏炉造型极为少见。查阅公私收藏资料,与仙鹤题材相关的,如本品造型者,目前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内陈设的铜器中,有同类造型,再有,北海公园永安寺前也陈设有同类造型的大型铜熏炉,可兹比较。


图片

北海公园永安寺前陈设


鹤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动物,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据说鹤寿无量,人们常把鹤视为长寿之王。《淮南子·说林》 载:“鹤寿千年,以极其游”。唐代诗人王建在 《闲说》 中亦有“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的诗句。民间也广泛流传松鹤延年、鹤鹿同春等说法。紫禁城太和殿、乾清宫,颐和园乐寿堂,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等多处皇家殿堂的宝座前或殿外台阶上均有仙鹤造型的陈设,可资比较。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藏界看点
图片

Lot 3027

清乾隆

御制紫檀百宝嵌“吉祥如意”太平有象狮纹如意

L 48 cm

来源:2013年购藏于美国旧金山拍卖会

清代宫廷视如意为祥瑞的象征,一般用于帝后寿诞、皇帝大婚等节庆,日常亦供宫廷陈设。自雍正朝始,如意成为节庆的重要贡品,嘉庆年间姚元之 《竹叶亭杂记》 云,“年节王大臣呈进如意,取兆吉祥之意也”。乾隆皇帝酷爱如意,宫廷造办处为迎合帝心,制作如意力求尽善尽美,其材质之多样,工艺之精巧、装饰之华丽繁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反映出清代工艺品制造的最高水平。

此柄如意为紫檀木制,紫檀幽深沉穆。如意首部和尾部均镶白玉,温润晶莹,犹如凝脂。首部做如意云头状,边缘起线。顶端高浮雕蝙蝠一只,两侧双螭龙环抱,首面中央浮雕回首立象,童子持宝瓶象背,寓意太平有象,尾端雕狮子戏球图案。白玉琢工精致,层次丰富,典雅大气。如意柄则以百宝嵌工艺装饰轮、螺、伞、盖、花、鱼、瓶、结八吉祥纹,盖、花之间装饰“吉祥如意”四字。精致细腻,富丽堂皇。全器用料考究高贵,整器工艺精湛,纹饰繁复精美,寓意吉祥如意,侈美奢华,实乃乾隆造办处御制之器。同类馆藏可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硬木百宝嵌“吉祥如意”四字柄镶青玉透雕穿花龙纹单镶如意),同类拍卖可参阅2011年6月5号北京拍卖会Lot7346清乾隆 紫檀嵌白玉螺钿“芝仙祝寿”大如意,成交价:207万


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品

本品装饰佛教八吉祥纹和太平有象,有祈求如意吉祥、天下太平之美好含意。


图片

Lot 3038

清乾隆

剔红御制诗文笔筒

H 13.5 cm D 8.1 cm

来源:加州比佛利山庄AlbertT.Quon先生的遗产。

参阅《怀抱古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艺术》澳门艺术博物馆,2002年,第249页;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第51页,图32;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业》,台北故宫博物院,2007年,第46页,图1-32;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七·今體诗之五》

图片

加州比佛利山庄Albert T. Quon先生家内景合影
(红色标记处为3038号拍品)

Quon先生出生于中国,十多岁时来到美国,1928年毕业于南加州大学,之后创办了一个成功的进出口公司从事中美贸易。他是第一个在比佛利山庄购置房产的华人,也是第一个加入洛杉矶扶轮社的亚裔会员。Quon先生曾给南加州大学大量捐款,为了纪念他,南加州大学为他竖立了一个铜像, 并且有一间教室以他姓名命名。

此器为直筒形,口沿饰红边,筒内壁及底髹黑漆,底部基座及四矮足均剔红镌出缠枝花卉纹样。筒外壁剔红满雕回纹锦地,上雕漆乾隆帝御题诗文五首,行文流畅,字体工整。文末署有“乾隆御制”款识,末尾刻“乾”、“隆”篆书朱文钤印两方,彰显出尊贵的皇室风范。整体形制经典,施漆纯正,色泽华美,通体满雕,布局紧密,极具把玩性。

