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话素本】拾遗当年(31)——(二十一)劈荆斩棘的岁月(之六)

 简心素文 2022-11-02 发布于江苏

编者按:

有一首特别有名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编辑这组小文的时候,就不停地想起这首诗:那些“亲切的怀恋”,让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笑了。

拾遗当年(31


见着别人写的回忆录生动感人,我也萌生了动笔的冲动。默默回想过去的日子,发现很难有连续的记忆只好捡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说。

(二十一)劈荆斩棘的岁月(之六)

冬季打灌进度很快,元旦我们也没有休息,林场对知青的表现非常满意,春节前十来天就宣布放假,节后回场时间另行通知。大家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惜买不起鞭炮。

不同于来时的汽车拉来,热烈欢迎。我们自己取道铺岩沟步行三个多小时到达石岭关,埋伏在公路边等待扒车的机会。二公司的车来了,注意——待车从身边经过,一个个身手敏捷地勾板、踩底盘架跃入车中,女生也被一个个拉了上来。

汽运二公司的车从豆罗拉沙去太原,石岭关是必经之路,没高速前这段路坡度很大,汽车爬得哼哼唧唧的,非常方便扒车。司机师傅也知道了这里常有知青扒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看不见。上车后躺在柔软的沙子上,那感觉好像提前回到了家里。

二公司车一般要回河西,命运好的时候能搭上给西山拉沙的车。司机师傅临进市区会停车问我们去哪儿?我们回答西山矿务局,他会让我们在最接近的地方下车。

什么叫近乡情怯?就是我们这种孑然一身、无可孝敬、还要白吃家里几十天饭的知青。能带点瓜子、豆类的,就算使尽浑身解数了。但是,父母的嘘寒问暖,很快就会让人忘了入门的羞涩。家的温度,让你一会儿就变得感觉不曾出走,真想就这样长久……

这一年,我挣了三百三十分。除分粮款外,按每工一角三分钱分红,我分得现金四十二元九角。在斜坡碰上已在肉联厂工作的同学智某某,他说最近遇了点事,手头十分紧,我支援了他五块钱。回家后,我要将钱交给母亲,母亲含泪拒绝了,我也为只挣了这点钱而倍感无脸见人。

过年真好,我全身心地投入,帮助父母预备年货,一边炸丸子,一边尝,太香了……

幸福的年,过得太快,我们还得回林场磨练。

年后没几天,郝队长来了我家,我连忙拿出父亲的好烟好茶招待。和父亲聊了一会儿,他说有工作和我谈。我带他去了楼外的自建小平房里,他介绍了近期林业处对整个林场知青的调整情况。

原来我们这批知青共三百人,西铭和杜儿坪的上了扬兴负责造林;局机关和官地、白家庄的去了汾河(位置:现在的汇锦花园)农场,负责种粮、育树苗。知青们不清楚情况,带队干部首先不干了:我们远离家庭上山植树,你们守在家门口种地,这明显不合理。西铭和杜儿坪的矿领导也出面找了局领导,最终商量的结果是:这批知青统一整编成一个大队,下设南队、中队、北队(按在汾河农场粮田所在位置命名),杜儿坪和西铭的合编为中队。一九七七年,中队自行安排一部分人上铺岩打灌、植树,一部分人在汾河种粮。

我觉得这样挺好,郝队长表情十分别扭地说:“好是好,但你的工作也调整了。”对这个调整我倒没什么担心,我那受罪的活调整了更好。郝队长说:“经林业处研究决定,你去大队担任委员,代表大队与扬兴林场联络并兼任中队团支部书记。”

他说了这一大堆,我半天没弄明白:“那我的工作地点呢?”

他回答主要在扬兴林场。

“那郝队长你呢?”

“我去汾河农场。”

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说:“由他们吧。”

新成立的中队,队长是杜儿坪的知青张某某,副队长兼铺岩沟负责人是杜儿坪知青李某某。杜儿坪还有个带队干部申某某,管理铺岩沟事务,实际上的铺岩沟总负责人。西铭有两人,分别做了铺岩沟的副手,和汾河农场种地那边的副手。

过了没几天,郝队长带我去汾河农场参加大队成立大会,大会之后召开了队委会。大队长(官地矿带队干部)主持会议,讲了一大堆大队成立的意义,今后的工作,明确了各委员的分工。我的工作内容是充当中队(在铺岩沟)和北队(在扬兴)与林场间的联络工作,这个工作我始终没明白怎么做。各中队都有在点负责人,林场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业务指导,我完全没事可做,但我必须呆在山上。

这可为难坏我了,去扬兴吧,北队的人谁也不认识;去铺岩吧,怕人家不愿意我去。没想到,几天后,中队副队长、铺岩沟负责人李某某来家里找我,邀请我去铺岩。也不知道他从哪儿了解的情况,说我这人实在,他愿意和我合作。我想反正得有个地方去,就同他去了铺岩。

一九七七年,是我插队生涯中最逍遥的一年。整个队伍中没有人管我,也不用我管别人。住宿和原西铭的三位同学安排在一个窑洞,开会有人叫,也有人让你发言,但自觉无言可发。散会没任务,自行安排团组织工作。我和团支部副书记叶某某一沟通,全权委托他操作了。他和带队干部、中队长、铺岩点负责人都是杜儿坪的,开展工作好协调。我呢,自己定了个任务,每天按工分十分的标准打足我的灌。(未完待续)

作者:山民

    

◆山民:【简话素本】拾遗当年(30)——(二十一)劈荆斩棘的岁月(之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