图片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二十七·今體之五》

外壁剔雕诗文出自乾隆登基前诗作 《小园闲咏十五首》 ,宫廷画家唐岱曾根据诗意做 《小园闲咏十五首诗意图册》 。《小园闲咏》 录自 《御制乐善堂全集》 ,乐善堂是乾隆皇帝登基前之潜邸。或许可以推测,乾隆皇帝怀念其作为皇子居于乐善堂的时光,因此想要将诗文镌刻在笔筒之上。而通过其于幽静小园中吟成的诗作,以及其于书斋桌前曾经把玩的笔筒,这也让我们得以一窥乾隆皇帝的精神私域。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图片图片

虽然康熙时期已多见以诗词装饰笔筒的先例,但主题为御题诗文的仅见于乾隆一朝。乾隆皇帝自幼熟读儒家经典,受汉文化影响极深,一生留下四万余首御制诗,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多产的诗人,更使其形象符合儒家价值体系下“内圣外王”的至高精神。

乾隆一朝,雕漆工艺登峰造极,所产雕漆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但纯以诗文为主题的器物极为有限。盖因此等器物如茶碗、笔筒等体积小巧、局限很大,且剔雕字体要迁就方向多变的笔划,也要顾及工整性及行间间隔,制作难度之高,不言而喻。

此类剔红乾隆御制诗笔筒极为珍罕,现知同类例子应不出数个。北京故宫馆藏清宫旧藏两例,其一与本例几乎如出一辙,图可见于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代漆器》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编号32;另一例收录于 《你应该知道的200件雕漆》 ,紫禁城出版社,2008年,图版162。


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品

其一原为清宫旧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件作品曾于2003年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行的“怀抱古今—乾隆皇帝文化生活艺术展”内展出(图二)。

另一近例可参S.Marsh着, 《笔筒渊鉴:收藏家的随心所悟》 ,巴塞罗那,2020年,页80,剔雕相同诗文但尺寸稍小。S.Marsh书中所述,以上笔筒无论尺寸大小还是底部基座均稍有不同,或许是因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分批制作,因而式样有所偏颇。


图片
香港拍卖会2006年Lot1526

再有,香港拍卖会曾于2006年4月10日售出一例清乾隆御制剔红“小园闲咏五首”御题诗笔筒,成交价RMB 5,948,800,拍品编号1526,形制亦与本例相仿。

同一御用题材在不同媒材上的表现亦有范例,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一例清乾隆矾红御制诗“小园闲咏五首”笔筒,收录于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 ,北京,2003年,第262页,编号161。

而若是将范围扩大到其他材质、款式的器物,又能发现许多同类的御制诗精品,可见乾隆帝对高雅之情的推崇。本品雕工及精巧程度均出类拔萃,言物相配,是一件耐人寻味充满文人气息之文房稀珍精品。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动态
图片

Lot 3039

清乾隆

剔红海水龙纹柜一对

55×33.3×16.2 cm

来源:Helen Ling旧藏

参阅:《重华绮芳—曹氏藏元明清漆器》,陈丽华主编,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270页,图115.

Helen Ling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于1938年至1950年在上海开设古玩店,后移居新加坡,并于1953年开始, 直到1982年其去世前,在新加坡经营古玩店。她经验学识丰富,是新加坡东南亚陶瓷学会的创立人之一。

60年代初,瑞士富商裕利兄弟认识了著名的新加坡古董商Helen Ling。裕利(Zuellig)兄弟是玫茵堂主人,“玫茵堂”来自裕利兄弟在瑞士苏黎世的家乡Meienberg的谐音。现年93岁的哥哥斯蒂芬·裕利 ( Steven Zuellig )与弟弟(已于2009年去世)吉尔波特·裕利 (Gilbert Zuellig )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对中国艺术品发生了兴趣,并开始购买一些小玩意。

在Helen Ling的指导下,裕利兄弟开始了真正的收藏之路,并有了明确的分工:哥哥斯蒂芬专门收藏新石器时代至宋代的高古陶瓷;弟弟吉尔波特则专注元、明、清三朝的作品。稍后,通过Helen Ling介绍,裕利兄弟又结识了当时著名的香港收藏家兼古玩商大行家仇焱之。太仓仇氏是战后最显赫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与经销商,他对中国古代艺术品进入西方博物馆与收藏界起了巨大的作用。


图片

此对剔红小柜具备了所有上述乾隆宫廷雕漆的特点,柜身呈四面平式,边框雕回纹装饰,于柜门处雕琢代表宫廷皇权的海水龙纹图案,两侧面及顶面则是装饰锦纹,柜子内部通体髹黑漆,中部设抽屉两具,铜活均为鎏金錾花。小柜整体制作气势堂皇,技法精湛,宫廷气息浓厚,实乃乾隆时期宫廷漆器巅峰之作,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成对保存更为难得。台北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此类剔红小柜,可资参考。


图片

曹氏藏品

乾隆帝素来追求奇巧与华丽,于此一朝,召集全国南北各类工艺名匠入宫造办,于是,各类艺术品层出不穷,千奇百怪,巧夺天工。其中有仿古器与时作器之分,亦有大件器物与其原样缩小版之变化,充分体现了工匠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此对小柜之规模,应成对置于桌案或炕上,乃为大件落地家具之缩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同样形式之落地雕漆大柜,可资参阅。其用途之一可用来陈设观赏;二来其内可置放物件,也许是帝王赏玩之小件,亦或是后妃妆扮之饰件,均可随手拈来,或玩味于掌股,或精心粉饰于身,俱是欢心不已。从北京故宫坤宁宫东梢间的陈设中就可看出此类小柜之陈设方位。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传说


玉器部分


图片

Lot 3056

清乾隆

黄玉斋戒牌

L 6.2 cm, W 4.2 cm

来源:美国夏威夷的私人遗产

明洪武五年(1372)令诸衙门各制作木斋戒牌,刻文于上,文为“国有常定,神有鉴焉。”凡行祭祀则设置, 《明史礼志》 记载:“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清沿明制,凡大祀、中祀皇帝致祭,事前应斋戒,由太常寺进斋戒牌,清帝及文武官员祭祀时挂于身上,作警示用,亦为皇宫贵族佩带之饰品。雍正十年,雍正皇帝谕令各官员将斋戒牌佩于心胸之间,并得彼此观瞻,以期简束身心,竭诚致敬,不稍放逸。


图片


此件斋戒牌取和田黄玉料琢制而成,纹理清晰,小器精作,工艺水平极高,为清乾隆时期宫廷配饰精品。整器造型特殊,较常见的双龙斋戒牌造型不同,牌形圆中带方,一面中部开光内雕琢阳文“斋戒”二字,另一面以满文书就,满文笔画连贯,与背面楷书相互映衬,各具特色。开光四周满雕勾云纹,颇具灵秀之气。


图片

Lot 3051

清早期

青白玉雕罗汉坐像

H 9.8 cm

来源:来源于美国华盛顿Franzier先生(Frazier先生的祖父Chester N.Frazier医生, 在20世纪早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医学部主任,1924年担任协和医院皮肤科首任主任。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 8清》,紫禁城出版社,第 279 页,图247


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品


罗汉,乃佛陀得道弟子,让一切智,六根清净,修成正果。此尊罗汉以和田青白玉料圆雕而成,所雕罗汉面相丰满端正,表情静穆柔和,略含笑意,意态悠闲自在。罗汉内着交领衣,外披袈裟,双腿结跏趺而坐。衣纹随身姿起伏,其线交纵流畅,显得飘逸洒脱,具有极强的写实性。


图片


优秀的人物雕刻作品,不仅要求形似,而且要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刻画出人物的感情。此尊罗汉注重对眼睛的刻画,通过眼神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还通过嘴形的各种变化来表现人物的神态。罗汉宽厚的嘴唇紧闭,略上耸,嘴角平行,使面部肌肉松弛,显露出“心中有佛”的怡然神情。此像整体造像神情逼真,于悠然中暗透清奇之风。因形施工,刀法娴熟,时而洗练,时而细腻,配合有秩。按其精妙之工,应为清早期玉雕人物佳作,殊为难得。

图片

Lot 3060

清乾隆

白玉甪端

H 26.7 cm(含座) H 21 cm(玉)

来源:美国康乃狄格州newfairfield的家族旧藏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8清》,紫禁城出版社,第26页,图4

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品


甪端,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头生一角是其最大特征。《宋书 · 符瑞志下》载:“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以甪端护卫在侧,显示皇帝为有道明君,八方归顺,四海来朝。故甪端崇拜在明清两代为皇家所重视,内府专置有司负责制造事宜,以供内廷之用。甪端多置于君王宝座两侧,象征江山稳固,并显示帝位高上。今仍可见故宫太和殿、乾清宫等重要宫殿宝座两旁均置甪端形熏。


图片


本品以上乘白玉雕就,玉华温润,玉理精坚,冰洁无瑕。其体态健硕雄壮,四足强悍,昂首傲立,珊瑚形独角上翘,双目圆瞪,獠牙尖利,气势威严肃穆。鬃毛发须盘结,尾部作火焰状上翘,翻卷自然。身披火云甲,前胸配以缨络兽首衔铃铛。头部与身体相分开,腹部中空,可作香熏使用,口齿透雕,以便香味飘散。甪端脚踩铜鎏金錾胎填珐琅座,器座工艺复杂,纹饰繁多,布局富有层次感,与白玉甪端相互呼应,颇为巧妙,可谓极尽奢华。


图片

全器包浆厚实凝重,形制古朴隽秀,雕工流畅精细,虽历近三百年风霜依然宝光照人,堪为乾隆盛世内府瑰宝。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收藏家大圈子

图片

Lot 3063

清乾隆

白玉雕八宝纹仿汉圭璧

L 18 cm H 25 cm(含座)

来源:Richard Salisbury (1924-1995) 珍藏,1974年购藏自香港Trio Pearl Company,在他们家族传承自今。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编 5清》,紫禁城出版社,第42页,图16.

清代宫廷对于瑞玉和礼器,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在特定的场合,按传统加以使用,二是把他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加以学习,研究收藏。《清文稿》 卷八十二吉札记:“祭品,……玉、帛、牲牢、玉六等,上帝苍璧,皇帝祗黄琮,大社黄圭,大稷青圭,朝日赤璧,夕日白璧,旧制社稷坛,春秋常祀用玉,祷祀则否”,说明清代宫廷在吉礼中使用了圭、璧、琮等礼器。而此件结合圭、壁于一身,等级高贵。


图片

白玉圭璧,整体雕琢,一气呵成,采用圆雕及浅浮雕工艺完美地将玉璧、玉圭结合在一起,精雕细琢,搭配完美,颇有艺术灵感,儒雅大气,充分体现王者风范。玉圭正面璧身一面满雕仿古的乳丁纹,一面浮雕双麦穗纹及八宝纹,两两对应,由右而左、由上而下依次是:花、轮、瓶、螺、鱼、伞、结、盖,技法纯熟,细腻精致。八吉祥,又称八瑞吉祥,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寓吉祥如意、富贵长命之意。满清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其中以乾隆皇帝最为笃信,弘历一生以佛心天子自称,虔诚而执着地礼佛敬佛。


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品


圭壁相连处镂雕二螭龙,这一巧妙的设计暗合蛟龙、玉圭、玉璧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底部镂雕江崖海水,若进—步与乳丁纹璧的天圆外观两相连结,则适巧组成“海天捧日”之形,再以传统的吉祥题材观察,亦不乏有“山河一统,天下归一”的美好寓意。整件器物饱满充盈,极富美感,既有个性出彩之处,有蕴藏传统文化之精髓,风格优雅,工艺繁复,颇见深厚之功力,辅以上等材质,使得该器物在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上更胜一乘,值得用心收藏。

点击名片快速关注:精藏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